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求教恩师
青岩镇的夜晚格外寂静,唯有镇政府办公室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孤单。
赵立春坐在斑驳的木桌前,面前摊开的账本上,“余额:2000元”几个字刺得他眼睛生疼。
老会计老王头临走时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赵镇长,这点钱,连买袋水泥都不够啊......”
窗外,山风呼啸而过,吹得窗棂吱呀作响。赵立春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们的需求:西坡的李婶需要送生病的孙子去镇上看病,却因山路崎岖耽误了治疗。
后山的茶农背着茶叶步行三个小时才能到集市,新鲜的茶叶常常错过了最佳售卖期......“想要富,先修路”这句话,此刻重如千钧。
辗转反侧一夜后,赵立春做出了决定——回汉东大学找导师周明远。周明远是汉东省赫赫有名的桥梁道路设计师,其设计的多座桥梁不仅美观实用,更以低成本、高效率著称。
赵立春还记得,在大学课堂上,周明远常说:“真正的设计,不是用最贵的材料,而是用最巧的办法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第二天清晨,赵立春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揣上自己绘制的青岩镇地形图,踏上了回校的路。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他站在了汉东大学熟悉的校门口。
此时正值课间,学弟学妹们嬉笑打闹着从他身边走过,而他满脑子都是青岩镇泥泞的山路和村民们期盼的眼神。
在实验室里,赵立春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周明远。导师两鬓的白发似乎比以前更多了,但眼神依旧犀利。
“立春,听说你去青岩镇当镇长了?”周明远推了推眼镜,“那里的情况可不乐观啊。”
赵立春没有寒暄,直接从包里掏出地形图,铺在实验台上:“老师,我想修路,但镇里只有2000块钱。
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他的声音有些哽咽,“那里的老百姓真的等不起了。”
周明远俯身仔细看着图纸,眉头越皱越紧。青岩镇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想要修一条像样的路,常规方案所需的资金至少要几十万。
“立春,你知道这有多难吗?”周明远叹了口气,“但我教了你四年,知道你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师徒二人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研究。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废纸篓里堆满了画满红叉的设计图。
他们翻阅了大量国内外低成本道路建设的案例,研究当地的地质条件,甚至跑到学校的图书馆,查找民国时期山区修路的老档案。
“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的石材!”一天深夜,赵立春突然兴奋地喊道。
他指着地形图上的采石场,“镇西就有个废弃的采石场,里面的石料还能用。我们用石头铺路,不仅成本低,而且坚固耐用!”
周明远眼前一亮,但随即又摇了摇头:“想法是好,但石头铺路需要大量人工,而且技术要求也不低。”
他拿起一支红笔,在图纸上圈出几个关键路段,“尤其是这几个陡坡和弯道,处理不好,路修好了也危险。”
师徒二人又陷入了沉思。这时,周明远突然想起了什么,从书架上翻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我年轻时参与过一个山区道路改造项目,当时采用了‘之字形’设计,不仅降低了坡度,还减少了工程量。”
他在图纸上快速勾勒出设计图,“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思路,再结合当地的地形进行优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
为了节省资金,他们设计了可拆卸的简易模具,方便村民自己制作路砖;为了提高效率,他们规划了分段施工方案,让各个村子同时开工;为了确保安全,他们在危险路段设计了石栏杆和排水沟。
一个月后,当赵立春带着厚厚的设计方案回到青岩镇时,村民们围了上来。
老周大爷看不懂图纸,但当他听到“用咱们自己的石头修路”“每家出点力就能修通”时,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赵镇长,只要能修路,俺们全家都上!”
赵立春站在镇政府门前的空地上,向村民们讲解修路方案。
他特意带来了用泡沫和木棍制作的简易模型,指着模型上蜿蜒的道路:“这条路就像一条丝带,会把我们青岩镇和外面的世界连起来。虽然过程会很辛苦,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成功!”
看着村民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赵立春知道,这条路不仅是用石头和泥土铺成的,更是用智慧、汗水和信念筑成的。而他与导师周明远的这次合作,也将成为青岩镇改变命运的起点。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条承载着无数期盼的道路,将一步一步从图纸走向现实,带领青岩镇的百姓走向富裕与希望。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10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