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何大清刚想跑就被按住了 > 第157章 书友定制

第157章 书友定制


十一月第一个周末,天气晴好,带着点干爽的凉意。

何雨柱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深蓝色中山装,等在动物园门口。

没多久,就看见林雪音从电车上下来,穿着一件浅灰色的呢子大衣,围巾是淡淡的粉色,衬得她脸颊格外柔和。

“等很久了吗?”她走过来,微微仰头看他,眼睛里带着笑。

“刚来。”何雨柱也笑了笑,很自然地从她手里接过那个看起来不重的挎包。

“走吧,先去吃饭。”

“去哪儿?”她有些好奇。

“老莫。”何雨柱简单回复,他也没在50年代吃过老莫。

林雪音眼睛微微睁大,显得有些意外,随即抿嘴笑了。

“那里……听说挺贵的。”

“偶尔一两次,尝个新鲜。”

何雨柱语气温暖,带着她往餐厅方向走。

莫斯科餐厅里灯火通明,高阔的穹顶,洁白的桌布,穿着整齐制服的服务生,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同。

何雨柱拉开椅子让林雪音坐下,自己才在她对面落座。

菜单送上来,林雪音看着上面那些俄文和中文对照的菜名,有点拿不定主意。

“红菜汤和罐焖牛肉是招牌。”

何雨柱低声建议,“奶油烤鱼也不错。你看你喜欢哪个?”

最后点了红菜汤,罐焖牛肉,一份奶油蘑菇汤,还有餐后甜点。

等菜的时候,林雪音小声说:“这里和外面像是两个世界。”

“嗯,”何雨柱应道,“吃的就是个新鲜。”

菜肴的味道确实不错,尤其是罐焖牛肉,酥烂入味。

餐厅里回荡着舒缓的苏联音乐,刀叉偶尔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他们的话不算多,何雨柱会说些民国文人的糗事。

林雪音则分享她工作与实习中遇到的一些趣事,声音轻柔。

何雨柱大多时候是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气氛融洽而自然。

吃完甜品,何雨柱付了钱票。

两人走出餐厅,午后的阳光正好。

“接下来去哪儿?”林雪音问,心情很好的样子。

“时间还早,”何雨柱看了看天色,“去故宫走走?秋天天高,我也很久没去了。”

林雪音点头同意。

从西华门进去,沿着宫墙漫步。

高大的红墙,金色的琉璃瓦,脚下是磨损的石板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无声地压迫下来。

他们走到武英殿附近,这一带更为清静。

“这些房子,当年是怎么建起来的?”林雪音看着一片正在修缮的区域,有些感叹。

何雨柱正要说话,目光却被不远处几个蹲在地上的人吸引。

那是几个老师傅和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

他们围着一张摊开的大纸,纸上画着密密麻麻的线条,旁边还散落着一些泛黄的册页。

“样式雷。”他低声对林雪音说。

“什么?”林雪音没听清。

“那边,”何雨柱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那几个老师傅,看的应该是样式雷的图样。”

林雪音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露出好奇又有点敬畏的神情。

“是那个……给皇上家盖房子的雷家?”

“嗯。”何雨柱点点头,没有过多解释自己如何认出。

他只是陪着林雪音站在原地,远远看着那些沉浸在图样世界里的人。

老师傅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时而争论几句,时而又频频点头。

阳光斜照在他们身上,也照在那些承载着百年匠心的纸张上。

“真了不起。”林雪音轻声说,“就那么几根线条,就能变出这么大片宫殿来。”

“手艺活,做到极致就是这样。”

何雨柱说道。

他们没有上前打扰,看了一会儿便悄悄离开了。

走在长长的宫巷里,林雪音还沉浸在刚才的见闻里。

“你怎么知道那是样式雷的?”她终于想起来问。

“以前听一群书友提起过,有点印象。”

何雨柱给了个模糊的解释,自然地转移了话题,“那边是慈宁宫花园,要不要去看看?”

林雪音的注意力被成功引开,笑着点头。

他们在故宫里逛到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给紫禁城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

从神武门出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今天很开心。”林雪音站在车站旁,路灯刚刚亮起,在她眼睛里映出细碎的光点。

“嗯,”何雨柱看着她,“下次带你去别的地方转转。”

电车缓缓进站。何雨柱把挎包递还给她。“路上小心。”

林雪音接过包,轻声说了句“你也是”,然后转身快步上了车。

电车开动,她隔着车窗朝他挥了挥手。

何雨柱站在原地看着电车驶远,直到它汇入长安街的车流。

这才转身,不紧不慢地朝着自己家的方向慢慢走去

在陪了弟弟妹妹和女朋友后,静极思动,他请了假,说要去出个差。

部里没反对,他经常有事是正常的,陈永贵那边没任务很少沟通,灯下黑。

样式雷不是定制,下面的才是。

深秋的渤海湾,夜色如墨。

天津港区,"朝阳号"货轮静静停泊,只有几盏孤灯在码头摇曳。

何雨柱隐在货箱的阴影里,深蓝色工装与夜色融为一体。

两个巡逻员提着马灯走过,低声交谈着。

待他们走远,他才继续移动。

舷梯旁,一个水手正在点烟。

何雨柱悄无声息地登上甲板,隐入成堆的货箱之间。

甲板上的货物用防雨布盖得严实。

他沿着船舷潜行,在拐角处停下。两个船员正在闲聊。

他静静等待,直到他们离开。

船尾的备用货舱很偏僻。

他轻轻推开门,闪身而入,反手将门掩上。

货舱里堆满杂物,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机油的味道。

他找了个靠里的角落,这里能透过门缝观察外面的动静。

汽笛鸣响,船身微微震动。"朝阳号"缓缓驶离码头,调头向东。

何雨柱靠在货箱上,闭目养神。轮机声规律地轰鸣,货轮开始加速。

深夜,舱门被推开。一道手电光扫过货堆。

何雨柱瞬间进入空间。

眼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地,茅草屋静静立在田边。

他站在田间,能清晰看见外界的景象。

两个船员在货舱里巡视,手电光在杂物间扫射。

"这地方能藏什么人?"

"例行检查罢了。"

他们在货舱里转了一圈,确认无误后离开。

何雨柱又等了一会儿,这才回到货舱。

此后数日,他大多时间都待在货舱里。

每天深夜,他会悄悄出来活动,熟悉船上的环境。

货轮在海上航行了二十多天。

这天清晨,货舱外突然喧闹起来。

何雨柱进入空间,看见船员们在甲板上忙碌。

远处,自由女神像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纽约港到了。

他整理好随身物品,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526/433988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