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书民国开蛋糕店 > 第127章 真不值

第127章 真不值


绕到那尊布满蛛网、缺了半边胳膊的残破佛像后面,姜弘瑶伸手指着一个盖着粗布的木桶,朝着傅云州扬了扬下巴。

语气里带着几分随意:“傅云州,这是我给你们带的西瓜,天热,你待会儿分一分,我还有事,得先回去了。”

傅云州闻言走上前,伸手掀开粗布,指尖触碰到西瓜冰凉的表皮,瞬间驱散了几分暑气。

他仔细打量着这圆滚滚翠绿色的西瓜,这模样他此前从未见过。

心里也清楚,这样的东西定是稀罕的好物件。

姜弘瑶总是给自己带好东西。

他心里暖暖的,当下朝着姜弘瑶笑着点点头,“阿瑶,谢谢你,我待会儿就分。”

话音刚落,傅云州将目光落在姜弘瑶身上,沉默了片刻,终究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阿瑶,阿水那兄妹俩要不就留在南市吧,往后我来照看着他们。”

“我认识几个铺子的老板,回头给阿水找个活计,你平日里要是有空,时不时来看看就行。”

他心里清楚,姜弘瑶一个姑娘家,撑着一家小店本就不容易。

家里还有两个姐妹要靠这小店过日子,要是再添上阿水兄妹俩,日子怕是会更艰难。

姜弘瑶听了,轻轻摇了摇头,“谢谢你,傅云州,真的不用了,他们俩我会带回去。”

这话刚落,身后的冯远钧立刻皱起了眉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解和担忧。

“你带回去怎么办?难不成你要自己养活他们?你自己过日子都还得精打细算,哪还有精力管他们俩?”

姜弘瑶缓缓转过身,目光直视着冯远钧,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

“相识一场,总不能放任不管。至于往后的日子,我心里有数,你们放心便是。”

说完,她抬眼望了望天色,太阳已经到头顶,“时候不早了,我们该走了。”

冯远钧却不肯就此作罢,上前一步追问。

“你有什么法子?倒是说说看,不行你把他们俩交给我,我给他们找地方落脚。”

傅云州在一旁听到这话跟上来,显然也想知道她的打算,

姜弘瑶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回望过去。

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又明媚的笑容,声音清亮:“如果你们实在担心,那就记得十日后去我的店里看看。我打算再开两家店!”

“现在正是缺人手的时候,阿水兄妹俩去店里帮忙,既能有个落脚的地方,也能靠自己的力气吃饭,有个活路。”

那笑容明媚得像雨后的阳光,一下子就印在了傅云州和冯远钧的心上。

他们望着眼前这个看似柔弱,却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果敢与魄力的女孩子,一时说不出话来。

姜弘瑶带着阿水兄妹俩回到了里和弄,还叫回了大姐和小妹。

姐妹俩一见到阿水和阿草,心就揪了起来。

两个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衣服空荡荡地挂在身上,阿草的小脸更是蜡黄蜡黄的,看得人心里发酸。

大姐忍不住红了眼眶,伸手抹了抹眼泪,小妹更是直接上前,拉着阿草的手说起话来。

姜弘瑶找到王阿婆商量着租下后天井的一个杂物间。

七八个平方,只要四块个大洋,顶上有个小窗,透进些许光亮。

清干净以后摆下一张旧的高低床,姜弘瑶帮着买了个旧衣柜,小妹找大姐拿自己私房钱给阿琳买了张小书桌,还找了好几件自己的衣服给阿草穿。

大姐也拿出家里闲置的一个小炉子和一口锅。

阿水和阿草在申城的日子就这么过起来了。

三个月的租金,是姜弘瑶自己掏的钱。除此之外,她还给了阿水三块大洋,让他去买些日常用的生活用品。

姜弘瑶不想无节制地给予,这样会养大了他们的胃口,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

于是写下了一张十五块大洋的欠条,让小妹念给阿水听,把还款的日子和规矩说得明明白白。

阿水听得格外认真,听完后,毫不犹豫地在欠条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他心里清楚,这钱是姜弘瑶帮他的,等往后自己挣了钱,一定要一分不少地还回去。

