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陛下,您要的盛世,得加钱 > 第七章 宝瓷问世

第七章 宝瓷问世


发完了银子,李墨立马带上张管事巡视一圈自家的窑厂。

眼下的团结只是暂时的,只有让工匠们知道跟着他有钱赚、有肉吃才是可持续发展道路,像许大亨那样光收钱不给房子,是要被人骂娘的。

李墨拿起一只自家产的茶盏,嫌弃道:“釉色浑浊,光泽黯淡,这种货色也好意思拿出去卖?”

上辈子李墨投资过一些古玩,知道某些瓷器的历史,先前看到街上的卖品以及家里的收藏就知道启国烧瓷的手艺不怎样。

现在看来,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差,简直比国足还烂。

张管事不忿地反驳道:“溪州瓷土产出的瓷器历来如此,以我李家窑的手艺,烧出的瓷器已然是上等货!”

“历来如此,就一定是对的?”李墨摇头一笑,随手将杯子扔了回去。

“少爷轻些!这已是能卖上价的上等货了!”张管事赶紧伸手去接,那都是钱啊!

李墨摆摆手,继续道:“好在修坯的功夫不错,还是可以救一救的,你找几个人把我带来的东西磨成粉。”

张管事带着困惑道:“少爷,您带来的都是治病的物事,与烧瓷有什么关系?”

李墨笑道:“我这些药,不是治人,是来治李家的穷病的。”

这个时代的陶瓷工艺还停留在原始的经验累积阶段,缺乏真正的材料科学,只能在低水平徘徊。

实际上胆矾除了入药以外,还是釉料着色和彩绘工艺的关键材料。

蓬砂则是一种强效助熔剂,能极大提升烧瓷效率、增强釉面光泽度与耐腐蚀性,辽代龙泉务窑就是使用蓬砂替代传统铅基釉料,烧制出与北宋定窑、邢窑品质相当的精品。

只不过李墨虽然知道这些在瓷器进化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材料,但并不知道具体使用配比和火候,要烧出跨时代的瓷器,还得在窑里多做试验。

因为时代所限,一窑新瓷至少要八九个时辰才能问世,虽然用了蓬砂,但也仅能缩短一两个时辰,所幸李家窑是传了三代的大窑厂,瓷窑数量不少,可以按不同配比同时开烧。

剩下要做的,就是等待和改进。

而就在李墨守着窑火时,桃园诗会的余波正化作新的谈资,悄然荡进昌宁城的每一个角落……

将军府。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姜心言喃喃念着纸上的诗句,摇头轻笑。

“小姐,这算得上好诗了吧?而且这可是唐公子作的呢!”鸢儿在旁有声有色地述说着,像是自己也去了桃花园一样。

姜心言思忖片刻,问道:“唐公子···你是说唐诚?”

鸢儿点头道:“对呀,以前真是看不出来,唐公子还有这样的诗才呢!”

姜心言失笑道:“他哪有这样的诗才,你方才不是说有其它被戳穿的书生,把他也供出来了么。”

鸢儿天真道:“可是唐公子没承认呀,而且他一口气作了四首呢!”

姜心言将纸放到一边,手指在鸢儿的额头点了一下:“你也不想想看,唐诚何时离过昌宁,又何曾有过恋人?为伊消得人憔悴…你觉得像他吗?”

鸢儿恍然大悟,攥着拳头道:“好个不诚实的唐诚,下次见面,我要当面质问他!”

姜心言摇头轻笑,想了想道:“不过李白、杜甫、柳永....这几位卖诗之人倒是有真才实学,你让人去找寻看看,若真是生活困苦的寒门子弟,便资助一些。”

“是,嘻嘻,小姐人真好。”

鸢儿答应一声,又有些气鼓鼓道:“这样有才的诗人都不显山露水,偏偏那杀千刀的好意思四处晃荡!”

