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51章 改变结局

第51章 改变结局


授衔仪式的红绸尚未收卷,京都的深秋已带着肃杀之气。

伟人在菊香书屋铺开新龙国的行政蓝图时,手指划过后勤系统的架构图:“赵刚这人,管粮草比管枪杆子还精,让他军转政吧。”

三日后,一纸调令将赵刚召入中枢,当户部副尚书的任命摆到面前时,他盯着“户部”二字沉吟片刻——这古称对应着未来的财政命脉,比在战场上押运粮草更需如履薄冰。

南京军事学院的梧桐叶落了满地,赵刚拎着两瓶汾酒推开李云龙宿舍门时,三人正围着地图研究西北防务。

“老李,丁秃子,孔二愣子,”他把酒瓶重重搁在桌上,“老子改行管钱袋子了,来喝杯辞行酒。”李云龙撕开烧鸡的手顿住:“副尚书?比老子这少将官还大?”丁伟挑眉倒酒:“老赵你这是弃武从文啊,可别把算盘珠子拨拉到我们军费上。”

李云龙夹着烧鸡扯着嗓门笑道:“老赵,你这从扛枪杆子改拨算盘珠子,步子跨得比独立团冲锋还猛!”

丁伟晃着酒杯附和:“往后户部批军费,可得给老兄弟们多拨两箱好酒!”

赵刚笑着给三人斟满酒,目光扫过杯盏间腾起的热气:“说起改行当文官,倒让我想起前朝旧事——有些时候啊,将军把印绶交出去,反而能护住更大的疆土。”他顿了顿,用筷子敲了敲瓷碗,“就像棋盘上的子,该撤的时候撤一步,才能盘活整局。”

这话落得突然,铜锅里的沸水咕嘟声都似小了几分。李云龙啃骨头的动作僵在半空,丁伟转动酒杯的手指微顿,孔捷低头抿酒的喉结却猛地滚动了一下。

“老赵,你这话……”李云龙眯起眼睛。

赵刚没接话,只是仰头饮尽杯中酒:“咱们这些人,从晋西北打到朝鲜……”

他望向窗外暮色,声音压得更低,“听说东北荒原上还有匪患,西北戈壁要搞新工程,这些地方,怕是比司令部更需要咱们的‘老粗’。”

酒馆里安静得能听见木梁的吱呀声。丁伟推了推眼镜,突然轻笑出声:该挪窝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云龙和孔捷,“不过话说回来,守着一群搞学问的‘宝贝疙瘩’,没准比打蓝军和抗美援朝还头疼。”

孔捷把酒杯重重一放,震得碟子上的花生米跳起来:“老子去东北!当年打关东军没打够,正好去林海雪原练练筋骨!”

他看向李云龙,“老李,你和丁伟脑子灵光,戈壁滩那摊子就归你们了?”

李云龙抹了把嘴,抓起酒壶猛灌一口:“去就去!不就是守着科学家喝沙子?老子当年在野狼峪啃过树皮,还怕这点苦头?”

他瞪了眼赵刚,“不过老赵,等事儿办妥了,你这户部侍郎得摆十桌流水席!”

赵刚笑着应下,心里却泛起暖意。这三个看似大大咧咧的老战友,哪会听不出弦外之音?不必多言。

半月后,孔捷率部开赴黑龙江,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原上筑起钢铁防线;李云龙和丁伟则带着精锐队伍奔赴西北,一个负责护送归国专家,一个坐镇戈壁深处的秘密基地。

而赵刚在户部的办公室里,对着堆积如山的账本点燃了第一支烟——曾经在战场上押运粮草的手,如今要为整个国家精打细算。

那夜在酒馆里,未说破的话,比千言万语都更沉重。他们是经历过生死的兄弟,也是懂得在时代浪潮中进退的军人。

(原独立团警卫员魏和尚∶授开国中校军衔,本来原定是少校,因为救了师长和师政委还有副总指挥,在几人的建议下,破格提拔。)

(邢副团长听话,有原则,资格老,少将军衔)

(张大彪,师参谋,上校军衔。段鹏原先定位中校,因为犯过错误,少校军衔)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106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