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东江纵队
上午十点多,95号院后院静悄悄的。
小耳朵拎着大包小包在后罩房门口张望,冻得直跺脚。
许伍德正好出门倒炉灰,瞧见这陌生面孔,眉头一皱:“小同志,找我弟?”
小耳朵一扭头,看见许伍德那与许伍佰有五六分相像的眉眼,立刻堆起笑:“呀!您该不会就是伍德叔吧?”
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残缺的耳朵,有点不好意思。
许伍德打量着他那显眼的特征和手里沉甸甸的“心意”,心里门儿清。
准又是弟弟在外面结交的“能人”。
他记得以前还有个两米高、铁塔似的汉子也管伍佰叫叔,早就见怪不怪了。
“是是是,快外头冷,伍佰去了外头,进来坐。”许伍德侧身让开门。
小耳朵哎了一声,跟着进了堂屋。一股暖意夹杂着饭菜香扑面而来。
许大茂正捧着个海碗,吸溜吸溜地喝着白粥,桌上赫然摆着一盘白面馒头,
还有一碟油光锃亮、花生米和鸡丁分明的宫保鸡丁当配菜!
小耳朵眼睛都直了,心里惊呼:我的娘咧!跟伍佰叔这儿真是吃香喝辣啊!这年头,谁家早饭能这么造?
白粥稠得能立住筷子,还有白面馒头和硬菜宫保鸡丁下饭!
绝了!他顿时觉得自个儿带来的那点猪肉、白面,简直拿不出手,忒磕碜了!
许大茂一抬头,看见小耳朵那标志性的半拉耳朵,
立马想起小叔提过的天桥兄弟,赶紧放下碗站起来,嘴甜地招呼:“耳朵哥!您坐您坐!”
小耳朵嘿嘿一笑,搓着手坐下,想起前院的糟心事,顺口就问:
“大茂兄弟,我想问下,前院有个戴眼镜的瘦高个,叫阎阜贵的,是什么人?”
许大茂一听这名,没好气地嗤了一声:
“呸!就一小人!阎老西,算盘精!专爱占小便宜,背地里阴人的主儿,不是个玩意儿!”
小耳朵眼睛一亮,心道果然不是好东西,又问:“哦?这样啊?他平时都啥时候出门?爱去哪儿?”
许大茂多精啊,一看小耳朵那神情,再瞅瞅他带来的肉上沾的泥土,
立刻猜到八成是阎老西想“雁过拔毛”踢到铁板了!
他眼珠子一转,凑近小耳朵,压低声音,带着怂恿:“耳朵兄,瞧您这样儿,是准备……整他?”
小耳朵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没说话,但意思全在眼神里了。
许大茂立刻来劲了,拍着胸脯:“带上我呗!我闲得蛋疼!这老小子我早看他不顺眼了!我知道他底细,他一会儿准得去学校,路上咱就能堵他!”
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脑袋凑一块儿,嘀嘀咕咕就开始商量起来。
许大茂把阎阜贵的行动路线、平时爱绕道去哪个菜市场捡便宜、甚至怕什么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看来平时没少做功课。
小耳朵听着,不时点头,脸上露出那种天桥老炮儿准备收拾人时的狠厉又带着点戏谑的笑容。
没多大功夫,一套简单却足够让阎阜贵喝一壶的“整治方案”就新鲜出炉了。
“成!就这么办!”小耳朵一拍大腿,站起身,
“大茂兄弟,走,咱现在就去前院巷子口守着,等那老小子出门!”
“得嘞!耳朵哥,您就瞧好吧!保准让他今儿长长记性!”
许大茂兴奋得摩拳擦掌,觉着这比在家喝白粥有意思多了。
没多久,许伍佰就推着自行车进了院。
许伍德正在院里拾掇煤块,瞧见他,连忙招手:“伍佰,过来一下,有人找。”
许伍佰把车支好,走进堂屋,一眼就看见桌上堆着的猪肉、白面,还有站在一旁搓着手、咧着嘴笑的小耳朵。
他不由得笑了,走过去拍了拍小耳朵的肩膀:“你小子,来就来,带这些作甚?跟我还搞这套虚头巴脑的?”
小耳朵嘿嘿一笑,露出那口白牙,带着点江湖人的直爽和恭敬:
“叔,瞧您说的,我这当侄儿的,大过年的空手上门,那不成笑话了嘛!一点心意,您和婶子们包点饺子吃!”
许伍佰笑了笑,没再多说,示意小耳朵跟他到后罩房的书房细谈。
许大茂见状,眼睛一亮,也想跟着往里凑,却被许伍佰一个眼神瞪了回去:“大人谈事,你小子别跟着瞎掺和。”
小耳朵倒是笑着帮腔:“叔,大茂兄弟机灵得很,待会儿说不定还得让他跟我走一趟,帮点小忙呢。”
许伍佰瞥了一眼跃跃欲试的侄子,想了想,没再反对。
这小子书是读不进去了,这个年纪,确实也该出去闯荡闯荡,见见世面。
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在百草堂坐诊,暗地里还兼着交通员的活儿了。
可别说这么小怎么干的地下党,去翻看历史,多少交通员十岁出头的?
在粤省的东江纵队就是例子,有支队伍,平均年龄十二岁。
年纪小,在四九城才不容易引起注意。
不过跟着小耳朵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有个正经工作。
接大哥的班当放映员?那能有多大前途?先让他跟着练练胆子再说吧。
这小子啥都好,就是胆子小,不够狠。
两人进了书房,许伍佰关上门,许大茂在堂屋等着。
许伍佰从怀里掏出朱同给的那个牛皮纸信封,抽出里面厚厚一沓证明文件,递给了小耳朵。
“东西都在这儿了,”许伍佰语气平静,“想走的话,明天就能动身。路线跟以前一样,你安排信得过的兄弟,把人安全送到津港上船。到了粤省那边,船在惠阳靠岸,找码头上的‘黑子’接应,后面的事情,他自然会安排妥当。”
他仔细交代着各个环节,人名、地点、暗号,清晰明了。
小耳朵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将关键信息牢牢记在心里。
许伍佰说的这些粤省路线和人脉,大多还是依托当年东江纵队留下的底子。
那时候,东江纵队可是了不得,在烽火连天中硬是护住了一条南方的文脉,功不可没。
队伍里能人辈出,很多是爱国华侨,也有部分十九路军的残部,常年游走在粤港两地,情况熟悉。
后来部队整编,不少人并入四野,如今很多四野的干部就留在粤省,现在的珠江军区里,不少都是朱同的老乡。
所以这条隐秘的线路,说到底还是朱同经营多年的关系网,许伍佰作为四九城的地头蛇,更多是负责北端的策应与执行。
小耳朵小心翼翼地将文件收好,拍了拍胸脯:
“叔,您放心,规矩我懂,保证把娄老板一家全须全尾地送到地头,绝不出岔子!”
许伍佰点点头,对于小耳朵办事,他还是放心的。
这小子混迹市井,胆大心细,重义气,懂规矩,是块干这行的料。
“行了,去吧。路上小心,年前把事情办利索了,大家都过个安稳年。”许伍佰挥了挥手。
小耳朵应了一声,又跟许伍佰确认了几个细节,这才出门和早就等得不耐烦的许大茂一起。
两人凑在一块儿,嘀嘀咕咕,脸上都带着点兴奋和跃跃欲试,显然是准备去找前院那位“阎老师”的麻烦了。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21/433672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