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军婚三年不见面,挺着孕肚去随军 > 第四十九章 融入

第四十九章 融入


吉普车驶离了熟悉的营区,将那片承载了太多欢笑与泪水的土地远远抛在身后。

车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田野村庄,逐渐变为更加开阔的平原和偶尔掠过的城镇。

小宋安对漫长的旅途感到不耐,哼哼唧唧了一阵,最终在车辆平稳的行驶中再次沉沉睡去。

向暖的心情如同车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交织着对过去的眷恋与对未来的迷茫。

她默默地看着身边专注开车的男人,他侧脸线条冷硬,目光沉稳地望着前方,仿佛任何新的挑战都无法扰乱他的心绪。

这份沉稳悄然感染了她,让她那颗有些惶惑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经过大半天的颠簸,下午时分,车子终于驶入了一个规模明显大得多、规划也更整齐的军区大院。

这里的楼房更高,道路更宽,绿树成荫,随处可见穿着不同军种制服的军人及家属,氛围与他们之前所在的野战部队营区截然不同,透着一股机关单位特有的肃整和疏离感。

车子在一栋五层高的筒子楼前停下。这就是师部分配给他们的新家。

“到了。”宋聿熄了火,解开安全带。

向暖深吸一口气,抱着还在熟睡的女儿下了车。

立刻有师部机关安排好的小战士跑过来,利落地帮忙从卡车上卸行李。

新家在三楼。

一套两居室的房子,面积比之前的大一些,但依旧是水泥地,白灰墙,显得空荡而冷清。

厨房和卫生间是公用的,在楼道尽头。

条件似乎并没有想象中“师部”那么好,甚至比他们之前住的还要陈旧一些。

向暖心里微微有些落差,但很快调整过来。

她知道,宋聿刚调过来,能分到这样的房子已经不错了。

“先收拾一下,让孩子睡会儿。”宋聿提着最重的行李箱进来,打量了一下房间,语气平淡,“东西慢慢归置。”

“嗯。”向暖点点头,找了个相对干净的角落,铺上带来的小毯子,将女儿轻轻放下。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开始默默收拾。

宋聿主要负责搬运重物和打扫卫生,向暖则细致地归置衣物和日常用品。

整个过程安静而高效,却少了点在新家安置时的兴奋感,更多的是一种面对陌生环境的审慎和沉默。

偶尔有邻居从门口经过,投来好奇而疏远的目光,点点头便算打过招呼,并没有人热情地上前搭话。

这种冷淡,与之前大院里嫂子们的热络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向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环境的改变。

直到天黑,才勉强将卧室和厨房常用的东西归置出个大概。

向暖用带来的小电炉煮了点面条,一家人简单吃了在新家的第一顿饭。

夜里,躺在陌生的、散发着淡淡霉味的床上,听着窗外完全不同的风声和远处隐约的车辆声,向暖有些失眠。

女儿似乎也睡得不踏实,翻来覆去。

“睡不着?”黑暗中,宋聿低沉的声音响起。

“嗯,”向暖轻轻应了一声,“有点认床。安安好像也不太习惯。”

宋聿沉默了一下,伸出手,将她和孩子一起揽进怀里。

他的胸膛宽阔而温暖,熟悉的气息驱散了些许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

“慢慢就习惯了。”他低声道,“星期天我去买点石灰和油漆,把墙刷一刷。”

他总是这样,用最实际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空泛的安慰。向暖心里一暖,往他怀里靠了靠:“嗯。”

第二天,宋聿一早便去新单位报到了。

向暖独自带着孩子,继续收拾这个新家。

她发现阳台的窗户有些漏风,厨房的水龙头也滴滴答答地漏水。

她叹了口气,找出工具,试着像宋聿平时那样修理,却弄得手忙脚乱,反而更糟。

正当她对着漏水的水龙头一筹莫展时,门口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需要帮忙吗?”

向暖抬起头,看到一个三十多岁、戴着眼镜、气质斯文的男人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善意的微笑。

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四五岁左右、怯生生的小男孩。

“啊,您好!”向暖连忙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这水龙头好像有点问题,我……”

那男人走进来,看了看:“哦,这个简单,垫片老化了。我那儿有新的,给你拿一个。”

他说着,很快从对门拿来了一个新的垫片和工具,三两下就修好了水龙头。

“真是太谢谢您了!”向暖连忙道谢,“您是……”

“我叫陈明,是师部宣传科的干事。”男人笑着自我介绍,指了指身边的小男孩,“这是我儿子,小宇。我们住对门。我爱人今天值班,不在家。”

“原来是陈干事,您好您好!我叫向暖,我爱人是宋聿,昨天刚搬来的。”向暖连忙自我介绍。

“知道,宋副科长,年轻有为,我们都听说了。”陈明笑道,态度很友好,“以后就是邻居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小宇,叫阿姨。”

