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书民国开蛋糕店 > 第22章 开酒馆

第22章 开酒馆


渡口边的风带着水汽,拂过岸边的枯草地,簌簌地响。

姐妹仨踩着青石板走到码头时,正撞见阿水摇着小渔船靠岸。

他刚把卖剩的几条小鱼收拾进竹篓,抬头见着她们,黝黑的脸上先绽开笑,只是笑没挂多久,又挠着后脑勺叹。

“你们当真不做糖炒栗子了?前几日我家小妹还念叨那栗子的甜香呢。”

姜弘瑶往船板上扫了眼,想起上次阿水硬是不收钱的样子,还帮着把货都搬回家。

她拢了拢袖口,对阿水笑道:“你半下午带着妹妹来家里,我们卖糕点卖了,小孩子爱吃。”

阿水眼睛亮了亮,忙点头应着,撑着船桨又往河中心去了。

回到家时,禾香正坐在门口的石凳上,手里攥着根枯草,有一下没一下地划着地面。

她总爱早早来,在这儿干活时,能和阿静凑在一块儿说些体己话。

姜家姐妹待她热络,时不时还会吃到甜软的糕点,算工钱时也从不含糊,比在家里看娘的脸色舒心多了。

这几日回去,娘总免不了念叨几句,说她天天往别人家跑,不帮着家里拾掇,她听着也不恼,早就习惯了。

前几日娘还拉着她的手问:“你天天下午在阿静家忙啥?能挣着几个钱?”

她当时低着头,小声说:“给县里炒货店帮忙剥花生,半天能拿五个铜板。”

娘有些嫌少,但也没说什么,只是拍着她的手背说:“好好干,干到过年把钱领回来,娘就给你订一副银耳环做嫁妆。”

她听着没应声,心里却记着,去年娘也这么说过。

可最后那点钱,全被爹拿去打了酒,她气不过闹了几句,反倒被爹劈头盖脸骂了顿不懂事。

“禾香,你来这么早。”  大姐下了船往家走,见她坐在石凳上,忙招手,“外面风凉,怎么不在家里坐。”

禾香噌地站起身,拍了拍衣裳上的灰,笑着迎上去:“我也刚来没多久,想着你们快回来了,就等等。”

见大姐手里的担子空着,她伸手就接了过来,“我来拿吧,这就挑去后院。”

说着就麻利地挑着担子往后院去了,脚步轻快得很。

一刻没停地生好炉子的火,姜弘瑶系上围裙就开始打鸡蛋,她感觉自己就和耕地的牛一样。

当做美食变成了工作,对美食也爱不起来了。

出第二炉蛋糕的时候,阿水带着妹妹阿草敲了门,小妹牵着阿草的小手就进了后院。

阿草就被空气里漫着的甜香勾住了脚,小鼻子轻轻翕动着,细声细气地往旁边凑了凑,怯生生仰起脸问:“这是什么呀,真香。”

姜弘瑶笑着拉过她的手,又朝阿水点了点头:“小妹,领着阿草到墙角那儿坐,那儿晒得着太阳,暖和。”

等两个小姑娘挨着墙根坐定,她转身从厨房拿出块云朵糕,又拣了块红枣糕放到盘子里递过去,“尝尝这个。”

见阿草不拿,姜弘瑶递给了阿水。

阿水说了声谢谢,拿起了黄色的云朵糕递给了妹妹,自己笑着看她吃。

阿草小口小口地咬着云朵糕,松软的糕体在舌尖化开时,她眼睛亮了亮。

这是她记事儿以来,吃到过最软和、最香甜的东西。

阿草又示意让哥哥吃,阿水看那糕点的模样就知道金贵,哪好意思多吃?

他没等姜弘瑶开口就拿起院角的水桶:“我帮你干活吧。”

直到把院中的大水缸打满,才牵着吃完糕点的妹妹往外走。

脚刚踏出后院,他又停住了。

回头瞅了瞅姜弘瑶,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压低声音开口:“我……  我昨儿在河边晾渔网,听见你大伯娘跟隔壁婶子说话。她们说你家那铺子空着也是空着,过了年就拿来开小酒馆,说是能添个进项。”

“还说……  还说你们姐妹仨要是听话,每月或许给一百个铜板当租金,说这样你们也饿不死,总比天天跑到街上抛头露面强……  。”

姜弘瑶端着盘子的手紧了紧,随即朝他弯了弯眼:“阿水,多谢你告诉我这些。”

又转向阿草,“阿草,明天下午要是有空,就来找我家小妹玩,明天还做红枣糕哦。”

阿草眼睛亮了亮又看向哥哥,阿水轻轻点了点头。

小妹已经凑过来拉住她的小手,晃着胳膊笑:“明天下午你来呀,你陪我玩翻花绳。”

阿草这才笑着点了点头,牵着哥哥的手走了。

厨房里的姜弘静早把方才的话听了个真切,气得浑身发抖,又有些无力:“这铺子是娘留下的!咱们还住在这儿呢!怎么能开酒馆!”

姜弘瑶拍了拍大姐的手背,安慰着,眼底却沉得很。

她比谁都清楚,这地方待不了多久。

没了爹娘护着,她们三个女孩子在村镇里就像没根的草。

这个年代的长辈们握着  “规矩”  的尺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句  “长辈大于天”,就能把她们拿捏得死死的。

要想不被随意摆布,只能走到更大的城里去,那儿路多,她们才能有自己选的余地。

瞧着大姐蹙着眉,姜弘瑶打定主意,今晚做顿好吃的,给大姐宽宽心  。

她自己也早就馋大盘鸡那口鲜香辣味了,尤其配上筋道的面条,想想都要流口水。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87/4345749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