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龙国,能兴旺啊!
南疆营地食堂的蒸汽氤氲中,梁三喜的母亲颤巍巍地扶着桌沿站起身。老人头上的蓝布头巾洗得发白,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方才重逢时的泪水。
她布满老茧的手突然握住吴爽的腕子,这一握让席间骤然安静——这位养尊处优的贵妇人,腕上还戴着出国访问时获赠的珍珠手链,此刻却被一双粗糙的手紧紧攥着。
“大妹子,”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望向吴爽身后挂着勋章的赵蒙生,又转向独臂却依旧挺拔的赵继征,最后定格在啃着鸡腿的小北京身上。
“你们都是做大官的人,却舍得把自己是心头肉往战场上送。”她的声音带着沂蒙山特有的颤音,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击在众人心上。
“我活了大半辈子,总听人说‘达官显贵惜性命’,可今儿个我算是见着真章了。”
吴爽张了张嘴,喉间却发不出声音。她想起自己曾为调走儿子而拉下老脸求情,此刻面对这位衣着朴素的母亲,精致妆容下的脸涨得通红。
梁母松开她的手,转而握住雷军长布满老茧的手:“雷神爷,我在在三喜口中听过您的名字,您儿子在战场上也是好样的!”小北京立刻挺直腰板,把胸脯拍得震天响:“奶奶!我还缴获了越军的望远镜!”
赵刚放下搪瓷缸,目光落在梁母补丁摞补丁的袖口上。这位掌管国家财权的部长突然发现,眼前妇人眼角的沟壑比南疆的红土地还要深邃。
他想起档案里的记录——梁家长子1943年在反扫荡中引开日军,与敌人同归于尽;次子1951年在长津湖战役中冻亡在阵地上,如今幺儿梁三喜又带着一身伤从南疆归来。
“谁家的孩子不是爹妈养的!”赵刚站起身,军大衣扫过身后的凳子。他走到梁母面前,鞠了一躬,“没有谁比谁高贵!大妹子,您才是真正的英雄母亲!”
这话让满座皆惊,几个年轻战士偷偷抹起了眼泪。靳开来的女儿奶声奶气地问:“爸爸,英雄是不是比糖果还甜?”惹得杨改花又哭又笑。
梁母慌忙摆手,头巾滑落露出灰白的发根:“可别折煞我了!俺就是个庄稼人,只晓得国在家就在。”
她摸出怀里皱巴巴的手帕,擦了擦眼角,“三喜他爹走得早,三个娃都是咬着红薯干长大的。老大走的时候,我抱着他的血衣在村口坐了三天三夜......”
老人的声音哽咽,“可俺不后悔!要是孩子们贪生怕死,谁来守咱们的地、护咱们的家?”
雷军长的喉结剧烈滚动,他想起自己把儿子送到前线时,老伴哭晕在门槛上的模样。
此刻看着梁母,这位铁打的汉子眼眶泛红:“老嫂子,您这话该让全天下人听听!当年我把小子踹进军营,他娘三个月没跟我说话。现在想来,要是连咱们当官的都护犊子,谁还信这个国家?”
赵蒙生突然站起身,军装下的绷带还渗着血。他望着母亲,声音坚定:“妈,我终于懂了,军人的责任不是躲在后方,而是和兄弟们并肩作战。”
吴爽望着儿子晒得黝黑的脸,想起他小时候跌一跤都要哭着找妈妈,如今却能在枪林弹雨中舍命救人。泪水再次模糊了她的视线,这次不是愧疚,而是骄傲。
赵继征晃了晃空荡荡的袖管,笑着打圆场:“都别光说这些煽情的!梁大娘,您尝尝这红烧肉,比俺们炊事班做的香多了!”
他的话打破了凝重的气氛,小北京趁机举起盛满米酒的碗:“奶奶,我敬您!等我长大了,还要当像您儿子一样的英雄!”
梁三喜蹲在母亲身边,轻轻为她捶腿。老人摸着儿子脸上的伤疤,突然笑了:“三儿,你看这一屋子人,有军长、有部长,还有咱们庄稼汉,凑在一块儿就像一家人。有这样的人守着,咱龙国能不兴旺?”
她的话让所有人举杯,搪瓷缸碰撞的清脆声响彻食堂。
夜色渐深,梁母从包袱里掏出几双千层底布鞋,粗糙的针脚里塞满棉絮:“这是给三喜和战士们做的,脚暖了,心也就踏实了。”
赵刚接过布鞋,指尖触到密密麻麻的针脚,仿佛摸到了千万个像梁母这样的母亲,在油灯下纳鞋盼儿归的身影。
散席时,梁母执意要帮炊事班洗碗。吴爽见状也卷起袖子,珍珠手链在肥皂水里泛着微光。
两个身份悬殊的女人,此刻蹲在水池边有说有笑。远处的白杨林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夜晚最动人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没有达官显贵与布衣百姓,只有为了同一个信仰,将骨肉亲情化作家国大义的龙国人。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10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