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液氮罐的脉动
电梯门开的提示音还在耳边回荡,陈砚没等灯亮全,已经侧身滑进墙缝。
他贴着水泥壁往回退,脚步压在排水沟边缘,避开监控探头的扫视范围。
头顶的红外线来回切割空气,像刀片刮过皮肤。
陈砚低头看了看胸口——檀木盒还贴着肋骨,隔着衣服能感觉到那块绢布的轮廓。
刚才秦雪塞给他门禁卡时只说了一句:“三分钟,系统会重启一次。”
他没应声,现在时间只剩一分四十七秒。
通风管就在前方两米,锈死的栅栏被他用手术刀撬出一道裂口。
爬进去时,掌心蹭到管道底部的积水,一股刺鼻的酸味顺着指尖窜上来。
陈砚屏住呼吸,单手撑住侧壁往前挪,膝盖顶着冰冷的金属,每动一下都能听见远处液氮罐排气的嘶鸣。
冷雾从出口飘进来,混着白气在眼前翻滚。
他停下,摸了摸后颈,湿透的白大褂黏在皮肤上,冷得发麻。
出口下方是储罐区主通道,三排金属柱似的液氮罐并列排开,每一台都连着监测线,屏幕上的波形缓慢起伏。
其中一台,心跳频率稳定在每分钟一百一十次。
陈砚皱了下眉。胚胎不该有这么强的心律。
红外扫描灯又转了过来,光束贴着地面扫过。
他迅速脱下外衣,拧成一团,趁着下一波冷雾喷出的瞬间,将听诊器铜管甩出去钩住对面通风栅栏。
借力一荡,整个人从管道滑落,落地时翻滚半圈,顺势把湿衣服甩向传感器方向。
布料砸中感应器的刹那,警报音低了一拍。
陈砚没停,直接扑向中间那排编号带“C”的罐体。手指沿着罐身摸过去,停在第七个。标签模糊,但刻痕清晰:C—0719。
他的生日。
罐盖边缘结着霜,他摘掉手套,用手掌贴上去加热。
温度差让金属微微震颤,密封圈松动的一瞬,白雾炸开,扑了他一脸。
陈砚伸手拨开雾气,看清里面悬浮的东西。
一个发育中的胚胎,蜷缩在透明培养液里,脐带缠绕着一片金属残片。
那形状他认得——窄刃、微弧、尾端带凹槽,是他父亲当年常用的手术刀尖,家族纹路就刻在侧面。
陈砚喉咙发紧。
他从怀里取出随身的刀柄,轻轻刮下残片上附着的一点组织,装进密封袋。刚收好,眼角余光扫见罐底还有一行小字:母系基因缺失,线粒体替代完成。
陈砚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转身朝操作室摸去。
门没锁死,电子锁面板闪着红光,倒计时还剩五十二秒。
他插入门禁卡,咔哒一声,锁芯弹开。
屋内只有应急灯亮着,墙上一排显示器黑着,中央终端却还运行着。
他坐进椅子,接入离线端口,调出最近未上传的日志文件夹。
屏幕亮起,自动播放DNA比对报告。
第一份标题就是“样本C—0719 vs 本体参照”,匹配度:99.99%。
第二份,C—0823,匹配度:99.99%。
第三份,C—0901……
二十份,全部标注“原始模板:陈砚”。最后一行备注跳出来:
剩余0.01%差异源于母系线粒体缺失,所有样本均采用人工合成线粒体替代。
他盯着那句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刀柄。
原来不是偶然。
不是实验失败后的补救。
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剔除母亲的遗传痕迹,只保留父亲的技术传承和他本人的基因结构,造出一批“纯粹”的继承者。
门外传来轻微震动。
陈砚抬头,天花板的红外阵列突然全部亮起,红光扫过房间角落。
警报声响起,低频震动从地板传上来,像是某种自毁程序启动前的预热。
屏幕上跳出倒计时:本地数据清除倒计时 00:01:30
他没动。
视线仍停在最后一份报告上。那个数字反复跳动:99.99%。
差的那0.01%,是什么?
