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军帐论剑
寒风裹挟着细雪拍打在旅部窑洞的牛皮帘上,赵刚摘下冻得发僵的手套,指尖还残留着地图折痕的印记。
旅长正就着油灯擦拭配枪,听见脚步声头也不抬:“赵政委,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李云龙又捅什么娄子了?”
“旅长,这回不是捅娄子,是送捷报来了。”赵刚抖落军大衣上的雪粒,从怀中掏出标注着平安县城的作战地图,“独立团想打平安城。”
配枪零件碰撞的声音戛然而止。旅长推了推圆框眼镜,目光扫过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圈,突然笑出声:“好你个李云龙!八个营的家底就让他飘了?平安县城驻着一个联队,外加宪兵和伪军,城墙厚得能跑马,他拿什么啃?”
“拿一万两千兄弟的命,和半年攒下的家底。”赵刚语气沉稳,手指点在地图上的兵力部署。
“山炮两门,轻重机枪一百二十挺,弹药储备足够支撑七日攻坚战。更重要的是,战士们憋着大扫荡的一口气,就等着报仇。”
旅长摩挲着下巴,镜片后的目光透着考量:“算盘打得精,但平安城是交通枢纽,鬼子必然倾巢来援。李云龙拿什么挡住援军?拿张大彪的嗓门喊退鬼子?”
“所以需要旅部支援。”赵刚展开第二张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晋西北的兵力分布,“独立团主攻,请求兄弟部队在汾阳、太原方向设伏,迟滞日军增援。只要拖住三天,平安城必破。”
窑洞里陷入沉默,只有油灯芯爆裂的噼啪声。旅长突然抓起搪瓷缸灌了口凉茶:“赵政委,你说实话,李云龙是不是又想先斩后奏?”
“这次是我劝他先来请示。”赵刚直视旅长的眼睛,“李云龙性子急,但他心里清楚,这不是一个团能吞下的仗。”
旅长盯着他看了许久,突然把茶缸重重砸在桌上:“你小子,比李云龙那浑球会磨人!行,我同意你们打,但师部那边,你亲自去一趟。总指挥和师长的脾气你知道,没个说法,他们可不会轻易松口。”
离开旅部时,赵刚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他策马狂奔三十里,在暮色四合时赶到师部。窑洞内,总指挥、师长和师政委围坐在炭火旁,作战地图铺满整张木桌。
“赵政委来得正好。”师长指了指空位,“旅部刚来电报,说你们想啃平安城这块硬骨头?”
赵刚摘下帽子,郑重敬礼:“报告首长,独立团请求主攻平安县城!”他展开地图,手指沿着城墙轮廓滑动。
“大扫荡后,我军急需一场大胜鼓舞士气。拿下平安城,既能摧毁日军后勤枢纽,又能震慑周边据点。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位首长。
“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我党需要一场实打实的胜利,证明八路军的战斗力。不能让重庆方面小瞧了我们!”
总指挥往火盆里添了根木柴,火星腾起照亮他紧皱的眉头:“说得漂亮,但你拿什么保证能赢?平安城易守难攻,鬼子援军朝发夕至。”
“靠战术,更靠决心!”赵刚的声音坚定有力,“独立团已派出二十名侦察兵潜入县城,三天内摸清所有布防。攻城时采用‘土工作业’推进,用炸药包轰开城门。只要兄弟部队能在汾阳、太原方向挡住援军,我们就能瓮中捉鳖!”
师政委敲了敲地图上的增援路线:“你说的‘挡住’,具体要挡多久?”
“至少三天。”赵刚挺直腰板,“独立团全员立下军令状,拿不下平安城,李云龙和我承担全部责任!”
窑洞里的气氛骤然紧张。总指挥突然抓起桌上的搪瓷缸,重重砸在地图边缘:“赵政委,你知道这话的分量?大扫荡刚过,部队伤筋动骨,经不起败!要是打输了,不仅平安城拿不下,还得赔上一万多精锐!”
“总指挥,我比谁都清楚代价!”赵刚目光如炬,“战士们在等这一天,牺牲的兄弟在等这一天!独立团从上到下,没有一个孬种!请首长给我们一个机会!”
师长和师政委对视一眼,同时望向总指挥。老人沉默良久,弯腰捡起搪瓷缸,重新倒了碗热水:“说说具体的作战计划,特别是阻援部署。”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窑洞内充满激烈的讨论声。赵刚摊开详细的作战方案,从突击队编组到炸药分配,从联络暗号到伤员转运,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当说到阻援部队的配置时,总指挥突然打断:“汾阳方向必须派主力,我让七七二团去。但太原那边,得你们独立团自己想办法。”
“是!”赵刚心中一喜,“独立团三营擅长山地作战,我亲自带他们死守摩天岭!”
讨论至深夜,炭火渐渐微弱。总指挥摘下老花镜擦拭,声音低沉:“赵政委,我把丑话说在前头。”
他突然抓起军帽摔在桌上,震得油灯剧烈摇晃,“要是拿不下平安城,老子第一个撤你的职!连带李云龙,一起去喂马!”
“是!保证完成任务!”赵刚立正敬礼,声音响彻窑洞。
离开师部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赵刚翻身上马,寒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心中的炽热。
这场战役,不仅是为独立团雪耻,更是为整个晋西北撕开一道突破口。他握紧缰绳,策马奔向赵家峪——是时候,让李云龙和一万两千兄弟,亮出真正的獠牙了。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109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