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军婚三年不见面,挺着孕肚去随军 > 第六十三章 晕倒

第六十三章 晕倒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安安上小学后,家庭的节奏似乎进入了一个更加稳定而有序的阶段。向暖在街道文化站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她不仅将图书室管理得井井有条,还策划了几次颇受居民欢迎的邻里文化活动,成了站里的骨干。宋聿在部队的工作也按部就班,虽然忙碌,但只要不出差、不演习,他必定准时回家,将所有的温情都倾注在妻女身上。

然而,平静的海面下,偶尔也会潜藏着暗流。这年秋天,宋聿所在的部队接到一项重要任务:筹备一场大规模、多兵种联合的实战化演习。这次演习规格高、要求严、环节复杂,作为核心参谋人员之一,宋聿肩上的担子骤然加重。他开始频繁地加班,书房的灯常常亮到深夜,桌子上铺满了各种作战地图、方案预案和数据分析报告。

向暖敏锐地察觉到了丈夫的压力。他回家时眉宇间的疲惫挥之不去,吃饭时偶尔会走神,夜里睡眠也变得不安稳,有时甚至会喃喃自语一些演习相关的术语。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并不多问。她知道,部队有纪律,很多细节宋聿不能透露。她能做的,就是更加细心地照顾好他的生活,为他准备好夜宵,清晨为他泡上一杯浓茶,在他对着资料凝神苦思时,悄悄递上一杯温水,或者只是静静地陪在一旁看书,用无声的陪伴给他支持。

一天深夜,宋聿又一次在书房里对着一堆数据图表眉头紧锁。演习中一个关键的通信保障环节出现了技术性难题,几种预案推演下来效果都不理想,眼看预演日期临近,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将会直接影响整个演习的效验。巨大的压力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太阳穴突突地跳着疼。

向暖端着一碗刚煮好的莲子羹走进来,轻轻放在桌角。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一旁,看着丈夫紧锁的眉头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忍不住轻声问:“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了吗?”

宋聿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虽然不能细说,但面对妻子关切的目光,他还是忍不住透露了一丝困境:“嗯,是个技术协调的问题,卡住了,有点棘手。”他指了指桌上几张复杂的网络拓扑图和数据流程图,“涉及到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和抗干扰,常规办法效果不好。”

向暖并非技术出身,对军事通信更是一窍不通。但或许是出于对丈夫的深切关心,或许是长期在文化站组织活动锻炼出的协调思维,她并没有被那些专业的图表吓退。她凑近了些,仔细看着那些图表,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些代表信息流转的箭头上。她若有所思地说:“我是不懂你们这些技术。不过,我在文化站组织活动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遇到不同小组之间协调不畅的问题。比如上次搞联欢会,音响组、节目组、后勤组各自为政,信息不通,现场就有点乱。后来我们发现,不能只靠各个组长互相沟通,得设立一个临时的‘总协调岗’,所有信息都先汇总到那里,再由这个岗位统一分发指令,确保步调一致,效率就高了很多。”

她顿了顿,指着图上几个看似互不关联的节点,用最朴素的比喻说:“你们这个,是不是也有点像?各个部分都挺强,但之间‘对话’不顺畅?能不能也设想一个……嗯……类似‘中转站’或者‘翻译官’的角色?不是简单地连起来,而是有个东西能在中间帮忙‘消化’一下,再把意思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去?”

向暖的话,完全是从生活经验出发的非专业表述,甚至有些幼稚。然而,就是这样一番跳出军事技术框架的、来自“门外汉”的朴素比喻,却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宋聿脑海中因长时间困于专业细节而形成的思维定势!

“中转站?翻译官?”宋聿喃喃自语,眼睛猛地亮了起来!他一直纠结于如何提升现有链路本身的性能,却从未想过是否可以引入一个全新的、具有智能转换和强化功能的中间节点来彻底优化通信架构!向暖的比喻,虽然简单,却为他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方向!这并非直接的技术方案,却是一种宝贵的“方法论”启示!

“小暖!你真是我的福星!”宋聿激动地一把抱住向暖,在她脸上用力亲了一下,之前的疲惫和焦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豁然开朗,“你这个想法太关键了!虽然具体实现是两回事,但这个思路帮了我大忙!我可能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了!”

向暖被丈夫突如其来的激动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但看到他重新焕发神采,心里也充满了喜悦:“我就是随口一说,能帮到你就好。”

接下来的几天,宋聿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带领团队沿着“智能中间节点”这个新思路进行技术攻关和方案重构。虽然工作依然繁重,但他的精神状态完全不同了,充满了干劲和希望。他向领导汇报了这个新构想,得到了高度重视和支持。项目组开始全力投入新的方案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宋聿更加感念向暖的智慧与支持。他深知,如果没有妻子那看似不经意却充满生活智慧的点拨,他可能还要在原来的死胡同里徘徊很久。他工作起来更加废寝忘食,想尽快攻克难题,好回家好好感谢妻子。

然而,就在新方案取得突破性进展,即将进行最终测试的关键时刻,一个意外发生了。

这天下午,向暖在文化站整理一批新到的图书时,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头晕目眩,眼前发黑,紧接着便是一阵恶心反胃。她本想坚持一下,以为只是最近有些劳累,但不适感越来越强烈,她刚想扶着书架站稳,却感觉浑身无力,天旋地转间,软软地倒了下去。

“向老师!你怎么了?”旁边的同事惊呼着冲过来。

消息很快传到了部队。宋聿正在指挥中心紧张地盯着测试屏幕,通讯员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宋聿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甚至来不及详细交代工作,只对副手说了句“家里有急事,这里交给你”,便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心脏狂跳得几乎要蹦出胸腔。

恐惧,一种熟悉的、冰冷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几年前安安重病时那种无助和恐慌感再次席卷而来。

他脑子里乱成一团麻:小暖怎么了?是累倒了?还是生了重病?他不敢往下想,只是将车开得飞快,恨不得立刻飞到向暖身边。

医院里,向暖已经被安置在急诊室的病床上,脸色苍白,还在输着液。文化站的主任和几位同事守在一旁。宋聿几乎是撞开门冲进去的,他扑到床前,紧紧握住向暖冰凉的手,声音因为极度恐惧和焦急而颤抖不已:“小暖!小暖你怎么样?别吓我!”

向暖虚弱地睁开眼,看到丈夫满头大汗、惊慌失措的样子,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我……我没事,就是突然有点头晕……”

“医生呢?医生怎么说?”宋聿急切地转向旁边的同事。

“医生刚抽了血去化验了,说初步检查生命体征还算平稳,具体原因要等结果出来。”文化站主任连忙解释道。

等待化验结果的时间,对宋聿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他守在病床前,紧紧握着向暖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生怕错过她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他不断地自责,是不是自己最近太忙,忽略了对她的关心?是不是她为了照顾这个家、支持他的工作,透支了身体?各种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翻腾,让他坐立难安。

终于,急诊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位中年女医生拿着化验单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了然而温和的笑意。

“哪位是向暖的家属?”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80/1111108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