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当市长,市长就是一把手
晨光穿透市委常委会议室的百叶窗,在会议桌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八点整,赵立春准时推开雕花木门,黑色皮鞋踏过波斯地毯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二十余个座位上,平日里谈笑风生的常委们此刻正襟危坐,面前摊开的文件几乎遮住了半张脸。
“李书记身体不适,委托我主持会议。”赵立春将文件夹轻轻放在主位,目光扫过空缺的李建群席位。
这句话像颗石子投入深潭,城建局张局长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长长的墨痕,而吴德高安插在财政局的亲信则悄悄咽了咽口水——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是简单的代为主持,更是李建群彻底放权的信号。
空气仿佛凝固了三秒,赵立春突然开口:“昨夜光明区发生的事,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他抽出几张照片甩在桌上,画面里宏远集团的财务账本被贴上封条,光头青年戴着手铐被押上警车,“五家企业涉嫌套取政府补贴、暴力抗法,已被依法查封。”
发改委主任推了推眼镜,试图打破僵局:“赵市长,如此大规模查封企业,是否会影响......”
“影响什么?影响官商勾结的‘潜规则’?”赵立春打断他的话,指尖重重叩击桌面,“三亿元扶贫款不翼而飞,上千户拆迁户无家可归,这些影响,你们考虑过吗?”
他的目光扫过角落里低头记录的陈为民——这位新晋副市长兼光明区区委书记,此刻正挺直脊背,笔尖在本子上飞速滑动。
会议室陷入死寂。窗外突然传来车辆疾驰的声响,那是纪委押送宏远集团财务总监去审计局的车队。
赵立春从文件袋掏出叠得整整齐齐的举报信,信纸边缘被汗渍浸得发皱:“这是近三个月收到的实名举报,涉及二十七个政府项目,其中十五个与昨夜查封企业有关。”
“赵市长,程序上是否太过仓促?”吴德高的嫡系、市公安局副局长终于开口,“企业未经审判就被查封,恐怕......”
“你是说陈国强徇私枉法抓我的程序不仓促?”赵立春突然起身,西装革履的压迫感扑面而来,“还是说,某些人习惯了‘先违纪后走程序’的套路?”
他的目光像冰锥般扫过对方,“需要我把昨晚拘留室的监控视频放出来吗?”
副局长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会议室响起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赵立春重新落座,端起保温杯轻抿一口:“今天开会不是来讨论对错,而是要明确三件事。”
他竖起三根手指,金属钢笔在晨光中泛着冷光,“第一,所有涉事企业一查到底,谁插手,谁担责;第二,建立‘廉政黑名单’,进入名单者终身禁入政府项目;第三......”
他的目光转向陈为民:“陈副市长,你来说说光明区安置房建设的最新进展。”
陈为民立刻起身,声音沉稳有力:“目前已完成70%主体工程,我们创新采用‘市民质量监督小组’机制,每天都有拆迁户代表现场查验建材。”
他翻开笔记本,“但部分建材供应商存在价格垄断问题,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成立联合采购平台。”
赵立春点头:“这个提议很好。从今天起,全市所有政府项目的大宗采购,全部纳入统一监管。”
他的目光扫过参会众人,“有人可能觉得我在断人财路,但我想问——当我们坐在这个位置上,究竟是要保乌纱帽,还是保老百姓的安居梦?”
会议桌尽头的组织部长突然开口:“我支持赵市长的决策。干部考核应与廉政建设挂钩,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该调整就调整。”此言一出,数位常委纷纷附和,吴德高派系的人则面色铁青,却不敢发出异议。
三个小时后,会议在《关于加强京州市政府项目监管的若干意见》表决中结束。
全票通过的结果宣布时,赵立春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昨夜查封企业时的暴雨仿佛从未存在过,阳光正毫无保留地洒在光明区的工地上。
散会后,陈为民留了下来。这位皮肤黝黑的“老黄牛”搓着衣角,难得露出紧张的神色:“市长,我......我是不是表现太激进了?”
“不,这才是该有的样子。”赵立春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起昨夜拘留室里李达康坚定的眼神,“汉东需要敢啃硬骨头的干部。对了,李达康准备公务员考试的事,你多关注下。”
陈为民愣了愣,随即露出了然的笑容:“是!我一定......”
“叮——”赵立春的手机震动,是周明远发来的消息:“王书记对你的雷霆手段很赞赏,说‘汉东就缺这样的闯将’。不过,吴德高正在联合老省长派系,准备在省常委会上发难。”
他快速回复“兵来将挡”,收起手机时,目光落在墙上“为人民服务”的鎏金大字上。
此刻的京州,或许暗流仍在涌动,但当常委会的决议传达到各个部门,当陈为民这样的干部开始放手做事,当李达康这样的年轻人看到希望,他知道,这座城市的天空,已经开始放晴。
走出省委大楼,秋风卷起几片落叶。赵立春望着远处光明区工地的塔吊,那里传来的机械轰鸣声,恰似京州迈向新生的铿锵步伐。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座驾——汉东的棋局远未结束,但至少在京州这片土地上,他已经牢牢握住了破局的主动权。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097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