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120章 预防天灾

第120章 预防天灾


龙历2008年初春,京都的玉兰含苞待放。赵家四合院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跳跃,却惊不散赵刚眉间的阴云。

深夜,老人猛地从梦中惊醒,冷汗浸透了单薄的睡衣——梦里,山崩地裂的轰鸣声与无数百姓的哭喊声交织,汶川大地被撕裂成深渊,这个他穿越前刻骨铭心的悲剧,正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川省......汶川......”赵刚颤抖着摸黑点亮台灯,浑浊的眼睛盯着墙上的龙国地图。身体早已不如往昔硬朗,但此刻他的思维却异常清晰。

穿越数十年余载,他凭借记忆规避过许多风险,可地震这种天灾,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精准预测,唯一的办法,竟只剩那近乎荒诞的“托梦”之策。

窗外的月光清冷如霜,赵刚披上外套坐在书桌前,枯瘦的手指反复摩挲着泛黄的《论持久战》。

书中夹着的老照片里,年轻时的自己与抗日时期的老师长并肩而立,那时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一场天灾将让无数生命消逝。而现任龙国书记,正是老师长的女婿。

“只能赌这一把了。”老人长叹一声,将照片小心翼翼放回原处。天还未亮,他便执意让儿子赵振邦备车。

赵振邦看着父亲苍白的脸色,担忧道:“爸,您昨晚又没休息好?有什么事不能等天亮再说?”

“等不得。”赵刚拄着拐杖,步伐坚定地迈向门外,“事关重大,现在就去见书记。”

清晨的阳光斜照进书记家的会客厅,龙国书记望着眼前神色凝重的赵刚,亲自为老人沏了杯热茶:“赵老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急事?”

赵刚捧着茶杯,杯中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最近夜里,我总是梦到老首长们......”他顿了顿,声音微微发颤,还有我当年的老师长,他们在梦里说,川省将有大灾难降临。”

书记握着茶杯的手微微收紧,目光中闪过一丝惊讶。

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从不相信托梦之说,但眼前这位老人,是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革命前辈,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绝不可能无故危言耸听。

“赵老,川省近期的地质监测数据并无异常。”书记斟酌着措辞,“不过您放心,我立刻让相关部门加强监测。”

“光监测不够。”赵刚放下茶杯,浑浊的眼睛突然迸发出锐利的光芒,“要让川省各地做好防灾准备,尤其是学校、医院这些人员密集场所,必须开展防灾演练,储备应急物资。”

他想起穿越前新闻里那些被废墟掩埋的校舍,心脏一阵抽痛,“这是老首长们托梦给我的警示,宁可信其有啊!”

书记沉默良久,最终点了点头。赵刚在党内的威望极高,其革命资历甚至能追溯到红军时期,即便对“托梦”一事心存疑虑,他也不敢忽视老人的警示。

当即,他拨通了川省省委书记的电话:“立刻启动地质灾害二级预警,组织全省范围内的防灾排查,重点检查学校、乡镇的建筑安全......原因稍后再解释,务必落实!”

电话那头,川省省委书记虽一头雾水,但听出了上级语气中的严肃,不敢怠慢:“请您放心,我马上部署!”

赵刚见事情有了着落,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临走时,他紧紧握住书记的手:“我这把老骨头,别的本事没有,就是相信老首长们的指引。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回到四合院,赵刚靠在藤椅上,望着天空中盘旋的鸽子,久久未语。他知道,自己所能做的,不过是将伤亡风险降到最低。

接下来的日子里,川省各地陆续开展防灾演练: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避震疏散训练,乡镇储备帐篷、药品等应急物资,地质部门对山区进行地毯式排查......

而在京都,赵刚每天都让家人读报,密切关注川省的动态。每当听到“演练成效显著”“群众防灾意识提升”等消息,他才稍稍安心。

但老人心中清楚,真正的考验还未到来,他只能默默祈祷,祈祷自己的“托梦”能让更多人逃过这场劫难。

春去夏来,京都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吉祥物“福娃”亮相,全国沉浸在迎接盛会的喜悦中。

而在这欢庆的氛围下,没有人知道,一位九十多岁的穿越者,正以近乎执拗的方式,试图改写历史的轨迹。

深夜,赵刚再次梦到了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但这次,他仿佛看到废墟中多了许多生的希望。

老人在梦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角的泪水滴落在枕头上——哪怕只能多挽救一条生命,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09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