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早朝
她上前握住他的手,“你不想拖累我,可我偏要与你一起面对。无论前方锦绣荣华,还是万丈深渊,我都陪你。”
这番话说完,裴珝心中掀起滔天巨浪,一股滚烫的情感瞬间冲垮他的理智。
他反手紧握住她的手,另一只手揽她入怀,紧紧拥着。
若说之前是为了复仇、寻求真相,如今,他又多了个理由。
他要让戚妙筠坐上那张后位。
日后,再无人敢欺她、伤她。
*
翌日,戚妙筠将下朝回府的父亲拉到书房。
戚冀见女儿神情凝重,沉声道:“何事如此郑重?”
“父亲,女儿有一事需您做出抉择。”
戚妙筠开门见山,直接将裴珝的身世、先皇传位诏书的存在、皇上是定国公一案的幕后主使、皇上构陷定国公府的动机猜测,以及裴珝准备放手一搏的决定,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一番话说完,书房内寂静无声。
戚冀的眼眸越瞪越大,神色惊愕。
“皇上....皇上他...”戚冀猛地站起身,“陛下怎会是定国公一案的背后主使?”
“父亲。”戚妙筠道,“除了皇上,还有谁能有如此手段,能让宁国公听令?”
“是呀。除了皇上,还能有谁呢。”戚冀冷静下来。
他想起定国公的耿直忠勇,想起丽贵妃的温婉贤淑,眼前仿佛浮现出燃着大火的冷宫,以及血流成河的定国公府。
皇上可以如此对待定国公,来日,若他镇北侯府碍了皇上的眼,是否也会...
片刻后,戚冀目光沉沉地看向女儿,“你做何决定?”
戚妙筠毫不迟疑道:“我选择与裴珝共进退。”
从情感上来说,她想和裴珝一起。
从理智上来说,原书里的裴珝造反成功了。这一次,又有她相助,裴珝成功的可能性只会更多。
戚冀沉默片刻,随后压低声音说:“为父一生,自问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天下百姓。”
“若皇上果真因一己猜忌,行此不仁不义、残害忠良之举。那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我镇北侯府,愿助裴...四皇子一臂之力。”
戚妙筠听完父亲的话,瞬间红了眼眶。
她深知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这并非简单的站队,而是将整个侯府上下百余口的性命、戚家几代人的荣辱,都押上一条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的路。
父亲并非冲动之人,内心估计也权衡过,思量过。
但最终,父亲选择了道义,选择了她。
她知道剧情,所以对裴珝造反的结局有些底气。
但父亲毫不知情,却愿意赌上这一切。
戚冀见女儿眼眶红红的,轻轻笑了笑,“哭什么?为父既然做出决定,必会安排好。”
若裴珝没能成事,那他也会将侯府上下安排好去向,不会陪着他一起送命。
他也有手段将筠儿送走。
整个镇北侯府,留他一人承担就行。
当初他受了定国公的栽培,今日也算有机会报答定国公了。
戚妙筠喉头微哽,“父亲,谢谢您。”
“你我父女之间,不必言谢。”戚冀道,“为父也想为定国公做些什么。”
“裴珝既是四皇子,也是定国公留在这世间唯一的血脉,为父便自私一回,帮他一把。”
“今夜唤裴珝来府中一见吧。”
是夜,月色被薄云遮掩,镇北侯府的书房灯火通明,却门窗紧闭。
裴珝应约而来,与戚冀对坐于巨大的京城布防图前。
戚妙筠坐在一旁,听他们商讨成事之举。
*
几日后,金銮殿上。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高踞龙椅的皇上面容沉静,俯瞰众臣。
朝议接近尾声之时,裴珝手持玉笏,稳步出列,声音清朗,打破了殿内的平静。
“臣,裴珝,有本启奏。”
皇上目光微垂,落在裴珝身上:“讲。”
“臣要弹劾宁国公宁良翰,在坐镇西南期间,私贩军粮,致使边军粮草不济,动摇国本。此为账册副本及相关粮商口供,请陛下御览!”
裴珝高举奏本,内侍连忙接过,呈递御前。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裴指挥使突然弹劾一个已如活死人般的宁国公?
此举颇为蹊跷。
皇上翻阅着奏本,脸色渐沉,却不露声色:“宁国公已病重不起,此事容后再议。”
“陛下。”裴珝不退反进,声音陡然提高,“正因宁国公已无法自辩,此案更需查明。”
“臣在查证私贩军粮一案时,发现其罪行,远不止于此,更牵扯到十四年前一桩旧案,关乎国之柱石、边境安危。”
“哦?”皇上眼神锐利起来,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什么旧案?”
裴珝挺直脊背,目光如电,扫过在场百官,一字一句道,
“便是十四年前,西玦城战败败,定国公通敌叛国一案。经臣调查,此案实有冤情。”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响,整个金銮殿瞬间沸腾。
定国公一案乃皇上亲自下旨处置的铁案,谁敢翻议?
“裴珝,休得胡言!”立刻有忠于皇上的官员出声呵斥。
镇北侯适时出列,声音洪亮,压下了所有嘈杂:“陛下,老臣以为,裴指挥使既然敢在朝堂之上提及此案,必有缘由。”
“若宁国公当真在西玦城之战中私贩军粮,导致定国公粮草不济而战败。那此案确有疑点,关乎忠良名誉,更关乎朝廷法度,不能不查。”
裴珝不等皇上开口,立刻跟上。
“据臣所查,当年定国公固守西玦城,在城中苦等粮草,将士们个个饥寒交迫,无力提刀。”
“而本该送往西玦大营的粮草,却被宁国公的人运走,成立粮商,卖给甘南县百姓。这是宁国公门下的粮商账本。”
裴珝举起几份账册。
“除此之外,西玦城城破当晚,并非定国公通敌叛国,而是有敌国内应私开城门,放敌军入城。”
“而那名开城门的参将褚义,臣已缉拿,随时可上朝作证。”
“这一切都乃宁国公与敌国勾结的结果。”
“陛下。”裴珝步步紧逼,目光直视龙椅上的皇上,声音带着悲愤与质问,
“宁国公断我大军粮草,通敌卖国,内应开城,致使西玦城失守,忠良战死。”
“事后反而构陷定国公通敌叛国,致其满门抄斩,丽贵妃也因此殒身冷宫。此等滔天罪行,岂能因宁国公病倒便一笔勾销?”
“西南数十万枉死将士的冤魂,何在昭雪?”
说罢,裴珝猛地跪地,重重叩首,声音掷地有声,
“臣恳请陛下,下旨重查定国公一案,彻查宁良翰通敌卖国、构陷忠良之罪,以正视听,以安忠魂,以慰天下!”
镇北侯也随之跪下,朗声道:“臣,附议!”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25/4336556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