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不良人:让大唐再次伟大 > 第一百章内书堂开新篇,东海起杀劫

第一百章内书堂开新篇,东海起杀劫


就在文官集团心惊胆战,以为屠刀即将转向他们时,李钰却缓缓走回龙椅,坐下。

那股席卷全场的狂热与杀伐之气,被他轻描淡写地收敛起来,仿佛从未出现过。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以赵光逢、李恩为首的文臣身上,语气恢复了平静,甚至带上了一丝安抚的意味。

“武将开疆,文臣治国。”

“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朕,同样不会亏待为国操劳的诸位。”

这番话,让刚刚还如坠冰窟的文官们,稍稍松了口气,但心依旧悬在嗓子眼。

他们摸不透这位帝王的心思,前一刻还是烈火烹油,下一刻便如寒潭深水。

李钰看着他们那一张张故作镇定,实则惶恐不安的脸,心中冷笑。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胡萝卜加大棒,帝王心术的精髓。

他深知,一个国家不能只有喊打喊杀的莽夫,更需要精于算计和治理的文臣。

只不过,他需要的是听话的,能办事的文臣,而不是那些掣肘皇权,只知党同伐异的门阀蛀虫。

他抛出了第二个,足以让整个文官集团都为之疯狂的重磅炸弹。

“三省六部之制,承袭百年,固有其章法,然部门冗杂,遇事推诿,效率堪忧。”

“朕决意,于政事堂之内,特设内书堂,以辅国政。”

内书堂!

这三个字一出,赵光逢与李恩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们这些熟读史书的老臣,立刻就明白了这三个字背后那重如泰山的权力分量!

这是要设立一个凌驾于三省之上,直达天听的权力核心!

李钰继续说道。

“择朝中德高望重、能力出众者三至五人,入内书堂办事,为朕参赞机务,是为大学士。”

“凡天下奏章,先由中书省汇总,送内书堂票拟,提出处置意见,再呈朕朱批,而后下发六部执行。”

“此举,可为朕分忧,亦可集思广益,提高政令之效。”

“嗡!”

整个文官集团,瞬间炸开了锅!

票拟之权!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将有机会接触到帝国的权力核心!

这意味着,他们文官的地位,不仅没有在这次清洗中被削弱,反而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是何等样的恩宠!何等样的信任!

刚刚还觉得这位陛下是残暴不仁的武夫,现在看来,简直是虚心纳谏、体恤臣工的千年圣君啊!

一瞬间,地狱变天堂。

无数文官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名为“希望”和“野心”的火焰。

李钰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了然。

他要的,就是打碎旧的利益格局,然后用自己亲手制定的新规则,将他们重新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朕意,内书堂大学士,暂定三人。”

李钰的声音再次响起,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太师赵光逢。”

赵光逢猛地一震,浑浊的老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他本以为自己最好的结局,就是告老还乡,没想到……

“吏部尚书李恩。”

李恩也是浑身一颤,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们二人,作为旧世家集团的代表,本以为会被逐渐边缘化,没想到竟能一步登天!

他们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这是安抚,是千金买马骨!用他们两个的例子告诉天下所有还摇摆不定的士族,顺从,就有荣华富贵!

“还有……”

李钰的目光,越过了一众三品以上的大员,落在一个站在队列末尾,身形瘦削,毫不起眼的年轻官员身上。

“监察御史,裴宣。”

满朝哗然!

赵、李二人入阁,尚在情理之中。

可裴宣是谁?一个出身寒门,刚正不阿,因为弹劾权贵而屡遭打压的七品小官!

他凭什么一步登天,与太师、尚书平起每坐?

被点到名字的裴宣,自己也懵了。

他抬起头,那张素来冷峻如石刻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茫然之色。

李钰看着他,淡淡道。

“朕看过你弹劾户部侍郎贪墨的奏章,视国库如私囊,待百姓如刍狗,字字如刀,写得很好。”

“朕的内书堂,需要赵太师和李尚书这样的老成谋国之臣,来稳住大局。”

“也需要你这样一根敢说话,也敢办事的硬骨头,来当朕的眼睛和刀子。”

“你,可愿意?”

