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军婚三年不见面,挺着孕肚去随军 > 第六十九章 有空就回来

第六十九章 有空就回来


项目验收成功的喜悦还未完全沉淀,宋聿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规划期待已久的家庭假期。这一次,他不是要带家人去什么风景名胜,而是要回北京——那个他出生、成长,却因军旅生涯而聚少离多的家。

“安安,曦曦,我们要去看爷爷奶奶了!”宋聿宣布这个消息时,脸上带着一种不同于平时的、混合着期待与些许近乡情怯的复杂神情。

安安对“爷爷奶奶”的概念,更多来自于电话里慈祥的声音和偶尔寄来的、包装精美的礼物。她眨着大眼睛问:“爸爸,爷爷奶奶家是不是很大?有没有游乐场?”

宋聿失笑,揉了揉女儿的头发:“没有游乐场,但是有一个很漂亮的院子,爷爷种了很多花,奶奶会给你做很多好吃的点心。”

向暖在一旁整理着曦曦的小衣服,听着父女俩的对话,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她知道,这次回去,对宋聿而言意义不同。他的父母,那位据说在重要部门任职、不苟言笑的公公,和那位出身书香门第、优雅知性的婆婆,与他们这个小家庭的关系,始终带着一点微妙的距离感。这次带着一双儿女回去,尤其是第一次见到孙子的公婆,或许能拉近这份距离。

出发前,向暖细致地准备了礼物。给公公的是托人寻来的上好普洱茶和一方歙砚,给婆婆的则是一条真丝披肩和一套古典音乐唱片。她深知,这样的家庭,更看重心意和品味,而非价格。

飞机平稳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取了行李,走出接机口,宋聿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那里的父亲宋建邦和母亲周蕙文。

宋建邦穿着熨帖的深色夹克,身姿挺拔,虽已退休,但眉宇间仍带着多年身居高位沉淀下来的威严。周蕙文则是一身简约的羊绒裙,外搭米色风衣,颈间系着丝巾,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气质雍容。两人站在一起,与周围熙攘的人群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爸,妈。”宋聿快步上前,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激动。

“爷爷!奶奶!”安安有些认生,躲在宋聿腿后,小声地叫着。

向暖抱着曦曦,也微笑着上前:“爸,妈,我们回来了。”

周蕙文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了向暖怀里的襁褓上,那份刻意维持的从容瞬间被渴望与喜悦冲淡,她快步上前:“快,让我看看我的小孙子。”

当她看到曦曦白嫩可爱、睡得正香的小脸时,眼中立刻盈满了笑意,连声音都不自觉地放柔了:“哎哟,这孩子,长得真精神,像我们小聿小时候。”她小心翼翼地从向暖手中接过孩子,动作轻柔而标准,显然做过功课。

宋建邦也走了过来,威严的目光在扫过小孙子时,明显柔和了许多,他点了点头:“嗯,不错。”算是极高的评价了。然后他看向安安,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和蔼:“安安,都长这么大了,来,让爷爷看看。”

安安还是有些怯生生的,小手紧紧抓着宋聿的衣角。

宋家的车是一辆低调但内部空间宽敞的豪华SUV,司机安静地接过行李。车子驶离机场,开往位于北京西郊一个环境清幽、安保严密的大院。沿途,高楼大厦逐渐被浓密的林荫和整齐的院落取代。

当车子驶入一道不起眼但有人站岗的大门,停在一栋带着独立院落的三层小楼前时,安安好奇地瞪大了眼睛。院子确实如宋聿所说,很大,精心打理过的草坪,几株姿态优美的松柏,还有一个小小的荷花池,时值初夏,嫩绿的荷叶刚刚铺开水面。

进入屋内,是中式与现代结合的装修风格,宽敞明亮,家具用料考究,线条简洁,墙上挂着几幅颇有来历的字画,博古架上陈列着一些陶瓷和工艺品,整体氛围雅致而不失庄重,但缺少了一点寻常人家的烟火气。

“房间都给你们收拾好了,”周蕙文抱着曦曦,引着他们上楼,“小聿和向暖住你们以前那间,安安住旁边的客房,婴儿床也放在你们房间了。”

