02书屋 > 大唐首席谋士 > 第39章 县令试盐:这盐好!韩澈没做错

第39章 县令试盐:这盐好!韩澈没做错


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初二,申时。

县衙后堂的窗棂上,夕阳斜斜洒进,在青砖地面投下细长的影子。韩澈站在堂下,身旁放着一竹筐雪白的细盐,指尖不自觉地攥紧——方才崔主簿从盐滩核查回来,进门时看柳存义的眼神带着几分闪躲,他心里便隐隐发紧,生怕这主簿真被柳存义收买,在县令面前说些不实之词。

“苏明府,下官已去韩澈的盐滩核查过了。”崔主簿站在公案旁,手里捧着核查记录,声音比上午时低了几分,“那盐滩确实是陈三郎自愿借予韩澈使用,韩澈也给了陈三郎报酬,并非强占。只是……韩澈晒盐前未提前报备,手续上确实有疏漏。”

柳存义立刻接话,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苏明府您看!我就说他手续不全,这就是违规!就算盐滩是借的,没报备就是没规矩,按律就得罚!”

冯德昌和赵启元也跟着附和:“是啊明府,规矩不能坏,不然以后谁都敢效仿,县衙的章法就乱了!”

韩澈上前一步,从容开口:“苏明府,草民承认未提前报备是疏忽,但草民此前从未晒过盐,不知需先报备的流程。且草民试晒成功后,本就打算尽快来县衙登记,只是还没来得及,柳乡绅就先告到了县衙。再者,草民的盐虽手续有疏漏,却比官盐、私盐都好,能让百姓吃上好盐,这难道不是民生大事吗?”

苏明远手指在案上轻轻敲了敲,目光扫过堂下众人,最终落在韩澈身旁的盐筐上:“韩澈,你说你的盐比官盐好,可有证据?”

“草民愿以盐为证!”韩澈弯腰提起盐筐,走到公案前,“苏明府可派人取来官盐和柳乡绅他们晒的盐,一对比便知。”

柳存义脸色微变,忙道:“明府,不必这么麻烦!盐好不好,也不能抵消违规的事实……”

“怎么不必?”苏明远打断他,语气带着几分严肃,“百姓吃盐,关乎民生。若是韩澈的盐真能改善民生,些许手续疏漏,尚可补救;可若是他的盐与寻常盐无异,那规矩确实不能废。来人,去库房取官盐,再去柳乡绅的盐铺取些他的私盐来!”

差役应声而去,柳存义等人脸色越发难看,却不敢再多说——他们知道自己的盐是什么成色,跟韩澈的盐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可现在阻止已来不及。

韩澈站在一旁,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他对自己改良的盐有绝对信心。现代的晒盐技术本就比唐代先进,去除了大部分杂质,盐粒雪白细腻,口感也更纯,不像官盐常带泥沙,私盐更是粗粝发苦。

不多时,差役提着两个布包回来,将布包放在公案上。苏明远先打开装着官盐的布包,里面的盐粒呈浅灰色,仔细看能看到细小的沙粒;再打开装着柳存义私盐的布包,盐粒更粗,颜色偏黄,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苦涩味。

最后,苏明远示意韩澈打开他的盐筐。韩澈掀开筐盖,雪白的盐粒在夕阳下泛着莹润的光,颗粒均匀,没有一丝杂质,连空气中的咸腥味都淡了几分,多了些纯净的气息。

苏明远伸手捻了一小撮韩澈的盐,指尖传来细腻的触感,他轻轻搓了搓,盐粒瞬间化开,没有留下任何残渣。他又分别捻了官盐和私盐,指尖明显能感觉到沙粒和粗硬的盐块。

“尝尝。”苏明远将三种盐分别放在三个小瓷碟里,先尝了官盐,眉头微蹙——带着淡淡的土腥味;再尝柳存义的私盐,苦涩味更重,他立刻吐了出来;最后尝韩澈的盐,只觉得咸味纯正,没有任何杂味,口感清爽。

“好盐!”苏明远放下瓷碟,语气带着明显的赞赏,“这盐比官盐细腻,比私盐纯净,百姓吃这样的盐,不仅方便,还更健康。韩澈,你能改良晒盐之法,做出这样的好盐,是为津门百姓做了件大好事!”