裴宣愣了半晌,随即,一股前所未有的激荡从胸中涌起。

他猛地跪下,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士为知己者死!臣,愿为陛下,为大唐,肝脑涂地!”

看着眼前这君臣和睦、文武归心的一幕,站在角落阴影里的袁天罡,在那张青铜面具之下,嘴角勾起一抹谁也看不见的弧度。

这位年轻的帝王,手段愈发纯熟了。

。。。。。。。。。。。。。。。。。。。。。。。。

时光荏苒,一晃半年。

长安城,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甚至犹有过之。

在内书堂的高效运转下,均田令、商税改制、开科取士……一条条新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为这个古老的帝国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日,甘露殿内。

李钰正有些烦躁地看着眼前满满的奏章。

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满脸喜色,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尖细,充满了狂喜。

“大喜!陛下!天大的喜事啊!”

小太监“噗通”一声跪下,激动得满脸通红。

“坤宁宫传来消息,太医刚刚诊过脉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她……有喜了!已经一月有余!”

李钰正欲起身的动作,猛地一顿。

他缓缓抬起头,愣了足足三息。

随即,一股难以言喻,混杂着狂喜、激动与一丝茫然的复杂情绪,如同温暖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

他要做父亲了。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他终于要有真正血脉相连的亲人了。

“赏!”

他霍然起身,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坤宁宫上下,皆赏一年俸禄!传朕旨意,大赦天下,与民同乐!”

李钰再也坐不住,大步流星地便要往坤宁宫而去。

他想立刻见到那个女人,想看看她此刻是什么样的表情。

然而,他刚走到殿门口,袁天罡那如鬼魅般的身影便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面前,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份用火漆密封的紧急奏报。

那奏报的牛皮纸上,浸染着大片已经干涸的暗褐色血迹。

“陛下,登州八百里加急,血书奏报。”

李钰的脚步停下,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

他接过奏报,撕开火漆。

只看了一眼,他脸上的喜悦,便瞬间被一片冰冷的杀意所取代。

奏疏上,字字泣血。

“……身份不明之水匪数百,乘三桅巨舟,突袭我登州府外李家村。”

“全村三百一十二口,无论老幼,皆被屠戮殆尽!”

“妇孺被辱,婴儿被活活摔死于石上,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村庄被焚,财物被掠……”

“匪首于村口立碑,以我大唐子民之血,书写异族文字,猖狂至极,扬长而去……”

奏疏的末尾,还附了一张由幸存者描摹下来的血字拓本,那扭曲的文字,像是一群丑陋的虫子在蠕动。

一股几近实质的磅礴杀气,从他体内轰然爆发,让整个甘露殿的温度,都骤然下降。

“水匪?”

李钰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寻常水匪,会用异族文字立碑挑衅?”

袁天罡低着头,声音同样冰冷。

“回陛下,不良人登州暗桩已查明。”

“那伙人并非水匪,其兵器、战船制式,皆指向隔海之东的一个岛国——东瀛。”

“他们伪装成水匪,行径却比任何匪寇都要残暴百倍。”

东瀛……倭人……

很好。

朕还没去找你们,你们这些杂碎,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李钰闭上眼,前世那些被刻在民族骨血里的屈辱历史画面,不受控制地在脑海中翻腾。

他重新睁开眼,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已是一片血海滔天。

他转身,不再去坤宁宫,而是大步走回御案前,声音如万载玄冰,传遍了整座皇城。

“传旨!”

“命不良人,穷尽一切手段,即刻为朕绘制东瀛全图!”

“朕要知道他们每一座岛屿的位置,每一处港口的深浅,每一座城池的人口!”

“传上官云阙,即刻返回长安!”

“传令登州、泉州、明州三地水师,所有战船,即刻检修备战!新式火炮,优先装备!”

“传兵部尚书张敬之,户部尚书,内书堂三位大学士,立刻入宫见朕!”

他顿了顿,拿起朱笔,在一份空白的圣旨上,写下了一行血色的大字。

“告诉他们,朕要让那片肮脏的岛屿,在朕的铁蹄之下,彻底沉入海底!”

“朕要灭其国,绝其种!”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48/433490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