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50章 授衔风波续

第50章 授衔风波续


过了几天李云龙盯着授衔名单上密密麻麻的中将名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刚领到的少将领章,金属冰凉的触感还是让他心里发堵。虽然之前在饭桌上说释怀了。但是实际情况下来后,三人还是愤愤不平。

同寝室的丁伟把礼服腰带狠狠摔在桌上,金丝眼镜滑到鼻尖:“看见没?三野那个跟我同期当团长的,这次都挂两颗星了!老子在东北打了多少硬仗,凭啥就一颗星?”

两人正憋着气,孔捷推门进来,军帽歪戴在头上:“别叨叨了,赶紧换军装出操!院长说了,今天要检查军容风纪。”

“不穿!”李云龙把将服往床上一扔,“这破衣服穿着憋气!”丁伟跟着附和:“就是,爱谁穿谁穿去!”

清晨的操场冷风刺骨,出操的队伍里唯独缺了李云龙三人。院长拄着拐杖,在队列前缓缓踱步,义眼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当发现那三个熟悉的空位时,他猛地停下脚步:“李云龙!丁伟!孔捷!给我滚出来!”

三人磨磨蹭蹭地跑到队列前,都穿着旧军装。刘伯承的拐杖重重顿在地上:“你们三人好大的胆子!敢抗命不遵?不穿新式军装出操,成何体统!”

李云龙梗着脖子:“院长,我们觉得这军衔授得不合理,好多不如我们的都授了中将,我们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才给个少将。”

“放肆!”刘伯承的声音陡然拔高,“军衔是根据资历、战功、职务各项标准综合评定的,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你们以为自己功劳大,就该授更高的军衔?”

他的目光扫过三人,带着痛心与严厉,“那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们,他们又该授什么衔?”

三人瞬间沉默。刘伯承放缓语气,却更具分量:“你们知道赵刚同志吧?从抗战后勤干到现在,论资历、论贡献,授两颗星都绰绰有余。

可他怎么说?‘将军是要带兵打仗的,我搞后勤的不当将军’。人家主动让衔,连军衔都不要,你们呢?”

丁伟张了张嘴,低声道:“院长,我们也不是不知足,就是觉得心里憋屈。”

“憋屈?你们有什么可憋屈的!”刘伯承指着远处的烈士纪念碑。

“想想那些在长津湖冻成冰雕的战士,在淮海战场用身体堵枪眼的兄弟,你们能活到现在,就已经是万幸了!国家给你们授军衔,是对你们过去功劳的肯定,你们该感到自豪,不是在这里闹情绪!”

孔捷率先低下头:“院长,我们错了。”

“错了?错在哪里?”刘伯承的拐杖点了点地面,“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管军衔高低,都要尽职尽责!你们要是连这点都不懂,还配当军人吗?”

三人立正站好,齐声喊道:“我们一定改正错误,服从命令!”

刘伯承盯着他们看了许久,才缓缓道:“回去把《军人纪律条令》抄十遍!下午出操,必须穿着新式军装,明白吗?”

“明白!”

回到宿舍,三人默默换上笔挺的将官礼服。李云龙对着镜子调整领章,突然想起赵刚在延安窑洞说过的话:“老李,只要战士们能打胜仗,咱们在后方吃多少苦都值。”

他摸了摸胸前的少将领章,心里的郁结渐渐散开——比起那些永远留在战场上的兄弟,能戴着这颗星继续为国家效力,已是最大的幸运。

丁伟对着镜子系好领带,自嘲地笑了笑:“看来咱这小脾气,还得跟老赵多学学。”孔捷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走,抄条令去!等抄完了,咱哥几个穿着新军装,去给学院的新兵讲讲啥叫‘服从命令’!”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三人的肩章上,一星、一星、一星,在地板上投下整齐的光影。这场关于军衔的风波,最终化作了对军人使命的重新认知——比起肩章上的星星,那颗为国家和人民跳动的心,才是军人最珍贵的“勋章”。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10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