是情感?记忆?还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丝不可复制的东西?
陈砚抬起手,把门禁卡重新插进读取口,手动锁定系统刷新权限。
屏幕闪了一下,弹出警告框:强制锁定将触发三级响应协议,安保单位将在三分钟内抵达现场。
他按下了确认。
然后从口袋里掏出那枚烧毁的芯片壳,放在键盘旁边。
门禁卡插在读取口,但数据线断了一根,传输慢得几乎测不出来。这能拖住警报三十秒,也许更久。
够了。
他把烧过的芯片残渣抹在指尖,轻轻蹭过生物识别区。血混着碳粉糊住感应点,系统迟疑了一下,才继续加载。
画面跳转。
他打开终端的底层目录,找到一个隐藏文件夹,命名为“夜莺终案”。
输入密码界面弹出来。
光标闪烁。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敲击字符。
第一个字母落下时,操作室的灯忽然全灭。
只有屏幕还亮着,映出他半张脸。
陈砚缓缓松开刀柄,手指滑回键盘,把剩下的密码输完。
光标跳到下一行,文件夹打开,里面只有一条记录:全息日志_行为复刻_V1.7。
他点了进去。
画面立刻跳出一段三维影像——正是他自己,穿着白大褂,蹲在急诊科走廊啃包子。时间显示是两个月前的某天早上七点十五分。镜头拉近,连他右手捏包子的力度、咬第一口的角度都一模一样。
再翻下一条,一个月前的某天,晚上九点半,手术室模拟场景。他正在做肝破裂缝合,刀尖划过组织的速度、手腕转动的弧度,甚至呼吸频率都被精确还原。
系统标注:“动作匹配度98.6%,神经信号同步率87.3%。”
他盯着画面,眼神没动。
又往下翻。第三条记录标题写着:“异常行为标记——样本规避监控节点。”
时间是昨天,他通风管脱身那段。系统不仅拍到了他的路线,还用红线标出他故意制造噪音引开追兵的路径,并附注:“具备自主反侦察能力,建议启动B计划。”
B计划?
他正要继续看,旁边弹出一段音频文件,没有命名,只有编号:LOG—044。
陈砚盯着屏幕,眼皮都没眨。
他知道这不是模拟。这是复刻。
一条新记录弹出,文字冷得像冰:
样本陈砚出现意识抵抗(表现为规避监控节点、主动切断数据上传),建议启动B计划:意识同步覆盖。
下面跟着一段音频文件,自动播放。
“B计划即‘夜枭重生’第二阶段。”声音低沉,带着年长者的沙哑,“利用镜像神经网络,逐步替换宿主原生思维。当复制体完成90%以上行为匹配,宿主将产生‘我即是他人’的认知混淆。”
陈砚手指一顿。
这声音他没听过,但语气里的偏执很熟。像是那些在战区搞心理实验的军医,喜欢用平稳语调讲最疯的事。
“认知混淆”不是术语。是陷阱。
他经历过类似的手段——敌方抓了特种兵,用一段段伪造的记忆视频反复播放,让他开始怀疑自己执行任务时的每一个决定。
有人最后举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说“我不该活着回来”。
而现在,这套系统盯上了他。
而且已经运行很久了。
陈砚抬手摸了摸耳朵,还是夜枭时,那里曾被植入过监听器。现在空了,但总有种错觉,好像还有东西在里面爬。
他退出日志,手指移到拷贝选项。
传输进度条开始爬升,速度极慢。他故意让门禁卡保持连接状态,却不让数据满载,避免信号波动引来追踪。
屏幕上维持着“校验中,请勿中断”的假提示,后台却在偷偷导出全部文件。
做完这些,他删掉访问记录,留下一行伪造日志:管理员登录失败,IP异常。
可以了。
他拔出卡,刚要收起,余光扫过操作台旁的金属壁。
那上面映出他的脸。
他右眼的瞳孔,在昏暗光线下泛出一丝银灰色。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225/111110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