阿水的心里,对姜弘瑶姐妹三个充满了感激。

他不止一次地想,如果不是遇到她们,自己和妹妹恐怕早就无地可去了。

就算最后能艰难地回到老家,也未必能落得个好。

他抬头望着天上的云彩,心里默默想着:一定是过世的娘在天上看着呢,才会让他们这么巧,能遇到姜弘瑶这么好的人,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后来好几日的晚间,阿水看着电灯投下的亮光,还感觉自己是在做梦。

他不敢睡,怕自己醒来又饿着肚子躺在破庙墙角。

他使劲掐了自己大腿一下,才知道是真的,够着头看了一眼下铺已经睡着的妹妹,才敢咧开嘴无声的笑。

里弄里飘着刚蒸好的米糕香,大姐挽着布包走在前头,时不时停下来帮阿水拎起木盆。

小妹阿琳则一路拽着阿草的手叽叽喳喳,还掏出了自己一大包零嘴塞进小布包送给阿草。

她最开心,总算有了同龄的小伙伴,以后天天都有人陪着她玩了。

回到住处,大姐赶紧烧了锅热水,卧了四个金黄的荷包蛋,煮了满满一锅面。

看着阿水兄妹俩狼吞虎咽的模样,她才轻轻搅着自己碗里的面,柔声问起他们离开后的日子。

阿水呼噜噜吃完最后一口面,用袖口抹了抹嘴,声音低了些:“今年雨水大,村里的粮食全淹在地里,日子都不好过。”

“你们走后,姜家的人找了你们好一阵子呢,问遍了周边的村子,都没你们的消息,最后也只能作罢。你们先前那个小铺子,后来也卖给县上的酱菜作坊了。”

大姐听着又想起禾香,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那禾香呢?她过的好不好?”

阿水摇了摇头,收起空碗:“我不知道。她年后就嫁去下河村了,只回过娘家一回。”

“那天我去河边收渔网,远远听见她家里闹腾腾的,好像有人在哭,也没敢上前细看。”

“后来听河边的大娘们闲聊说禾香姐嫁的不好,太仓促,嫁过去是大嫂,下面还有两个半大的小叔子,婆母又厉害,真是又当媳妇又当妈。”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倒是她大哥,前阵子订了亲,听说新媳妇中秋就要进门,家里还特意把老房子翻修了一遍,刷了新墙,换了门窗,看着热闹得很。”

听到这话,大姐的心猛地沉了一下,像堵了团湿棉花,又闷又胀。

她想起半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有阳光的下午,她和禾香坐在院子里剥花生,太阳照得两人暖融融的。

当时禾香手里捏着颗饱满的花生,脸颊泛着羞涩的红晕,小声跟她说:“其实我不想这么早嫁人,可我娘总说女孩子家早晚要走这一步。”

“不过我也偷偷想过,要是真嫁了人,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会不会疼我?”

“以后家里的事,我想自己当家,可不想像我娘那样,一辈子都要看别人的脸色。”

可才短短半年,曾经满怀憧憬的姑娘,就换了角色,掉进了苦海里。

大姐望着窗外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女人为什么就一定得嫁人呢?

嫁人就真的能过上好日子吗?若是遇上不好的人家,岂不是把一辈子都搭进去了?

就像《她字报》上那些报道的妇人,有的被婆母磋磨,有的被丈夫打骂,甚至还有生了孩子被卖的。

她们的困苦,并不是来自穷苦的日子,而是来自不幸的婚姻。

就算有人能咬牙爬出这泥泞,一路上吃的苦、受的委屈,也只能自己咽进肚子里,没人能替她们扛。

更何况还有很多人没爬出来,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没了。

真不值。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87/4345738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