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何大清刚想跑就被按住了 > 第51章 粮本

第51章 粮本


秋日的夕阳把四合院的灰墙染上了一层暖金色,凉风吹得老槐树的叶子簌簌作响。

中院里比往常热闹得多,各家各户的人都被三位大爷通知来开全院大会。

何雨柱搬了把椅子坐在东跨院屋檐下,看着渐渐聚拢的人群。

妹妹何雨水挨着他,小声问:“哥,突然开什么会啊?”

“发粮本。”何雨柱简单回答,目光扫过院子。

前院三大爷阎埠贵一家六口都来了。

他手里已经拿着那个暗红色的小本子,正就着灯光仔细看里面的内容,眉头皱得紧紧的。

三大妈抱着刚满周岁的老四阎解娣,身边站着阎解成、阎解放和阎解旷三个小子。

中院贾家门口,贾张氏的嗓门又亮又尖:“发就发呗,咱们在村里有地,每年几百斤粮食稳稳到手,还指着这小本子?”

贾东旭蹲在门槛上闷头抽烟,没接话。秦淮茹抱着小棒梗,安静地坐在婆婆旁边。

许大茂溜溜达达地凑到何雨柱旁边坐下:“柱哥,躲这儿图清静啊?”

何雨柱笑了笑,没接话茬,目光转向后院。

二大爷刘海忠挺着肚子,正在指挥他的三个儿子:刘光齐、刘光天和刘光福搬桌子摆椅子,官派十足。

一大爷易中海已经端坐在八仙桌的主位上,面色沉稳。

这时,何大清带着静姝也来了。静姝怀里抱着咿呀学语的何雨梁。

何雨柱看见父亲,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何大清也点点头,带着家人在人群边上坐下。

小胖子何雨梁瞧见了何雨柱,立刻在静姝怀里扭动起来,伸出小手奶声奶气地喊:“哥……哥哥抱!”

何雨柱脸上那副事不关己的表情瞬间柔和下来,朝弟弟温和地笑了笑,摆摆手。

何大清拍拍小儿子的背,低声哄了几句。静姝对何雨柱投来一个温和的微笑。

“人都到齐了吧?安静!都安静了!”刘海忠见主要人家都到了,用力拍了拍八仙桌,中气十足地喊道。

易中海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让全场静了下来:“今天开这个会,是街道布置的任务,发放粮食供应证。往后,买米买面,都得凭这个本子,按定量购买。”

底下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定量?什么意思?”

“就是每人每月只能买固定斤数!”

“那哪够吃啊!”

贾张氏第一个站起来:“一大爷!这不成!我家东旭在厂里干的是力气活,饭量大得很!这点定量够谁吃的?”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接话:“老嫂子,东旭是重体力劳动,定量标准比普通居民高两成。我算过了,”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小本子,“只要计划着吃,掺些粗粮,还是能对付的。”

“对付?”贾张氏声音尖厉,“您家六口人,您工资高,家底厚,会算计!我们家呢?四张嘴!就东旭一个人有定量!淮茹和她婆婆我,都是农村户口,没这本子!我们喝西北风去啊?”

她这话把矛盾直接挑明了。院里不少人的目光在贾家婆媳和贾东旭身上打转。

秦淮茹抱着孩子,头垂得更低了。

许大茂用胳膊肘碰碰何雨柱,压低声音笑道:“瞧见没?贾张氏还当是过去呢。”

何雨柱没吭声,视线余光瞥见角落藤椅上的聋老太太。

她半闭着眼,手里慢悠悠地转着两个核桃,仿佛周遭的争吵都与她无关。

刘海忠被贾张氏呛得脸色难看,猛地一拍桌子:

“贾家嫂子!你嚷嚷什么!这是国家政策!你们在农村有地,每年几百斤粮食吃着,还不知足?不行你把户口转到城里,不就能拿粮本了?”

这话噎得贾张氏脸一红,刚要反驳,贾东旭站了起来,有些不耐烦地把他妈拉坐下:

“妈!您少说两句行不行!咱家饿不着!”

易中海环视一圈,语气加重了些:“以后各家都要学会精打细算,计划用粮。这定量是上头仔细测算过的,只要不浪费,不胡吃海塞,饿不着肚子!”

“计划?说得好听!”贾张氏甩开儿子的手,不服气地嘟囔,“等月底揭不开锅了,我找谁计划去?找您一大爷管饭吗?”

场面一下子僵住了,空气里弥漫着尴尬和焦虑。

何雨柱依旧安稳地坐在阴影里,像个局外人。

他注意到阎埠贵在偷偷用铅笔头在小本子上记着什么。

刘海中有点忧虑,他家压力也大,一个人养五口人。

易中海见该说的都说了,便适时宣布:“好了,散会!”

人群像是炸开的蜂窝,嗡嗡议论着开始散去。

何雨柱刚要起身回屋,阎埠贵就快步凑了过来,脸上堆着笑,声音压得极低:

“柱子,你在民政局,见多识广。以后要是有什么内部消息,或者……方便的门路,可得拉你三大爷一把。”

何雨柱脸上挂着惯常的、略显朴实的笑容,点了点头,却没接话。

民政局跟粮本?有鸡毛关系啊!

另一边,何雨水已经跑到何大清和静姝身边,逗弄着小弟弟何雨梁。

小家伙又伸着小手,咿咿呀呀地要哥哥抱。

小胖子锲而不舍的挣脱母亲的怀抱想要找到哥哥,没成功。

何雨柱走过去,顺手轻轻捏了捏弟弟胖乎乎的小脸蛋,对何大清和静姝说:“爸,静姨,我们先回了。”

“嗯,回吧。”何大清点点头。

静姝也温和地笑笑:“雨水,有空带着弟弟去你那边玩,他好像特别喜欢你。”

雨水骄傲的很!浑然忘了经常打弟弟的事实。

何雨柱领着何雨水,转身回了东跨院,关上了院门。

门内,何雨水仰起小脸:“哥,以后没那小本子,真买不着米啦?”

“嗯。”何雨柱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轻松,“别瞎操心,有哥在。”

门外,贾张氏的抱怨声、阎埠贵家隐约的算盘声、刘海忠训斥儿子的吼声,混杂在四合院的秋夜里,交织成一片。

全院大会散了,可一场关于粮食的无声波澜,已在这院子里荡开。

粮本,正式进入了城市里的千家万户,这制度,执行了几十年!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526/435294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