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韩澈:光卖盐不够,得搞产业链
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初三,辰时。
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津门镇外的盐滩上已传来细微的脚步声。韩澈踩着沾着露水的青草,手里拿着一张粗糙的麻纸,上面用炭笔勾勒着简单的图样——那是他昨晚熬夜画的产业链草图,上面写着“盐-渔-加工”三个大字,旁边还标注着“咸鱼干、腌鱼、鱼酱”几个小字。
作为一个穿越者,韩澈比谁都清楚“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前几日虽在县衙赢了柳存义,但他深知柳存义不会善罢甘休,单一卖盐的抗风险能力太弱,一旦柳存义真的断了水源或堵了销路,他和乡邻们辛苦攒下的这点家底,很可能一夜归零。只有把“渔”和“盐”结合起来,搞深加工,形成产业链,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哥,你又在看这张纸啦?”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韩婉儿提着一个布包跑过来,里面装着母亲赵氏准备的粗粮饼,“娘让我给你送早饭,还说让你别太累,要是柳乡绅再找麻烦,咱们就少晒点盐,平安最重要。”
韩澈接过布包,摸了摸妹妹的头,心里一阵温暖。赵氏总是这样,习惯了安稳度日,怕他惹上麻烦。但他知道,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一味退让只会让人得寸进尺。“婉儿,你觉得咱们的盐好吃吗?”他故意问道。
韩婉儿用力点头:“好吃!比以前买的盐细多了,炒菜也不发苦。”
“那要是咱们用这盐腌鱼,会不会也比别人的好吃?”韩澈指着不远处的渔船,“陈三郎叔他们每天捕那么多鱼,新鲜的卖不完就会坏,要是咱们把鱼用细盐腌起来,做成咸鱼干,不仅能放得久,还能卖到更远的地方,这样大家就能赚更多钱了。”
韩婉儿眼睛一亮:“对啊!上次你教大家做的咸鱼干,阿婆说比镇上卖的还香,要是能多做些卖,肯定能赚钱!”
韩澈笑了笑,这正是他的想法。现代的食品加工产业链思维,放在唐代绝对是降维打击。他不仅想做咸鱼干,还想尝试做鱼酱、腌鱼块,甚至用盐和香料搭配,做出不同口味的产品,覆盖更多客源。但这些都需要一步步来,首先得说服陈三郎他们,让渔民愿意把鱼卖给自己加工。
吃过早饭,韩澈提着布包往陈三郎家走去。陈三郎家就在海边的渔村里,院子里晒着几张渔网,他正蹲在门口修补渔网,周明也在一旁帮忙。看到韩澈过来,两人连忙起身打招呼。
“韩公子,这么早来找我们,是有什么事吗?”陈三郎擦了擦手上的渔线,语气带着几分恭敬——经过县衙一事,他对韩澈更信服了。
韩澈走到院子里,把手里的草图递给他们:“陈叔、周叔,我今天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件事。咱们光卖盐,抗风险能力太弱,要是柳存义再搞点小动作,咱们的盐就可能卖不出去。我想,咱们不如把渔和盐结合起来,收大家捕的鱼,用咱们的细盐做成咸鱼干、腌鱼,再拿去卖,这样既能让鱼不浪费,还能多赚一份钱,大家也能跟着受益。”
陈三郎和周明凑过来看草图,虽然看不懂“产业链”三个字,但“咸鱼干”他们是知道的。周明皱了皱眉:“韩公子,这主意是好,可咱们没做过批量的咸鱼干啊,要是做坏了,鱼和盐都浪费了,那可就亏大了。”
陈三郎也跟着点头:“是啊,而且咱们也不知道县城里的商铺收不收这个,要是卖不出去,堆在家里也不是办法。”
韩澈早料到他们会有顾虑,这正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陈叔、周叔,你们放心,做咸鱼干的法子我会教大家,用咱们的细盐,把控好盐量和晾晒时间,肯定能做好。至于销路,我打算去找王小姐帮忙,她是县尉千金,认识县城里的商铺掌柜,说不定能帮咱们联系销路。”
提到王瑾萱,陈三郎和周明都松了口气。他们虽然没见过王瑾萱,但也听说过她是个有见识的姑娘,之前韩澈遇到麻烦,她还帮过忙。“要是王小姐能帮忙,那这事就有谱了!”陈三郎脸上露出笑容,“韩公子,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周明也跟着附和:“对!我们这就去跟其他渔民说,让大家把卖不完的鱼都送来,咱们一起做咸鱼干!”
