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第478章
崇祯赞许地点了点头,示意李纲不必紧张:
“爱卿所虑极是,所以朕才说,爵位是荣宠,是地位,但并非权力本身,获封爵位者,其子孙若无官职在身,便只是食俸禄的贵胄,不得干预任何军政事务。”
“他们的兵权、政权,依然来自于朝廷的任命,来自于他们的‘官’与‘职’,而非‘爵’,朕要做的,是让爵位成为他们奋勇杀敌、忠君报国的最高追求,而非成为他们坐享其成、干预国是的资本。”
“至于食邑,朕也早有考量。”
崇祯继续解释:“实封之地,仅予其税赋,土地、户籍、行政仍归朝廷,且实封之数,必有严格限定,非不世之功不可得,天下之大,能获此殊荣者,寥寥无几。”
“此举非但不会动摇国本,反而能让天下英雄豪杰,看到一条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光明大道,从而更加忠心为国。”
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既勾勒了新爵位制度的巨大诱惑力,又提前堵死了可能出现的制度漏洞。
张叔夜作为兵部尚书,听得是热血沸腾。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这套制度对军队士气的巨大提振。
于是立刻出列,激动地说道:“陛下圣明!若此制能行,我大宋将士,必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韩太尉、岳将军等人的功勋,亦能得到最妥善的封赏!臣......附议!”
有了军方的鼎力支持,崇祯的压力顿减。
他将目光投向仍在沉思的李纲。
李纲反复咀嚼着崇祯的每一句话,从最初的震惊与疑虑,慢慢转变为理解与钦佩。
皇帝的这套设计,看似激进,实则精妙。
它巧妙地将荣誉、地位、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激励机制,却又用官职体系将实际权力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做到了“爵尊而权不乱”。
这等手段,这等深谋远虑,远非寻常帝王所能及。
良久,李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着崇祯深深一揖,苍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叹服:“陛下深谋远虑,远迈汉唐,老臣......拜服!此法若成,乃我大宋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必能激浊扬清,使文武归心,臣,亦附议!”
见两位重臣皆已同意,其余各部尚书也纷纷表示赞同。
崇祯心中大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这最关键的一步,已经成功迈出。
“好!”崇祯朗声道,“既然诸卿无异议,此事便就此定下,命李纲爱卿牵头,会同礼部、吏部,即刻拟定新爵位制度的详细章程,包括五等爵位的具体名号、冠服、仪仗、俸禄以及承袭细则,十日之内,朕要看到草案!”
“遵旨!”李纲等人齐声应道。
“命张叔夜爱卿,将功劳簿重新梳理,按照新爵制度,为韩世忠、岳飞、张俊、王伦等一应文武功臣,草拟一份封赏名单,供朕与中书省参考。”
“臣,遵旨!”张叔夜精神一振,领命而去。
一场关乎大宋未来国运的深刻变革,就在这乾清宫的暖阁之内,悄然拉开了序幕。
封赏大典,将不仅仅是一场庆功宴,更将是他向天下宣告,一个尚武、自信、充满活力的新大宋,已然矗立于天地之间。
.....
十日之后,金陵的秋日已渐深。
晴空如洗,金风送爽,琉璃瓦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金辉。
奉天殿外钟鼓齐鸣,百官冠服齐整,自午门至丹陛,文武阶列森然,红毯如云霞般延展至殿阶。
御营亲军持戟肃立,甲光映日,宛如铜墙铁壁,护持着大宋百年来罕见的盛仪。
这是崇祯新定五等爵制后,首次大规模封赏功臣。
兼具庆功与昭示天下之意,也是一场公开的制度宣告,武勋不再虚衔化,爵位当与社稷同辉。
内侍唱册,声如洪钟,振彻殿廊:
“旨曰,北征有功,将帅用命,文臣筹策,咸著勋劳,兹特封赏,以励将来!”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76/434231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