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北派寻龙笔记 > 第97章 抽丝剥茧

第97章 抽丝剥茧


想要把这事捋顺明白,还要从夹子山的潮汐墓开始讲起。

记得那时候我和袁大头好不容易逃回了沈阳,本以为这件事会不声不响的过去。

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在报刊亭看到了《辽沈晚报》的头版,几乎一整个版面都在报道,关于潮汐墓被盗的新闻。

这事在当时的沈阳,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报纸都他妈卖断货了。

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一边看报纸,一边张个大嘴,开始胡逼嘞嘞。

说这伙盗墓贼在里面挖出了好几吨黄金,总价值超过了一个亿,现在已经乘坐专机,逃到夏威夷岛度假去了。

旁人不信,说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这人脸不红心不跳,说我二舅姥爷算命算出来的,他老人家号称苏家屯第一神算子,王母娘娘哪天来大姨妈都能算出来。

旁人明知道这伙计吹牛逼不打草稿,但是胜在故事新奇,牛逼吹的过瘾,围观的人听得给劲儿,反而越积越多,直到正晌午,这人吹的嘴角都挂白沫子了,人群还是不肯散去。

当然,像这么吹牛逼找存在感的,绝对不止这一个人,几乎每条街都有那么一两个。

就比如沈阳二院的胡同口,有个老登吹的更神。

他手里攥着一把紫砂壶,一边讲一边对着壶嘴滋啦一口茶水。

俩眼珠子蹬得溜圆,吹起牛逼来铿锵有力,中气十足,没事还和围观的人搞搞互动,生怕人家走神儿了。

他说,潮汐墓里的上亿黄金,都是毛毛雨,不值一提。墓里真正牛逼的东西,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旁人不信,说你这个牛逼可吹大了,传国玉玺那玩意,谁拿到谁就能当皇帝,区区一伙盗墓贼,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机缘。

这人滋啦一口茶,咽了半口,吐了半口,抹了抹嘴角的茶沫子,说,你懂个叽霸,老子说里面有传国玉玺,里面就有传国玉玺,你要是不信,老子说句话撂在这——不出仨月,这伙盗墓贼保准登基称帝,定都沈阳。这话要是不灵验,我就认你当儿子!

旁人一听这人气势这么足,也就不再说话,任凭他自由发挥。

反正吹牛逼也不用上税,他爱怎么吹就怎么吹吧。

我一走一过,听了这些流言蜚语,人都麻了。

老子盗出来的爵杯和筷枕,加一块儿总共就卖了三万一,怎么到这些人嘴里,不是上亿就是登基,是嫌老子死的不够快吗。

其实吧,这件事也不能全怪他们爱吹牛逼。

谁叫当时的老百姓就爱听这个呢。

九十年代初,在花鸟市场卖的乾隆官窑,各个保真,才百十来块钱一个。

短短几年的功夫,乾隆官窑就被炒到了几千几万,价格一下翻了上百倍。

就这收益率,搁谁谁都眼热。

一时间,只要是上了年纪的古物,都被老百姓当成了宝,恨不得把自家的酸菜缸搬到市场上,卖个千八百块钱。

人人都幻想着靠一个瓷瓶脱贫致富,一个瓦罐直奔小康。

杂志或者报纸上,但凡有点类似的消息,都会传的满城风雨,自然而然的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潮汐墓这种上了头版头条的大事,肯定会引起了尘安保公司的注意。

他们也不知道潮汐墓里到底埋了什么,派出眼线耳目稍一打听,得到的全是民间吹牛逼胡侃的劲爆内容。

上亿黄金倒是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传国玉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托马斯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原则,立刻派出一路人马,直奔夹子山潮汐墓。

要说这夹子山地界的总面积,能有上百平方公里。

报纸上虽然说整个山区都被封锁,但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最基本的人力就不够,顶多守住交通要道就不错了。

安保公司正是借着这个空档,顺着小路上山,借助高科技的仪器,偷偷潜入墓室之中,把整座潮汐墓像过筛子一样,重新又过了一遍。

他们在里面找到了什么东西,这一点我不得而知,也无从推断。

但是我敢确定一点,那就是青铜鼎炉一定出自潮汐墓。

我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鼎炉周身刻了一圈蝌蚪文,其样式造型,和潮汐墓壁画里的蝌蚪文一模一样。

