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第569章
他们在县东五个乡兼并土地六千亩,其中两千亩登记为“顾氏义庄田”(免税),实际控制的“寄名田”另有一千五百亩。
顾家年收租米超一千石,足以养活家族五十余人及仆役二十余人。
李椿心中盘算着,这类家族在县衙有一定影响力,清丈时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抗,但面对朝廷旨意,也多会选择“出血”自保,问题不大。
第三类:顶级豪强。
这便是太康县最大的家族,张家!
张家拥有数万亩良田,多有族人在朝中任官,或与权贵有姻亲关系,凭借“政治保护伞”,不仅垄断本县的高产良田,甚至控制地方河运、盐铁等重要资源,是本县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翻看黄册,李椿得知,张家的田产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
核心区为黄河淤灌的连片良田,地势集中,土地肥沃,价值极高。
开封府周边的良田,素有“亩值一金”之说,即一亩地价值十贯钱,比河东良田的价值高出五倍。
而外围区则为分散的山地、荒地,通常用于隐瞒或储备。
张家登记在册的田产,往往仅为实际控制的三成,甚至更少。
李椿合上户籍黄册,深吸一口气。
清丈土地,最难啃的骨头,便是张家。
自己一个七品知县,与张家掰手腕,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他别无选择,陛下的旨意,中书省的法令,太康百姓的期待,都压在自己的肩上。
知县李椿雷厉风行,待理清思路后,立即着手启动了清查土地的全面工作。
翌日,一早。
县衙的布告张贴而出,召集各地里正和乡绅,宣讲清丈之法,要求各乡各村,务必配合朝廷政令,如实申报田亩!
与此同时,张家庄园内。
张德坤,这位太康县最大的士绅,正与家族核心成员商议着朝廷清丈土地之事。
公堂上李椿对王老四等人的判决,以及随后传来的朝廷严查清丈的旨意,让张家感受到了些许压力。
“知县李椿那个毛头小子,竟然敢公然与我张家作对!”
张德坤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沉,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看来是仗着朝廷有人撑腰,翅膀硬了!”
一个老谋深算的族老眯着眼睛,沉声道:“家主,知县李椿的背景还在调查中,此次清丈,这厮来势汹汹,硬对抗恐非上策,毕竟,官家的旨意和中书省的法令在前,我们不能公然违抗朝廷。”
张德坤冷哼一声:“不硬对抗,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张家万亩良田被那群泥腿子瓜分不成?那是我张家几代人辛辛苦苦兼并而来的!”
“家主息怒。”
族老劝道:“既然不能硬对抗,那我们便选择软抵抗,张家在太康县扎根百年,人脉广阔,财富雄厚,能做的手段很多,我们不必与朝廷正面冲突,只需让这清丈,最终成为一笔烂账,不了了之!”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76/434230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