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隐情
第二十一章 隐情
赵语莲的心微微一沉,几乎是立刻坐直了身子,顾不上再为自己要走而“悲戚”,一双杏眼死死地锁住忠顺王,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王爷,您是说……查到了?”
忠顺王神色有些凝重:“参你父亲拥兵自重、通敌谋逆的那封折子,我们本以为是出自御史台,也只有他们有风闻奏事的权力,但几番查找却发现,御史台中存放的奏折副本中,并没有这一封。“
“那第一本折子,竟是由一位不知名的官员递上去的,官位恐怕都不到六品。”
赵语莲听得眉头紧皱:“一个无名小官?王爷,我虽在深闺,也知道本朝官员上书制度明确,层层审核,他既不是御史,这一本折子如何能绕过内阁,直达天听,送到皇上的御案上?”
忠顺王却没有立刻回答她。
“我们顺着这条线往下查,发现那小官如今早已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
赵语莲心乱如麻:“那……王府可能查出他被调往了何处?求王爷帮我!”
她这副模样,眼眶微红,泫然欲泣,任谁看了都心生不忍。
忠顺王却摇了摇头:“不是不查。以王府的能力,也只能查到,那小官后续似乎是……调去了户部。我们的人翻阅档案的时候发现,那份调职名册被人点火烧毁了,这点线索还是从残页中推测出来的,至于具体是谁,叫什么名字,现在官居何职,一概不知。”
“线索到这里就断了。”
赵语莲心一凉。
京中势力盘根错节,忠顺王府的势力不说多大,也够可观了,若真想查一个小官的去向绝非难事,老王爷没必要在这种事上对她说谎,他若真不想管,一句“不知道”便能将她搪塞过去。
或者干脆直接不跟她说这件事,就更简单了。
既然如此,那便只有一个可能——不是查不到,而是有人用更大的权势为其遮掩,将这些人和事的痕迹都抹去了。
果然,只听他沉声道:“后续的事,牵连甚广,王府已经不便再插手了。语莲,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应该明白。”
赵语莲沉默着,贝齿紧咬下唇。
“不过,”忠顺王话锋一转,“你若实在想查,我倒是有个建议。”
从书房出来,赵语莲只觉得浑身发冷。她回到自己暂居的小院,只见丫鬟们正手脚麻利地将她的衣物、首饰一一打包装箱。
看着那些下人忙忙乱乱地收拾着她的行李,她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真的要离开这里了。
刘氏不知道什么时候咽气,她要走就得尽快。这一走实在匆忙,她还没来得及想法子,跟那萧煜撕扯开、撇清关系......
想到这,赵语莲的心头莫名有些不安,可在那不安之下,又似乎,透出一丝欢喜?
她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跳,连忙甩了甩头。
欢喜?怎么可能!
回想起与萧煜几次无声的交锋,几次命悬一线,在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注视下,她只觉得如履薄冰。离开他,应当是解脱才对。
肯定是自己感觉错了。
她深吸一口气,将纷乱的思绪压下,脑中回响起老王爷临走前的话。
——“户部的官员要查起来,也并非全无破绽。按朝廷规制,他们需定期接见各地的商会行首,商讨税收、市易等事。尤其京城在天子脚下,为保商路通达,这种商讨更多些。你想查户部,或许……可以从此入手。”
与此同时,户部衙门里,一位姓钱的主事正端着茶杯,捻着自己的一绺胡须,心头有些犯嘀咕。
今天东市呈上来的坊市章程,又被他寻了个由头,原封不动地打了回去。那个什么“于大人”派来的长随过来问话,也被他皮笑肉不笑地顶了回去。
“无规矩不成方圆,您看这章程没有周侍郎签字,孙尚书画押,李郎中用印......钱某怎么好给您审呐?”
“不是钱某不给于大人面子,实在是……不合规矩嘛!万一出了纰漏,上头怪罪下来,下官可担待不起。您担待得起吗?”
这衙门里,谁不是人精?
钦命掌管户部的三皇子,明里暗里都看那位圣上不知从哪找出来塞进户部的“于大人”不顺眼。他们这些在下面当差的,还不有样学样,赶紧站队?给“于大人”添堵,不就是给三皇子表忠心么。
谁知道未来这龙椅是谁坐,万一轮到三皇子呢?
钱主事哼着小曲儿,收拾好东西下值回家。
夕阳已然沉下,天边只余一抹残光。他走在回家那条略显昏暗的狭长巷子里,两侧高墙投下浓重的阴影,将他的脚步声衬得格外清晰。
四周寂静,不知怎的,脑子里不受控制地又浮现出今日打发走那长随后,他在衙门口偶然瞥见“于大人”轿辇时的情景。
轿帘微掀,他从边上路过,恰好对上了一道目光。
“于大人”并未动怒,静静地看了他一眼。
那眼神幽深得看不见底,没有预料中的恼怒或是不甘愤懑,只有一片沉凝的冷意,如同腊月深潭的寒水,不起波澜,却仿佛能浸透骨髓。那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同僚,甚至不像是在看一个活人,叫人心里发毛。
这回忆突如其来,分外清晰,钱主事没忍住,甚至感觉脊背上仿佛真有一阵刺骨的寒意掠过,让他猛地打了个寒颤,胳膊上瞬间起了一层细密的栗粒。
等等。
怎么好像……不是错觉?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967/1111113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