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苏月棠再来:听说你渔盐做得好?
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初八,未时。
午后的阳光斜斜洒在津门盐场,晒盐的竹匾在空地上排得整整齐齐,雪白的盐粒反射着光,像撒了一地碎银。几个渔民正弯腰把刚剖好的海鱼往竹架上挂——这是韩澈教大家做的咸鱼干,用粗盐腌过,再挂在通风处晾干,能存上大半个月,昨天试做的第一批已经有了雏形,闻着满是咸鲜。
韩澈正蹲在竹架旁,调整绳子的松紧,确保每片鱼都能晒到太阳。
他指尖沾了点盐粒,放在嘴里尝了尝——咸度刚好,没有苦涩味,心里松了口气。
作为穿越者,他知道食品储存对产业链的重要性,咸鱼干要是成了,就能把渔获卖到更远的地方,赚的钱也能更多。
“哥!苏姐姐来了!”
韩婉儿的声音从盐场入口传来,小姑娘手里还拿着半块麦饼,看到苏月棠,眼睛一下子亮了。
韩澈抬头望去,只见苏月棠提着一个深棕色的药箱,身上还是那件素色的布裙,裙摆沾了点泥土,显然是从村里一路走过来的。
她头发用一根木簪挽着,额前垂着几缕碎发,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看起来比上次冒雨求医时从容了不少。
“苏姑娘,快过来坐。”
韩澈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盐末,顺手拿过旁边的草席铺在地上,“刚晒的盐还没凉透,别沾了灰。”
苏月棠走到草席旁坐下,把药箱放在腿边,目光扫过盐场里的竹匾和鱼架,眼里满是惊讶:“韩公子,才几日不见,你这盐场竟热闹成这样了。我在村里听渔民说,你改良的晒盐法出盐又快又好,还教大家做能存住的鱼干,果然名不虚传。”
韩澈笑了笑,递给她一碗凉水:“都是乡邻们帮忙,我只是出了点主意。对了,苏姑娘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
他心里猜着,苏月棠是医女,平时要么在村里看病,要么去县城采买药材,这次专门来盐场,怕是跟渔民的身体有关。
果然,苏月棠喝了口凉水,放下碗说道:“我这几日在村里给人看病,不少渔民跟我说,自从跟着你晒盐、捕鱼,赚的钱比以前多了,但也总觉得手脚发痒,有的还长了红斑。我猜是常年泡在海水里,又常接触粗盐,皮肤受了刺激,就想着来跟你说说。”
韩澈心里一怔——他倒是忘了这茬。
现代海边的渔民也常得这种皮肤病,多是海水里的盐分和微生物刺激导致的,只是他之前一门心思搞渔盐产业,没顾上关注渔民的健康问题。
苏月棠能注意到这点,确实细心,也难怪村里人称她“活菩萨”。
“苏姑娘有心了。”
韩澈的语气多了几分郑重,“这些渔民是盐场和鱼干生意的根本,要是他们病了,生意再好也做不下去。你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治这种皮肤病?”
苏月棠从药箱里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来里面是晒干的艾草和金银花:“我带了些药材,煮水清洗能缓解,但想根治,还得让他们少直接接触海水和粗盐,干活时最好用布裹住手脚。只是村里不少渔民家里穷,连像样的布都没有,这法子也难推广。”
韩澈皱了皱眉,脑子里快速盘算起来。
他现在赚了些钱,要是能拿出一部分买布和药材,给渔民免费提供,既能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也能让大家更愿意跟着他干,还能落下个仁厚的名声,一举三得。
而且苏月棠医术好,要是能跟她合作,在盐场附近设个义诊摊,专门给渔民看病,那就更稳妥了。
“苏姑娘,我有个想法。”
韩澈看着苏月棠,眼神认真,“我出钱买布和药材,你负责给渔民看病、教他们煮药清洗,咱们在盐场旁边设个免费的义诊摊,你看怎么样?”
苏月棠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韩澈会提出合作。
她之前只是想提醒韩澈注意渔民的健康,没敢想能有这样的安排——毕竟药材和布都要花钱,韩澈刚把生意做起来,未必愿意往外掏这个钱。
“韩公子,这……这要花不少钱吧?”
苏月棠有些犹豫,“你刚把盐场和鱼干的事理顺,要是再贴钱办义诊,会不会太勉强?”
“不勉强。”
韩澈摇了摇头,语气笃定,“渔民们跟着我干活,我不能让他们吃亏。再说,他们身体好了,干活才有劲,我的生意才能做得更大,这是长远的事。”
他心里想着,这就是现代企业里的“员工福利”概念,只是用唐代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既不突兀,又能让人接受。
这时,赵氏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过来,里面装着刚做好的咸鱼干和麦粥。
她看到苏月棠,脸上满是热情:“月棠姑娘,可算把你盼来了!上次你救了我,我还没好好谢谢你呢,今天就在这儿吃饭,尝尝咱们新做的咸鱼干。”
苏月棠推辞不过,只好应下。
赵氏把咸鱼干放在草席上,韩澈拿起一块递给苏月棠:“你尝尝,用咱们新晒的盐腌的,比腊肉还香。”
苏月棠咬了一口,咸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鱼肉紧实有嚼劲,确实比她平时吃的咸鱼好吃多了。
她眼睛一亮:“韩公子,你这咸鱼干做得真好,要是卖到县城,肯定受欢迎。”
“借你吉言,已经跟县城的杂货铺谈好了,过几日就送第一批过去。”
韩澈笑了笑,又聊起义诊摊的事,“婶子,我跟月棠姑娘商量着,在盐场设个义诊摊,给渔民免费看病,你觉得怎么样?”
赵氏一听,立刻点头:“好啊!这是积德的事,我支持你!家里还有些布料,先拿去给渔民裹手脚用,不够再买。”
韩澈心里一暖,母亲总是这样,只要是为了乡邻好的事,从来不含糊。
苏月棠看着这母子俩的态度,心里也有了底,放下碗说道:“韩公子,婶子,既然你们都愿意,那我这就回去整理药材,明天就把义诊摊支起来?”
“不急。”
韩澈摆摆手,“你先回去列个药材清单,我明天一早去县城买,顺便再买些粗布,咱们准备周全了再开张,免得手忙脚乱。”
苏月棠点点头,起身收拾药箱:“那我先回去了,清单明天一早给你送来。对了,韩公子,村里的老渔民周伯,这几日脚肿得厉害,走不了路,我晚上得去看看,要是有什么情况,可能还得跟你商量。”
韩澈心里一动,周伯是最早跟着他改良渔船的渔民,干活最卖力,他的脚要是出了问题,肯定会影响其他渔民的积极性。
他立刻说道:“晚上我跟你一起去看看吧,说不定能帮上忙。”
苏月棠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那晚上我在村口等你。”
看着苏月棠的身影消失在村口,韩澈心里盘算着晚上去周伯家的事,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咸鱼干——渔盐生意刚有起色,又要办义诊摊,事情越来越多,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充满了干劲。
只是他没料到,晚上去周伯家时,会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竟会让他的渔盐生意,又多了一个新的机遇。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010/5025984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