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131章 厅长施压?

第131章 厅长施压?


暴雨拍打着京州市政府大楼的玻璃幕墙,赵立春刚迈进办公室,桌上的红色专线电话便刺耳地响起。

瞥了眼来电显示的“省公安厅”字样,他摘下被雨水打湿的领带,慢条斯理地接通:“吴厅长,不知有何指教?”

电话那头传来低沉的轻笑,混着打火机点火的“咔嗒”声:“立春啊,听说今天京州干部大会很热闹?”

吴德高的声音裹着烟味飘来,“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做事总要留几分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在汉东混,这道理你该懂。”

赵立春捏着领带的手顿了顿,目光扫过墙上“为人民服务”的鎏金大字:“吴厅长,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该做的事。光明区三万群众等了这么多年,这份‘余地’,恕我给不起。”

他突然轻笑出声,语气似有若无地带了几分刺,“倒是您这么着急打电话,莫不是和王正年有什么特别的交情?”

听筒里传来短暂的沉默,紧接着是烟灰弹落的簌簌声。“赵立春,”

吴德高的声音冷了下来,“别以为傍上李建群这棵老树就能为所欲为。汉东的水有多深,你恐怕还不知道。”

“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赵立春扯开领口的纽扣,暴雨的轰鸣与他的声音同时炸开,“吴厅长若没别的事,我还要处理光明区的安置方案。”

“乳臭未干的东西!”吴德高的怒吼被骤然挂断的忙音截断。

赵立春将手机丢在桌上,望着窗外扭曲的雨幕,冷笑一声——这位靠岳父上位的厅长显然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赵振邦是中央党校主任,更不知道家中老爷子赵刚是经历过战火、与龙国书记都能坐下喝茶的老革命。

一个退休省长的女婿,在赵家面前,实在算不得什么分量。

“市长,省纪委的同志送来了王正年案的补充材料。”秘书敲门的声音打断思绪。

接过厚厚的卷宗,赵立春随意翻了翻,瞳孔骤然收缩——某页银行流水单上,一串汇款数字旁赫然标注着“吴德高亲属账户”。

“安排一下我要去见周部长。”赵立春将文件锁进保险柜,指尖无意识划过抽屉里父亲寄来的信笺。

信纸上赵振邦的字迹苍劲有力:“汉东水浑,若遇阻,可亮明身份,不必藏拙。”

他想起每次回京都,家中客厅里往来的都是部委大佬,老爷子藤椅旁的茶几上,常放着龙国书记亲自批送的内参——吴德高还在拿他当普通外放干部敲打,却不知赵家的根基,远非他能想象。

暴雨如注,京州市政府大楼的雨帘中,赵立春推开黑色轿车的车门。

雨水顺着伞骨飞溅,他望着省委家属院六号楼的灯光,将装有王正年贪腐证据的牛皮纸袋又紧了紧——半小时前,省纪委送来的补充材料里,吴德高亲属的账户流水如同一把利刃,直指汉东腐败网络的核心。

周明远开门时,手里还握着批改到一半的文件。看着浑身带雨的赵立春,他连忙将人迎进屋内:“这么大雨还跑来,电话里说不行?”

“有些事,必须当面请教老师。”赵立春甩了甩伞上的水珠,目光落在茶几上翻开的《资治通鉴》,书页间夹着的纸条上写着“吴德高”三个字,墨迹被茶水晕染,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风暴。

周明远递来热毛巾,指了指沙发上的报纸:“今天的头条,吴德高在全省公安系统会议上大谈‘廉政建设’。”

泛黄的报纸上,吴德高穿着笔挺警服,笑容满面地与下属握手,标题“铁腕治警保平安”刺得人眼睛生疼。

赵立春将材料推过去,金属钢笔在桌上划出冷冽的声响:“王正年的账本里,有七笔大额资金流向吴德高的妻弟。开发区土地倒卖案,他才是幕后推手。”

他想起下午吴德高在电话里的威胁,喉间泛起冷笑,“今天打电话来摆前辈架子,还不知道我背后站着谁。”

周明远戴上老花镜,逐页翻看材料,手指在某页停顿:“这个银行账户......”他起身从书柜深处取出个铁皮盒。

里面躺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是吴德高岳父与某位落马官员的合影,“当年他们在邻省就有勾结,现在吴德高在汉东作威作福,全靠这层关系撑着。

周明远望着眼前这个曾经在青岩镇扛水泥袋的年轻人,赵立春看着眼前的恩师,二人得让他吴高德知道“汉东的天,姓公不姓私!”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09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