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严寒
就在向暖带领“暖芯”步入新发展轨道的一个午后,她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来电显示是某个陌生而又带有官方区号的号码。
“您好,是向暖女士吗?我是西部战区某边防团的政委,姓陈。”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陈政委您好,我是向暖。”向暖心中微微一动,隐约预感到了什么。
“首先,我再次代表全团官兵,感谢贵公司在极端天气下,克服万难,为我们及时送来了高质量的防寒装备。战士们反映,这批新冬装保暖效果非常好,重量却减轻了不少,大大提升了巡逻执勤的舒适度和机动性。”陈政委的话语充满了诚挚的谢意。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能为您们服务,是我们的荣耀。”向暖由衷地说。
“向总过谦了。这次来电,除了致谢,还有一个不情之请。”陈政委话锋一转,“我们这边的情况比较特殊,除了极寒,还有大风、强紫外线、复杂地形等综合挑战。现有的装备虽然解决了基础保暖,但在一些特定场景下,仍有改进空间。我们了解到贵公司在新型材料研发上很有想法和实力,不知是否愿意派技术团队来我们边防一线实地调研,亲身感受一下战士们的实际需求,以便未来开发出更贴合实战、更顶用管用的防护产品?”
这个邀请,让向暖的心猛地一跳。去边防一线!亲眼看看战士们战斗和生活的地方!这无疑是将她的“大家”梦想照进现实的最佳路径,也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最直接动力。
“当然愿意!”向暖毫不犹豫地答应,“这是求之不得的学习机会!我们一定尽快组织最精干的技术团队过去。”
放下电话,向暖心潮澎湃。她立刻召集了李姐、研发总监以及几名核心工程师开会,通报了这一消息。团队同样感到振奋,这不仅是商业合作上的突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
经过周密准备,一周后,由向暖亲自带队,包括材料、服装结构、电子工程(负责探索可能的智能系统集成)等领域工程师组成的调研小组,踏上了前往西部雪域的旅程。
第三章:生命禁区的洗礼
旅程的艰辛远超想象。飞机、火车、汽车,最后换乘部队派来的越野车,在颠簸了不知多久后,他们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一个位于群山环抱中的边防连队驻地。
这里的海拔已经超过四千米,空气稀薄干燥,强烈的紫外线灼烧着皮肤,即使穿着厚厚的“暖芯”防寒服,刺骨的寒风依然能寻着缝隙钻进来。放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雪白和苍茫的山峦,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寂感扑面而来。
连长是一位皮肤黝黑、嘴唇因长期缺氧而略带紫色的精悍军官,他热情地接待了向暖一行。没有过多的寒暄,调研工作迅速展开。
他们跟随巡逻分队体验了徒步巡逻。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艰难跋涉,每走一步都需要消耗巨大的体力。狂风卷着雪粒砸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工程师们亲自背着测试仪器,记录着不同活动状态下、不同部位的温度、湿度变化,观察着服装在极端运动中的磨损、结冰情况。
他们走进战士们的宿舍、哨所,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看到战士们因为室内外温差大,穿衣脱衣频繁而不便;看到护目镜起雾影响视线;看到电子设备在低温下迅速耗电甚至失灵;听到战士们讲述在潜伏执勤时,如何与零下几十度的严寒抗争,如何防止冻伤……
一位年轻的小战士,脸上带着高原红,憨厚地对着向暖带来的新型材料样品提意见:“首长,这个料子是很暖和,就是出汗了里面有点闷。要是能既保暖又能把汗气快点排出去就好了,我们巡逻走路,里面一身汗,一停下来风一吹,容易感冒。”
另一个班长则指着靴子说:“雪深的地方,一脚踩下去,雪容易灌进鞋套,要是鞋帮能再高一点,或者有个更密封的雪套设计就好了。”
这些来自最一线、最朴素的反馈,比任何实验室的数据都更珍贵、更尖锐。向暖和她的团队成员认真地记录着,拍摄着,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书本上的理论、实验室的参数,在这样真实而严酷的环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创新,必须源于最真实的需求。
返回公司后,向暖立即整合调研成果,启动了公司最高优先级的研发项目,并将其命名为“守护者”计划。该计划旨在研发下一代集超轻保暖、智能调温、高效防湿、能源自持、状态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单兵防护系统,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服装。
整个研发团队像上紧了发条,夜以继日地投入工作。基于边防战士的需求,他们突破了传统思维:
材料组与李强的实验室合作,开发了一种仿生蜂窝结构的新型保温材料,在保证极致保暖的同时,重量减轻了30%,并且通过特殊的膜技术,实现了湿气的单向导出,解决了“闷热”问题。
结构设计组重新设计了服装和装备的版型,增加了活动关节的灵活性,改进了雪套、风帽等细节,使其更贴合实战动作,防护更周全。
电子工程组则尝试将柔性太阳能薄膜集成到背包、服装肩部等部位,探索为小型加热单元、定位通讯设备供电的可能性;并与外部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低功耗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希望能实时监控战士的体温、心率等关键数据,预警失温风险。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材料的量产工艺、智能系统的稳定性、不同模块的集成兼容……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但这一次,向暖不再焦虑,她领导的是一个目标明确、充满激情、且已经经历过风雨考验的团队。她更多地扮演着协调者、鼓舞者和资源调配者的角色。
期间,公公宋建国的身体状况保持稳定,甚至因为心情愉悦和精神有了新的寄托,而显得比以往更有活力。他时常戴着老花镜,翻阅向暖带回来的边防照片,听着孙女曦曦用稚嫩的声音讲述妈妈去“很高很冷的地方”的故事,脸上洋溢着自豪。这份来自家庭的宁静与支持,成为了向暖最坚实的后盾。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攻关,“守护者”原型系统终于问世。
年底,向暖受邀参加一个由国家层面举办的“军民融合先进技术与产品表彰大会”。大会上,她的“守护者”单兵防护系统荣获了“技术创新金奖”。
站在领奖台上,聚光灯打在脸上,向暖的心情却异常平静。她看着台下,那里有对她投来赞许目光的各级领导,有并肩作战的李姐、研发团队,有合作伙伴李强,还有特意请假前来、眼中满是骄傲与爱意的宋聿,以及通过手机直播观看颁奖仪式的家人——屏幕上,公公宋建国穿着整洁的中山装,坐得笔直,眼中闪动着泪光,安安和曦曦在一旁兴奋地拍着手。
她接过沉甸甸的奖杯和证书,对着话筒,声音清晰而沉稳:
“感谢组委会的肯定。这个奖项,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暖芯’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员工,属于与我们并肩合作的退役军人创业团队,更属于那些在冰天雪地里、用生命守护我们安宁的边防战士们。是他们,用他们的坚守和需求,照亮了我们技术创新的方向。”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80/111110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