主卧宽敞舒适,带着独立的卫生间和一个小阳台,视野很好。向暖注意到,房间里添置了新的加湿器,床头柜上还放着她喜欢看的杂志类型,细节处可见婆婆的用心。

安顿下来后,周蕙文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含饴弄孙。她抱着曦曦在客厅里踱步,指着墙上的画,窗外的树,柔声细语地说着话,尽管曦曦根本听不懂。她还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各种婴儿用品,从进口的奶粉、尿不湿,到精致的小衣服、玩具,一应俱全,很多都是向暖没见过的品牌。

“妈,您准备得太周到了,让您费心了。”向暖真诚地道谢。

“这有什么,我的孙子,我不费心谁费心。”周蕙文笑道,看着曦曦的眼神充满了疼爱,“你们工作忙,以后要是没时间,就把曦曦送回来,我帮你们带。”

宋建邦虽然不像妻子那样外露,但也明显沉浸在抱孙的喜悦中。他坐在沙发上,看似在看报纸,目光却不时地飘向周蕙文怀里的孩子。吃过晚饭,他甚至破天荒地没有立刻去书房,而是留在客厅,状似无意地拿起一个彩色摇铃,在曦曦面前晃了晃,逗得小家伙挥舞着小手,咿呀作声。

对于安安,两位老人也在努力适应。周蕙文给安安准备了漂亮的公主裙和最新的智能绘画板,宋建邦则找出了一套精装的儿童百科全书,试图用这种方式拉近与孙女的距离。安安起初有些拘谨,但在奶奶拿出亲手做的、栩栩如生的天鹅酥点心时,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慢慢开始围着爷爷奶奶转。

宋聿看着父母与妻儿相处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他记忆中严肃、忙碌的父母,在孙辈面前,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耐心和温柔。这种隔代亲,正在悄然融化着这个家长期以来因分离和性格差异而形成的薄冰。

一天下午,宋建邦把宋聿叫到了书房。书房很大,两面墙都是顶天立地的书柜,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旧书的气息。

“坐。”宋建邦指了指沙发,自己则在宽大的书桌后坐下,“训练中心那个项目,做得不错,我听你们王部长提起过。”

宋聿有些意外,父亲很少直接过问他的工作细节,更不常表扬。“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谨慎地回答。

“嗯,不居功,好。”宋建邦点了点头,话锋一转,“现在成了家,有了两个孩子,责任更重了。以后有什么打算?总不能一直待在基层部队。”

这几乎是每次见面都会触及的话题。宋聿沉默了一下,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爸,我喜欢现在的工作,带兵、做项目,虽然累,但踏实。至于以后……走一步看一步吧,我相信组织安排。”

宋建邦看着他,目光深邃,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男人嘛,事业重要,但家庭也不能忽视。向暖是个好孩子,安安和曦曦都教育得很好。”

这几乎是宋聿从父亲这里听到过的、关于他家庭最高的评价了。他心中一暖:“我知道,谢谢爸。”

另一边,向暖和周蕙文在阳光房里喝茶。周蕙文细致地问及曦曦的喂养情况、安安的学习,也聊起了宋聿小时候的趣事。

“小聿小时候可没曦曦这么乖,皮得很,他爸没少操心。”周蕙文笑着说,眼神里带着回忆的温暖,“后来一心要考军校,他爸起初不同意,觉得太苦,但他脾气犟,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向暖微笑着倾听,她能感受到婆婆在努力寻找共同话题,拉近彼此的距离。“他现在工作上也很拼,这次项目,好几个多月都没怎么好好休息。”

“你们都不容易。”周蕙文轻轻拍了拍向暖的手,“以后常带孩子们回来,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要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别不好意思开口。”

“谢谢妈,我们挺好的。”向暖心中感动。她知道,婆婆的这份接纳和关怀,弥足珍贵。

假期的日子过得飞快。他们并没有去逛北京的著名景点,更多的是在家里享受团聚的时光。宋聿带着安安在院子里认花草,陪父亲下棋;向暖和周蕙文一起研究食谱,给孩子们做点心;傍晚,一家人会在院子里散步,看着夕阳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金色的外衣。

曦曦在爷爷奶奶的精心呵护下,肉眼可见地胖了一圈,笑容更多了。安安也彻底放下了拘束,会主动拉着奶奶的手去看她画的画,会缠着爷爷讲“爸爸小时候”的故事。

离别的时候终究还是来了。周蕙文抱着曦曦,亲了又亲,眼圈泛红。宋建邦摸着安安的头,叮嘱她要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

“有空就回来。”宋建邦对宋聿说,语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柔和。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80/111110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