两人说话间,忽有脚步传来,鸢儿看清来人,马上收起了吐槽的模样,规规矩矩行礼:“老爷。”

“嗯。”姜无风轻轻点头,在茶席另一端坐下。

姜心言素手执壶,将两盏白瓷碗徐徐注满。

姜无风端起茶杯又放下,指节无意识地在案几上轻叩,终究未饮。

姜心言见状,带着淡然微笑问道:“父亲是担心李家的债务?”

姜无风一怔,旋即点头。

武人重诺,将门更甚,李墨虽然混账,但李家祖上的恩情是实打实的。

姜无风清楚,李家还不起那一万两,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光拆墙还不够,还得四处借钱。

而他已经听说,李津四处碰壁,一两银子也没借到。

姜心言放下茶壶,神色平静无波:“父亲不必顾虑我,但此事父亲不宜出面调解,女儿已让管家备了银钱,只要您点头,便可送去李家。”

“心言,你……”姜无风喉头一哽,半晌才叹道:“委屈你了。”

“爷爷在世时常说,姜家儿女恩怨分明,女儿与李墨缘分虽尽,但不能忘恩负义。”

姜心言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与己无关之事:“只是这些银钱绝不能以姜家名义,免得……平白惹来不必要的纠缠。”

姜无风深以为然。

若让那混账小子就以为婚事有转机,依他那混不吝的性子,再来一出“千金小姐值千金”,姜家的脸面就真的被他按在地上踩了。

想到这里,姜无风脸色沉下去道:“今日有市井传言,李家遭难至此,他居然还听信那些方士,要炼什么长生丹!简直岂有此理!”

姜心言执壶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失笑摇头,以李墨那“辉煌”的过往,他做什么、说什么,都不足为奇了。

-------

是夜。

李墨在鸡鸣破晓时出的门,如今已是星斗满天,他仍守在窑前。

晨起时穿的月白长衫,早被窑灰、汗渍浸染得看不出本色,太阳出来玩了一天回了家,李墨还没离开过这方寸之地。

“少爷,第七窑出了!”张管事捧着还烫手的瓷器,声音发颤。

“火候还差些,釉面不稳,重烧。”李墨只瞥了一眼,釉色虽已远超市面精品,但还不够。

张管事看着被弃如敝履的瓷器,心疼得嘴角直抽:“少爷,我看第七窑的成色已然可称极品,绝对可以卖上大价钱!”

和李墨刚来时不一样,现在的张管事眼里不敢有半点不敬,甚至眼神中都带着狂热。

他亲眼见证了奇迹,试烧之初屡屡失败,几乎是烧一窑碎一窑,直至第四窑,那带着生命般莹润光泽的雏形赫然眼前,所有不满,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但张管事的标准,跟李墨比还差得远,李墨摇头道:“形是有了,神还差得远,我要做的不是极品,是启国独一份的宝贝。”

张管事一想起李墨下令把前面出炉的瓷器全都充作废料,就很是可惜,忍不住道:“少爷,这些不如让我拿回去留个纪念…”

“不行,这种次品,一件也不能从李家窑出去。”

李墨断然拒绝,锐利的眼神却看的张管事一颤:“张管事,我劝你不要有这种不该有的想法。”

张管事从没见过这样的少爷,话音凝住,一时傻站在那,怔怔地看着李墨。

可下一秒,李墨又变成那副好说话的样子道:“不过老张,你对火候的把握还真是厉害,没有你,光有配方也烧不出好东西,不愧是爷爷精挑细选出来的徒弟啊,日后还得跟你多多探讨,您老可别嫌我麻烦。”

张管事心里一暖,一时间有些恍惚,看看神色如常的李墨,竟鬼使神差地觉得此人值得追随,一狠心,让人将那些废料拿走,陪着李墨一块守在窑前。

片刻,第八窑开。

在跳动的火把与朦胧的月光下,工匠们取出的瓷器,竟自带一抹如玉般温润的光泽,仿佛将周围的黑暗都柔和地照亮了。

“这、这…”张管事眼睛都看直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墨接过那件瓷器,指尖感受着熟悉的温润质感,轻笑起来。

一万两,还用得了一个月?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42/5030147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