小男孩怯生生地叫了声“阿姨”。

这对父子友好的态度,像一缕阳光,驱散了向暖心中不少的阴霾和孤独感。她赶紧拿出带来的糖果给小宇吃。

有了陈明这个热心邻居的开头,向暖渐渐开始尝试融入新的环境。

她带着女儿在楼下晒太阳时,会主动和带孩子的家属打招呼;去公共厨房做饭时,也会试着和遇到的邻居聊上几句。

她发现,这里的家属成分更复杂,有像陈明爱人那样的机关干部,也有医院、学校的职工,大家来自天南海北,素质普遍较高,但也因此更加矜持和保持距离,不像之前野战部队大院那样纯粹和热络。

几天后,向暖决定去师部服务社看看,顺便买点菜。

服务社果然比之前营里的大得多,商品也更齐全。

她在日用品柜台流连时,听到旁边两位正在挑选毛线的家属在聊天。

“听说这次新调来的侦察科副科长,爱人了不得呢!”

“哦?怎么了?”

“好像之前在下面部队,跳进冰湖里救了个孩子,立了大功!上面表彰过的!”

“真的啊?这么厉害?怪不得能破格提拔上来……”

“是啊,估计不是一般人,厉害着呢……”

向暖在一旁听得面红耳赤,赶紧低下头假装看商品。

她没想到这事居然传得这么远,还给她贴上了一个“厉害”的标签。

这让她感到有些压力,生怕自己以后表现不好,对不起这个“名声”。

买了东西回家,在楼道里遇到陈明的爱人,一位在市医院当护士的姓赵的女士。

赵护士人很爽利,笑着对向暖说:“小向是吧?听说你手艺特别好,还会做衣服?以后有空教教我呗?”

向暖连忙谦虚道:“没有没有,就是自己瞎琢磨的,赵姐您过奖了。”

“嗨,别谦虚了!我都听我们家老陈说了,你爱人夸你心灵手巧呢!”赵护士笑道,“对了,过几天机关幼儿园有个亲子活动,你也带宝宝一起来参加吧,正好多认识几个人。”

向暖心里一动,这倒是个好机会,连忙答应下来。

晚上,她把这事跟宋聿说了,有些忐忑地问:“你说,我去合适吗?大家好像都……挺厉害的。”

她指的是听到的那些议论和自己感受到的无形压力。

宋聿正在看文件,闻言抬起头,看了她一眼:“有什么不合适?你很好。”

他的肯定总是这么简短而有力。向暖看着他沉静的目光,忽然就觉得安心了不少。

是啊,她就是她,没必要活给别人看。

亲子活动那天,向暖给女儿穿上了自己做的最漂亮的一条小裙子,自己也稍稍打扮了一下,鼓起勇气去了幼儿园。

活动上果然遇到了不少家属。大家对她这个“新来的”、“救过人的”宋科长爱人都很好奇,但接触下来,发现她说话温和,笑容甜美,并不像传言中那么“厉害”,反而很容易相处,再加上小宋安长得玉雪可爱,一点也不认生,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赵护士热心地帮她介绍了几位性格不错的家属,大家聊聊孩子,聊聊家常,距离很快就拉近了不少。

向暖发现,只要主动打开心扉,真诚待人,其实哪里都能交到朋友。

活动结束时,幼儿园园长还特意找到向暖,听说她以前组织过家属手工班,眼睛一亮,说幼儿园正好想给孩子们添置一些特色演出服和手工材料包,问她有没有兴趣参与。

向暖惊喜不已,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她立刻表示非常愿意尝试。

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新家被宋聿刷得洁白明亮,添置了几件简单的家具,越来越有家的味道。

向暖也渐渐熟悉了新的环境,认识了新的朋友,甚至还接到了来自幼儿园的第一个“订单”。

新家在白灰墙被刷得雪白,又添置了几件必备家具后,终于渐渐褪去了最初的冷清,开始有了生活的温度和气息。

向暖也像一株适应性极强的植物,慢慢在新的土壤里扎下了根。

她对幼儿园园长提到的演出服和手工材料包很上心。

这不仅仅是一单生意,更是她融入新环境、证明自己价值的绝佳机会。

她仔细研究了幼儿园的要求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画了好几版设计图,又跑了好几家布料市场,对比挑选既安全环保又色彩鲜艳的布料。

晚上,宋聿在家时,她会把设计图拿给他看,征求他的意见。

宋聿虽然对童装一窍不通,但他有着惊人的空间想象力和实用主义审美。

“这个裙子的荷叶边,活动起来会不会绊倒孩子?”

“魔术贴比细带子更安全。”

“颜色可以更鲜亮些,小孩子喜欢。”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80/111111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