韩澈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躬身道:“草民只是想让乡邻们不再吃劣质盐,能过上好日子,不敢居功。”

柳存义脸色铁青,还想争辩:“苏明府,就算他的盐好,可违规就是违规……”

“违规之事,确有疏漏,但并非不可补救。”苏明远打断他,语气转沉,“柳存义,你身为乡绅,本该为民生着想,可你却因私怨,屡次刁难韩澈,甚至想夺他的晒盐之法,这难道就是你该做的?若不是韩澈的盐确实出众,今日岂不是要被你蒙骗?”

冯德昌和赵启元见状,连忙低下头,不敢再说话。崔主簿也站在一旁,脸色发白——他方才汇报时确实掺了点水分,想帮柳存义说几句,却没料到苏明远会亲自试盐,还看得如此透彻。

“苏明府,我……”柳存义张了张嘴,想辩解却找不到理由,只能憋红了脸,“是下官一时糊涂,还请明府恕罪。”

“罢了。”苏明远摆了摆手,“今日之事,韩澈手续不全,罚他三日内补全登记,缴纳盐税;柳存义你刁难乡邻,罚你捐五十石粮食给津门义仓,以儆效尤。冯德昌、赵启元,你们二人附议生事,各罚十石粮食。此事就这么定了,都退下吧。”

“是,谢明府。”韩澈躬身道谢,心里彻底松了口气——虽然被罚了登记缴税,但至少证明了自己没做错,还让柳存义等人受了惩罚,算是小胜一局。

柳存义等人不敢再多说,只能灰溜溜地躬身退下。路过韩澈身边时,柳存义停下脚步,压低声音,眼神阴狠:“韩澈,你别以为这次赢了就没事了,咱们走着瞧!”

韩澈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冷笑——他早就知道柳存义不会善罢甘休,这次的惩罚恐怕只会让他更记恨,以后的麻烦只会更多。但他现在有苏明府的认可,还有王承嗣的支持,也不再是当初那个任人拿捏的寒门子弟了。

苏明远看着韩澈,语气缓和了几分:“韩澈,你改良的晒盐法确实不错,若是能推广开来,不仅津门百姓受益,整个沧州乃至河北道的百姓都能吃到好盐。你回去后好好准备,三日后补全手续,我再跟你聊聊推广的事。”

“多谢苏明府看重,草民定不负所望。”韩澈心里一动——推广晒盐法,这可是他之前不敢想的事,若是能成,不仅能让更多百姓受益,还能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声望,为以后的路打下基础。

离开县衙时,夕阳已经西沉,天边染成了橘红色。韩澈提着空盐筐,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轻快了许多。可刚走到县衙门口,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王承嗣的贴身小厮,正站在石狮子旁等他。

“韩公子,我家老爷让我等您。”小厮上前一步,递过一张纸条,“老爷说,柳存义背后有人,让您最近多加小心,若是遇到麻烦,直接去县尉府找他。”

韩澈接过纸条,上面是王承嗣的字迹,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却透着关心。他心里一暖,连忙道谢:“多谢你家老爷,也麻烦你替我转达谢意。”

小厮应了声,转身离开。韩澈握着纸条,心里却又沉了下来——王承嗣说柳存义背后有人,难道就是之前看到的那个黑衣人?若是如此,柳存义这次受了罚,背后的人会不会出手?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暮色,只觉得前路虽然有了希望,却也藏着更多看不见的暗流。而他不知道的是,柳存义离开县衙后,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镇上的一处偏僻宅院,那里正有一个穿黑衣、戴斗笠的人等着他,一场针对韩澈的更大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010/502673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