我猜测,托马斯还在潮汐墓里,得到了鬼工球和藩王墓的相关信息。

只有这样,他才有理由兵分两路,一路去往登高狗场,找潘仲谋讨要鬼工球。

另一路则是由南派土行孙带队,借助地底探测仪,寻找藩王墓的入口。

谁能想到,两路人马全都办事不利。

第一路在登高狗场吃瘪,失手打伤雷爷之后,惹得潘仲谋大怒,带着狗群一路杀到了挂松岭。

另一路在四合院,遭遇了扮猪吃老虎的嘴儿爷,一把二胡反手剑,杀得雇佣兵人仰马翻。

无奈,托马斯只能亲自出马,只为寻得藩王墓最终的宝藏……

想到这里,我心中已经有了大概。

青铜鼎炉、鬼工球、玉匣子,再加上我从青铜棺椁里掏出来的安息香,这四样东西肯定是一套的。

想要打开玉匣子,这些东西缺一不可。

现在四样东西,我已经收集了三样,唯一少的就是鬼工球……

……

香烟燃尽,给我手指头烫的生疼。

我“呲溜”一下坐直了身子,猛的回过神来。

刚才的分析虽然死了不少脑细胞,但是也明确了我下一步的目标。

无论是卖冥器还是要回鬼工球,我都得联系一下雷爷。

我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这个时间点儿,就算雷爷没睡,也谈不成什么事,还不如一落一稳,第二天一早再联系。

想到此处,我披上一件外衣,准备出去找点食儿吃。

毕竟我饿了这么多天,只干嚼一袋方便面,肯定是顶不住的。

为了稳妥起见,我把三件套都带在身上。

沈阳的治安环境摆在这,安保公司和无相门再牛逼,也不敢在大街上动我一根汗毛。

再说了,我去的地方是附近的夜市,又不是犄角旮旯的小胡同,所以人身安全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说起沈阳的夜市,那我不得不抡圆了胳膊,竖起大拇指喊上一声,“那叫一个地道。”

天南海北的美食,加上“东北正宗”四个字,那小味儿,“挠”一下就上去了。

比如东北正宗四川麻辣烫、东北正宗云南过桥米线、东北正宗安徽板面、东北正宗陕西凉皮、东北正宗台湾无骨鸡柳。

整条街几十家小吃摊,没一个正宗的,但每一个都够东北。

夜市人还不少,多半是勾肩搭背的小情侣。

我看了一大圈,最终找了一家零天然、纯添加,炖个裤衩子都贼鸡儿香的东北正宗云南过桥米线。

老板很热情,问我吃什么。

我点了六两米线,格外加了一份大肠头子,一份胯骨轴子,还有一份肩膀头子。

不一会,老板端上了满满登登的小砂锅,还“滋啦滋啦”冒着热气,看着就诱人。

我咽了口唾沫,单独取了个小碗。

先放上辣椒油和陈醋打底儿,然后从砂锅里盛出半碗米线,一筷子豆腐皮,一筷子豆芽菜,浇上米线汤,最后淋上一大圈麻油。

说到这里必须划个重点。

如果列位有机会来东北吃云南过桥米线的话,一定要多加麻油,切记切记。

米线的灵魂就是麻油,那玩意才香呢,嗦啰一口米线,像嗦啰电线一样,一直麻到心口窝。

不一会,一锅米线就被我配着麻油,吃了个一干二净。

不是我吹,就我吃麻油的这个剂量,完事直接去医院拔牙,都不会有任何感觉。

吃也吃饱了,麻也麻爽了。

我又逛了一会夜市,整个人没有一丝困意。

睡不着怎么办?

回出租屋里干躺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啊。

恰好夜市里有一家黑网吧,进去坐一会,消磨消磨时间也不错。

我开了个包宿,但是没想真玩一宿。

只因为十点之后,开包宿只要八块钱,不带身份证临时上机的话,要三块钱一小时。

我恰好没带身份证,所以怎么算都是直接开包宿合适。

整个网吧里,一半人砍传奇,一半人玩红警,还有零星几个小年轻,在那大张旗鼓的看毛片。

手伸裤裆里一动一动,傻子都知道,这是在那导管子呢。

我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人。

安安稳稳花个二三十,买张盘回家导不好吗。

非得图便宜,导个管,还得当着好几十个大老爷们儿的面,也不嫌臊得慌。

当然,我看不起这种人,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我的老本行,就是卖盘的……

时代的大潮正在悄然推进,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

二十世纪之初,有的行业日渐凋零,有的行业风生水起。

网吧里的这几个年轻人,他们导的是管子吗?

我认为不是。

他们上上下下的手法,好似一记又一记逼我改行的重锤,砸的我喘不过气来。

这一刻,我不知道是该为提前转行,而感到庆幸。还是该为前途凶险,而感到迷茫……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538/435222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