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第477章
“诸卿所言,朕都明白,旧制之弊,不在于赏,而在于爵。”
崇祯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宋承唐制,爵位分为宗室与异姓两途,看似等级森严,实则虚衔化,徒有其名,而无其实。”
他读宋史,知晓岳飞虽然功高,生前不过封‘武昌郡开国公’,其权柄来自于‘宣抚使’之差遣,而非‘国公’之爵。
韩世忠封咸安郡王,却被收去兵权,只余俸禄待遇,与寻常富家翁无异。
说白了,宋朝是防割据优先,正因如此,也寒了广大将士的心,南宋军队越发孱弱不堪,将士无心进去。
崇祯不愿走南宋老路,所以一直在寻机加强武将身份,如今小有成就。
眼下,是皆封赏的机会,改制爵位!
崇祯站起身,踱步于御案前,目光如炬:“我大宋朝班位次,爵随官走,一名太尉国公,竟可位列仅领虚衔的宗室郡王之上,如此爵位,如何能激励将士用命?如何能彰显国之重器?”
李纲等人听得心头一震。
皇帝这番话,直指大宋爵位制度的核心弊病,“功而不权,贵而不尊”。
他们都是浸淫官场多年的老臣,对此中关节自然心知肚明,只是从未有人敢如此直白地将其剖析于朝堂之上。
崇祯停下脚步,语气变得更加激昂:“朕意,改制爵位!更重其实,使爵位真正成为凌驾于官品之上的无上荣耀!”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朕欲立新爵五等:公、侯、伯、子、男,此五爵,非有开国、再造之功不可得!”
“新爵之第一要义,在于爵高于官!”崇祯伸出一根手指,“凡受封五等爵位者,其朝班位次,皆在同品级或以下官阶者之上,公爵位在亲王之下,百官之上,如此,方显尊贵!”
“第二,爵位当与实利挂钩。”
崇祯继续说道:“朕欲分‘实封’与‘虚封’,凡有大功于社稷者,可授实封,以一县或数乡之税赋为食邑,由朝廷代收后按例发给,其子孙承袭,与国同休。”
“功劳稍次者,则授虚封,食朝廷俸禄,但其荣宠与地位,远非旧制可比。”
“第三,定世袭之制,爵位可传于子孙,分为‘世袭罔替’与‘降等承袭’,如韩世忠这般有再造社稷之功者,当封‘世袭罔替’,其爵位由嫡长子孙永世承袭,以彰其不朽之功。”
“其余功臣,则行‘降等承袭’,每代降一等,三代或五代后,若无新功,则爵除,如此,既能酬功,又能防止勋贵尾大不掉。”
崇祯将自己融合了明朝爵位体系精髓的构想,娓娓道来。
他的话语,如同一颗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李纲、张叔夜等人的心中激起了万丈波澜。
这......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封赏,而是彻彻底底的政治制度改革!
李纲的内心最为震动。
他作为文官之首,本能地对“爵高于官”和武将世袭感到警惕,这似乎违背了太祖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以及“防范武人”的祖训。
李纲定了定神,出列拱手,谨慎地问道:“陛下,爵位世袭,且以税赋为食邑,恐百年之后,天下土地之税,多归于勋贵之家,于国库不利,且武将世封,若其后人凭借爵位干预军政,又该如何?”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也是崇祯必须解答的疑虑。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76/4342313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