韩澈心里松了口气,渔民这边算是初步搞定了。接下来,就得去找王瑾萱了。他跟陈三郎、周明约定好,下午就开始收鱼,先小批量试做一批咸鱼干,然后再去县城找销路,之后便往王承嗣的县尉府走去。
县尉府的大门比韩澈家的茅草屋气派多了,朱漆大门旁站着两个家丁,看到韩澈过来,其中一个家丁认出了他,连忙上前问道:“韩公子,你是来找我家小姐的吗?”
韩澈点了点头:“劳烦小哥通报一声,就说韩澈有要事求见王小姐。”
家丁应了声,转身进府通报。不多时,王瑾萱便从府里走了出来,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襦裙,头发用一根玉簪挽着,比上次在盐滩上见到时更显素雅。“韩公子,找我有什么事?”她走到韩澈面前,语气温和,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
韩澈把自己想搞渔盐产业链、做咸鱼干的想法跟她说了一遍,最后道:“王小姐,我知道你认识县城里的商铺掌柜,想请你帮忙看看,有没有商铺愿意收咱们做的咸鱼干。要是能打开销路,不仅我能受益,津门的渔民也能多赚一份钱。”
王瑾萱听完,眼睛亮了起来:“韩公子,你这个想法很好!单一卖盐确实容易受牵制,搞深加工既能提高收益,还能降低风险,这是民生大事。县城里有几家商铺专门卖干货,我认识张记商铺的张掌柜,他为人实在,咱们可以先做一批样品,我带你去找他谈谈。”
韩澈没想到王瑾萱这么爽快就答应了,心里一阵感激:“多谢王小姐!我已经跟陈叔他们说好,下午就收鱼试做咸鱼干,等做好了,我就去找你。”
“好。”王瑾萱点了点头,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柳存义昨天被罚了粮食,心里肯定不服气,你做咸鱼干的时候要多留意,别让他搞破坏。我爹也说了,会让衙役多去盐滩和渔村附近巡查,有什么事你随时来找我。”
韩澈心里一暖,王瑾萱不仅愿意帮忙,还提醒他注意柳存义,考虑得比他还周全。“我会留意的,多谢王小姐提醒。”
跟王瑾萱告别后,韩澈心情大好,脚步也轻快了许多。他沿着石板路往家走,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先做好咸鱼干,打开销路,然后再研发鱼酱、腌鱼块,一步步把产业链做起来。等规模大了,还可以跟沧州的盐商合作,把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到时候就算柳存义想搞事,也动不了他的根基了。
回到家时,赵氏正在院子里晒衣服,看到韩澈回来,连忙问道:“澈儿,跟陈三郎他们谈得怎么样了?”
“娘,谈得很顺利,他们都愿意跟着干。”韩澈笑着说,“下午就开始收鱼,试做咸鱼干,王小姐也答应帮忙联系县城的商铺,销路应该没问题。”
赵氏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那就好,那就好。只要能安稳赚钱,娘就放心了。”
韩婉儿跑过来,拉着韩澈的衣角:“哥,我也想帮忙做咸鱼干,我可以帮你挑鱼!”
韩澈笑着点头:“好,那婉儿就负责挑鱼,咱们一家人一起干!”
下午,陈三郎和周明带着几个渔民,把家里卖不完的鱼送到了韩澈家附近的空院子里——这是韩澈特意租来的,用来做咸鱼干的加工场地。渔民们把鱼倒在竹筐里,韩澈教大家怎么处理鱼:去掉鱼鳞和内脏,清洗干净后切成块,然后均匀地撒上细盐,腌制半个时辰,再拿到院子里的竹架上晾晒。
渔民们学得很认真,韩婉儿也在一旁帮忙挑出小石子和杂质,赵氏则烧了热水,给大家解渴。院子里一派忙碌的景象,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
就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渔民突然跑了进来,脸色有些慌张:“韩公子,陈叔,不好了!柳存义家的管家带着几个人,在村口打听咱们收鱼的事,还说咱们抢了他们的生意,好像要来找麻烦!”
韩澈手里的动作一顿,心里咯噔一下——柳存义果然还是来了。他放下手里的鱼块,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大家别慌,继续干活。陈叔,你跟我去村口看看,我倒要看看,他想干什么!”
陈三郎也跟着站起身,手里攥紧了一根木棍:“韩公子,我跟你一起去!要是他们敢动手,咱们就跟他们拼了!”
韩澈点了点头,跟着陈三郎往村口走去。他知道,这只是柳存义的第一次试探,接下来,恐怕还有更多的麻烦在等着他。但他已经不是刚穿越过来时那个手无寸铁的寒门小子了,他有渔民的支持,有王瑾萱的帮忙,还有现代的智慧,不管柳存义耍什么手段,他都有信心应对。只是他没料到,柳存义这次的手段,比他想象的还要阴险。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010/5026672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