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书民国开蛋糕店 > 第143章 修道院

第143章 修道院


冬妹一走,姜弘瑶便重新将那张泛黄的招人告示贴在了铺子显眼处。

何大娘瞧着那告示,心里直犯嘀咕:这等好营生,恨不能把自己劈成两半来干才划算。

回到家看看自己的二女儿,又叹口气,再大两岁就好了。

现在还太小了,而且想挣这份钱,还得先识字才行。

自打何大娘也进了租界上工,弄堂里的妇人们看她的眼神都变了。

从前碰面不过点头而过,如今老远就笑着打招呼,语气里满是热络。

有回上工,她跟东家闲聊时提了这事,东家这小姑娘听得直乐。

随口打趣:“大娘您不知道?人只要手里有了钱,身边围着的就全是好人啦。”

何大娘当时没应声,可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琢磨,只觉得这话戳到心窝里去了。

可不是嘛,前些年刚搬来这弄堂时,她们一家因为是乡下过来的,没少被人背地里嚼舌根,“乡下人”“泥腿子”  的称呼。

可如今呢?每天傍晚她从巷口走过,那些坐着纳鞋底的妇人,个个都堆着笑跟她搭话,连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殷勤。

有人凑上来,绕着圈子打听她一个月能挣多少工钱。

何大娘早有准备,先前就跟家里人把话说死了:“要是有人问,就说一个月六块大洋,多一句都别漏。”

好在几个孩子都懂事,晚饭时她提起这事,孩子们扒着碗里的饭,盯着桌上那盘卤豆干连连点头,没一个多嘴的。

可即便这样,还是挡不住旁人的眼红。

一家五口,如今有三个能挣钱,灶台上天天能飘出荤腥气,连三个孩子的脸蛋都渐渐圆了些,气色比弄堂里别家的娃好上一大截。

这般光景,落在旁人眼里,自然少不了私下里的酸话,那些阴阳怪气的议论,总像风似的飘进何大娘耳朵里。

连拉黄包车的人也来打听何大叔家,伸出三根手指头,挤眉弄眼地问:“何老哥,听说你们家现在进项不少?是不是一个月至少这个数啊?”

何大叔叼着烟袋杆,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了两下,笑着摆手:“要是真能挣这么多,我还抽这糙烟叶?你们啊,尽是听些没影的胡说。”

再说春玲,如今在店里早已是熟手,给姜弘瑶省下不少事。

基本的点心都会烘焙了,论起烤炉火候的把控,连姜弘瑶都得夸几句。

她给春玲加了三块大洋工钱,如今春玲一个月能拿到十五块大洋,在姑娘家里头,已是相当体面的收入了。

可即便添了人手,姜弘瑶还是觉得店里忙不过来,琢磨着再招一个,毕竟偶尔还得忙活零嘴的生意。

正想着找孟书媛帮忙在报纸上登个招人广告,门外就传来了她的声音。

只见孟书媛穿着一身藕荷色无袖洋裙,一进门就抬手撩了撩贴在耳边的短发。

头发梢还带着点湿意,显然是被外头的热天气蒸的。

“可热死我了!”  她嚷嚷着,姜弘瑶赶忙从柜台上拿起一把青色芭蕉扇递过去。

又转头对春玲说:“春玲,去隔壁奶茶店,给挖四个冰淇淋球来。”

春玲刚应下转身,身后就跟上了两个小尾巴。

阿琳和阿草端着各自的小碗,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姜弘瑶。

姜弘瑶一看就明白了,这俩丫头准是又惦记着冰淇淋了。

先前大姐特意定了规矩,俩孩子一天只能吃两个冰淇淋球,可这两天,她们总想着法儿地蹭点额外的甜头。

姜弘瑶无奈地摆了摆手:“去吧去吧,小心别摔着。”

俩丫头立刻喜笑颜开,颠颠地跟在春玲身后往外跑。

阿琳还不忘跟阿草商量:“阿草阿草,我要香草和巧克力味的,你要草莓和抹茶的好不好?咱们到时候可以换着吃!”

阿草一边小跑一边使劲点头,嘴里  “嗯嗯”  地应着。

孟书媛靠在桌边,笑着看着俩孩子跑远的背影,才转头问姜弘瑶:“阿瑶,你们奶茶店又出新品了?”

“是刚做的冰淇淋球,”  姜弘瑶笑着解释,“幸好你来得早,要是再晚些,等下午四五点孩子们过来,恐怕就没你的份了。”

说着,她顺势提起想在报纸上登招人告示的事,孟书媛一听这话连忙点头:“这事简单,包在我身上!”

孟书媛接过春玲递过来的竹筒,拿着小勺挖着冰淇淋球往嘴里送,边吃边感叹着:这味道比莎莉西餐厅的强多了。

又想起正事:“对了,我今天来,是想约你明天下午一起去修道院拜访院长,你有没有空去?”

姜弘瑶低头想了想,最近店里事多,她确实没怎么好好休息过,去郊外的修道院走一趟,就当是散散心也好。

于是她点点头:“去,正好趁机歇歇。”  又问孟书媛:“明天怎么去?”

“我开车去,”  孟书媛说,“到时候我来接你。”

姜弘瑶一听是坐车去,心里立刻盘算起来:反正是顺路,不如多带几个人一起去看看,再带上两袋碎米。

给修道院里的孩子们吃,也算是尽心意做些善事。

可等到第二天,她坐在孟书媛的车里,一路往修道院去的时候,想起前一天自己还因为能蹭到免费车坐,偷偷在心里喜滋滋的模样。

恨不得抬手打自己一巴掌。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87/434573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