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除奸
张汉卿笑道:“辅帅,这就是新式设计和材料的好处。等它量产,咱们的步兵营就真能扛着‘小炮’跑着打仗了。”
“无论是远程压制、反装甲还是临时防空,‘狂风’都能让敌人无所遁形。”
夕阳的余晖下,这挺仅重36公斤的12毫米巨兽静静地伫立着,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慑力。
张作相望着厂区里往来穿梭的工人,忽然长叹一声:“想当年老帅在时,这兵工厂也就勉强造些步枪,哪敢想如今能月产百门迫击炮,还能造出这么轻便的重机枪。”
“汉卿,你比我想象中更能扛事。”
张汉卿脚步一顿,侧头看向这位鬓角染霜的辅帅。
张作相的目光里没有了往日的担忧,多了几分释然,他拍了拍张汉卿的肩膀:“我这把老骨头,守着吉省那摊子就够了。”
“廷枢那孩子,以后你多带带他,跟着你干,比跟着我学守成强。”
这话里的托付之意再明显不过,张汉卿心中一暖,刚要开口,却见张作相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不过,你今天叫我来,不只是让我看这些新家伙吧?”
张汉卿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敬佩:“什么都瞒不过辅帅。”
他略一抬手,侍立在远处的侍卫长谭海立刻引领着一位穿着中山装、神情精干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此人正是他新提拔的调查科科长,林大章。
“辅帅,”张汉卿声音低沉,“我们这边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想着如何强国强兵,抵御外侮。”
“可偏偏有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吃着东北的饭,却想着砸东北的锅,甚至要把咱们的家底,全都卖给鬼子!”
林大章默不作声地递上一份厚厚的卷宗,张汉卿将其直接交到张作相手中。
张作相狐疑地接过,就着夕阳的余晖翻开。
起初,他的表情只是有些严肃,但随着他一页页看下去,脸色逐渐变得苍白,捏着文件的手指也开始微微颤抖。
那上面,清晰罗列着时间、地点、人物、资金往来……甚至还有几张模糊却足以辨认的照片。
“这……这不可能!”张作相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和不敢置信,“格民(熙洽)?怎么会是他?他可是……他可是……”
他想说熙洽是吉省重臣,是前朝宗室,地位尊崇,怎会如此?
“正是这位自诩忠臣的宗室子弟!”张汉卿的语气冰冷,“他将我们兵工厂的产能、新武器试验数据、甚至油田勘探的初步报告,都秘密泄露给了奉天特务机关的土肥原。”
“交换条件就是,东瀛人支持他的前朝复辟计划,让他混个从龙之功,过一过他梦寐以求的王爷瘾!”
“老叔,这等大事,如果不是有如山的铁证,我又怎会找上您?”
他记得很清楚,在原本的时间线中,九一八炮声刚落,熙洽就主动打开城门向鬼子投降,成为关外首个投敌的省级大员。
熙恰献出军政大权、组建伪军把屠刀对准同胞,还把兵工厂图纸、油田数据交给鬼子,只为圆复辟梦。
如今张汉卿既然穿越而来,就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张作相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心惊肉跳!
他并非不知熙洽有遗老习气,却万万没想到此人竟敢如此胆大包天,卖国求荣!这已非政见不合,而是彻头彻尾的叛国!
愤怒瞬间取代了惊疑,他的脸因极致的怒意而涨红,猛地合上卷宗,发出“啪”的一声重响。
“畜生!无耻之尤!他对得起老帅的信任吗?对得起东北的父老乡亲吗?!”
张作相胸口剧烈起伏,声音因愤怒而沙哑,“此等国贼,不杀不足以正军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汉卿,你做得对,此事绝不能姑息!”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气血,眼中闪过一抹决绝和痛心:“六子,清理门户,算我一份!让廷枢带队去吉省,让他亲手拿下这个张家败类!”
“也好让天下人看看,我张作相眼里揉不得沙子,绝不会包庇此等叛国之徒!”
张作相此举,既是表态,也是交投名状,更是让儿子用行动来证明张家的忠诚。
张汉卿要的就是这个态度,他重重握了一下张作相的手:“辅帅深明大义!汉卿感激不尽!”
“就让廷枢兄与我派的得力人手一同行动,务必稳妥,避免吉省局势动荡。”
他顿了顿,眼神中寒光更盛:“另外,卷宗后面还附了几个人,有的是熙洽的同党,有的是被东瀛人收买的其它蛀虫。”
“既然要动手,那就刮骨疗毒,一并清理了吧。我会派我的得力干将,新任调查科科长林大章,全力配合廷枢兄,主持此次肃奸行动!”
“好!”张作相再无犹豫,斩钉截铁,“就这么办!务必除恶务尽,还东北一个朗朗乾坤!”
他听完关于熙洽的惊天阴谋,心中怒海翻涌之余,也不由得对那位递送卷宗后便如影子般退到一旁、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产生了好奇。
能担起如此机密重任的,绝非寻常人物。
他压下怒火,略侧过身,低声向张汉卿询问道:“汉卿,你手下真是能人辈出。方才这位……林科长?瞧着面生得紧,不知是从哪处挖来的干才?”
“如今这局面,能用、且可信的人,可是重中之重啊。”
他这话既是好奇,也带有一丝长辈的关切,毕竟清理内奸之事牵连甚广,执行者必须绝对可靠。
张汉卿见辅帅问起,知此事无需隐瞒,正好借此让这位肱股重臣认识一下自己的班底,便于日后协作。
他开口道:“辅帅问起,正好给您介绍一下。此人名叫林大章,字秉宪,现任司令长官公署参谋处调查科科长。”
“他并非我从何处请来的外援,而是咱奉天本地人,被我偶然挖出来的。”
“哦?”张作相兴趣更浓,“本地人?这我倒要听听。”
“此人是讲武堂毕业的高材生,尤精数学推算,本是块良材美玉。”张汉卿语气平和的解释道,“只因性格孤僻,不擅交际逢迎,毕业后竟被打发到档案室去坐冷板凳,一坐就是数年,几乎无人知晓。”
他顿了顿,继续道:“上个月,我整顿内部,翻阅陈年卷宗,偶然看到他写的一份关于我军后勤补给线路优化的分析报告。”
“内中的数据之精确、逻辑之严密、推论之大胆,令我拍案叫绝!如此大才,岂能埋没于故纸堆中?我便立刻将他提拔起来。”
“之后的事,证明我眼光无错。”
张汉卿的语气带着几分赞赏,“我先让他去查兵工厂的账,他不出半月,便将杨宇霆安插其中、贪墨营私的几个蠹虫揪了出来,账目厘得清清楚楚。”
“后来我又让他梳理对敌情报,他竟能用那套数学法子,从一堆杂乱无章的消息里找出鬼子间谍活动的规律,接连破获了几个潜伏小组。”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68319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