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陈探花
提到牛车,两口子走路都轻快了不少。
他们俩也不是只知道甩手的,两人走到板车后面,一左一右帮傅明雪推着走。
这样一来傅明雪省了不少力,速度还快上了不少。
林昭昭坐在车上,忍不住问:“望海村看起来也挺大的,怎么连牛车都没有呢?”
她一路流放过来,除了在河南大旱的地方,其他村子至少都有一两辆牛车。
一来牛是农民最好的财产,可以犁田耕地,抵得上两个劳动力。
二来农闲的时候,给牛套上板车,时不时往镇上去一趟,那多少也能赚个车费。
尤其是望海村,村民经常会去清平镇卖鱼获,牛车的生意还是挺好做的。
韦四叔听她这么问,也叹了口气:“可不是嘛!我们这么大的村子都没牛车,在外头头都抬不起来。”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村子一点耕地都没有,根本用不着牛。”
“谁都不会想花大价钱,去买一头那么贵的牛回来只拉车啊。”
这也是现实问题,白养一头牛,就为了赶集那点路费,不值当。
林昭昭笑着接道:“以后日子好了,说不定就有人买牛了。”
韦婶子摇摇头,没抱什么希望:“我们村子,咱可能日子过好?”
“你们刚来,怕是不知道,我们村的徭役实在是太重了。”
“这日子刚有点起色,家里的劳动力就要去服徭役,回来不是受伤就是累脱相。”
她没说的是,本地人还好一些,但是一年也要两次徭役。
而他们这些流放的人,徭役是几乎不会断的。
也就是赵家兄弟多,他们才能见到赵家三兄弟,不然根本见不到他们。
那些个男丁少的人家,男人几乎都会累死在徭役上,只留下妇孺苦苦挣扎。
林昭昭之前就听大胡子说了,到了望海村也没有贸然问这个事儿。
此时借这个时机才问出来:“怎么会这样呢?”
韦婶子听到林昭昭的问话,脚步顿了顿。
她做贼似的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像是怕被旁人听见似的:“这事说起来,还是几十年前的旧账了。”
“咱们望海村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早年间陈家出过一个探花郎。”
她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惋惜:“那探花郎有出息,中了榜后就在京城做官,还想着要把咱们望海村带起来。”
“当时村里家家户户都觉得有盼头,连镇上、县上的人都高看咱们一眼。”
“可谁知道,没几年就出了事!”
“听说他在朝堂上跟人结了怨,又被人揪了错处,最后落了个全家抄斩的下场。”
林昭昭心里一动,隐约觉得这事儿不简单,便追问:“那跟现在的徭役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了!” 韦婶子皱着眉,声音压得更低,“当年跟陈探花同科的,就有现在的范知府。”
“听说陈探花当年在科举的时候,不仅名次比范知府高,娶的媳妇也是跟范知府抢的。”
“更别说两人政见不合,陈探花还在朝堂上反驳过范知府的主张,两人早就结了梁子。”
“后来范知府被调到岭南上任,一听说望海村是陈探花的老家,就开始针对咱们村。”
韦四叔也接过话头,语气沉重:“以前咱们村的徭役跟别的村子一样,一年也就一次,还都是些轻松的活计。”
“可范知府来了之后,咱们村的徭役就变得又多又重。要是敢推脱,要么就是罚钱,要么就是加赋税。”
“咱们靠海吃饭本就不容易,哪经得住这么折腾?”
“更过分的是,” 韦婶子补充道,“别的村子服徭役,官府还会给点口粮,咱们村连口粥都没有,全得自己带。”
“好多男丁去服徭役,要么是累得爬不起来,要么是受了伤没人管,回来没多久就没了。”
“你看村里现在,好多人家都是妇孺当家,就是因为男丁要么死在了徭役上,要么还在服徭役没回来。”
韦家因为好歹有个村长,而且也不姓陈,还算是好一些。
那陈家早就被逼的背井离乡,估摸着早就死绝了。
但是即使是死绝了,这欺负早就成了惯例,上头也是不肯放过他们村的。
林昭昭听着,心里沉了沉。
“那就没人去告他吗?” 林昭昭忍不住问。
韦四叔苦笑着摇头:“告?怎么告?”
“范知府在岭南一手遮天,下面的人要么是他的亲信,要么是不敢得罪他,谁会替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说话?”
“”以前也有人试过往上告,可状纸根本递不上去反而还被范知府知道了,回来又是一顿折腾,后来就没人敢再提告官的事了。”
韦婶子也叹了口气:“所以啊,我之前说咱们村日子过不好,就是因为这个。”
“徭役这么重,男丁都快被折腾没了,家里没了劳动力,就算能赶海、能捕鱼,也攒不下钱,更别说买牛、置家业了。”
林昭昭沉默了。
权贵当前,她也说不出什么天真的话。
这个时代,被上位者欺压,底层的人民就只能跟杂草一样,靠毅力活着。
说话间,清平镇的城门出现在眼前。
这城门也不算阔气,两个年老兵丁站在边上收钱。
“进城人一文,车子六文,”左边的老兵抬了抬眼皮扫过他们,给出了报价。
林昭昭准备掏钱,板车是他们的,加上两个人应该给八文。
那边韦婶子已经掏出了五文钱:“傅家妹子,这车我们也用了,我们家出一半吧。”
林昭昭想推辞,可是人家也是一片好意,这样倒显得生分了。
她也就付了一半车费,两家人进城找了个好位置就开始摆摊。
韦家带了一篮子青蟹,然后就带了些海带、鱼干等干货来卖。
而林昭昭他们只有昨天抓的,除了那三只章鱼留着吃,其他抓到的东西全带来了。
韦婶子看她把花蛤都摆了出来,指点道:“青蟹和泸沽虾倒是能卖上价钱。”
“这花蛤就不值钱,你卖了还不如自个儿吃了打打牙祭。”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22/4336687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