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45章 威逼利诱

第45章 威逼利诱


次日。

与阎、冯周旋的硝烟似乎还未散尽,张汉卿已出现在奉天兵工厂那间标志性的巨大厂房内。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切削液和煤炭燃烧后的混合气味,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但他此行的目的并非视察那正在努力提升产量的炮弹生产线,而是径直走向了技术部的办公室,召见了兵工厂技术部部长翁之麟。

翁部长年近五旬,头发已花白,穿着沾有机油的工作服,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眼神里透着技术官员特有的严谨与务实。

见到少帅亲自到来,他连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惊讶和困惑。

“翁部长,不必多礼。”张汉卿示意他坐下,自己也拉过一张椅子,开门见山,“找你来,是有一件关乎长远,却又急不得的根基之事,需要你暗中筹划。”

翁之麟推了推眼镜,神色专注起来:“总司令请吩咐。”

“我且问你,”张汉卿拿起桌上一块冰冷的钢坯,“如今我们造枪造炮,这核心的枪管钢、炮钢、弹簧钢,有几种能完全不看洋人的脸色?尤其是东瀛人的?”

翁之麟闻言,脸上立刻浮现出沉重与无奈:“回总司令,惭愧…几乎全部依赖外购。国内各厂,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于特种合金钢一途,可谓是一片空白。”

“此乃我辈技术人员心头之痛,亦是国防之大隐患。”

“知痛,便要治痛。但不能下猛药,需温补调理。”张汉卿语气沉稳,“我予你一项长期密令,名为‘铸脊计划’。”

“此计划不追求速成,也不求你两年内就给我炼出合格的炮钢来。”

他示意谭海将一份薄薄的、却标注着“绝密”的计划书递给翁之麟。

“此计划之核心,在于预研、布局和储备。”张汉卿解释道。

“第一,由你技术部牵头,在兵工厂内成立一个精干的‘特种材料预研小组’,挑选绝对可靠、有潜力的年轻技术员和工程师。”

“我会拨付一笔专项启动资金,数额不会巨大到引人注目,但足以支撑初期的研究。”

“你们当前的任务,不是建高炉,而是研究!研究合金配比,研究冶炼流程,设计未来产线的布局,最重要的是,培养和储备我们自己的冶金人才。”

“第二,资源摸底。”张汉卿展开一幅东北地图,“锦西、大黑山的钼矿,磐石的镍,本溪的铝土,大石桥的菱镁矿……这些皆是未来之宝。”

“你的小组要先行一步,与地质调查所秘密合作,系统收集、分析这些矿产的样品、储量、品位,评估其开采和初步冶炼的可行性。”

“我们要心中有数,为将来大规模开发打下基础。”

翁之麟仔细听着,眼中最初的不解逐渐化为恍然和钦佩。他原以为少帅会要求立刻上马大项目,却没想到是如此步步为营、着眼长远的布局。

“总司令深谋远虑。”翁之麟感慨道,“不追求即刻产出,而是布局人才、技术、资源,待时机成熟,便可迅速转化为实力。卑职明白了!”

“正是此意。”张汉卿点头,“设备方面,可先通过可靠渠道,进口一两台小型实验用电炉,便于进行摸索性试验。”

“但要切记,动作要小,要分散,避免过早引起外界,尤其是东瀛方面的警觉。一切以研究和积累为首要目标。”

他站起身,语重心长:“翁部长,此事功成或在数年之后,但起步就在今日。投入会慢慢增加,避免府库压力过大,但方向必须明确。”

“我们要的,不是现在就能自产,而是将来一旦需要,我们能有随时摘掉‘依赖进口’这顶帽子的底气和能力!这才是真正避免永远受制于人的根本。”

翁之麟郑重地接过计划书,“总司令放心!之麟必不负重托,定将此‘铸脊计划’稳步推进,为我东北军工产业自主发展贡献力量!”

张汉卿交代完计划内容,正欲离开,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停下脚步回头问道:“对了,翁部长,钟毓灵那边的坦克研制团队,近来进展如何?”

“我记得从米国进口的首批‘自由’发动机,前几天不是已经运抵装配车间了吗?”

提及此事,翁之麟脸上顿时浮现出笑容,之前的凝重一扫而空,语气也轻快了许多:“回总司令,正要向您报喜!”

“钟博士带领的团队日夜攻关,进展极为顺利。发动机已成功适配车体,传动和悬挂系统的整合测试也超出了预期。”

“若一切顺利,预计下月中旬,第一台原型车就能进行初步地面行驶测试了!”

“哦?这么快?”张汉卿闻言,眉宇间也染上一抹真实的期待与喜悦,“这可是个好消息。告诉他,试车之时,务必通知我,我一定亲自去观摩!”

“一定!钟博士他们也盼着总司令能亲临指导呢!”翁之麟连忙答应。

又简单交代了几句关于预研小组人员挑选的细节后,张汉卿这才转身,在谭海等人的护卫下朝厂房外走去。

刚走到车旁,一名机要参谋急匆匆地赶来,低声道:“总司令,金陵来电,已送至帅府办公室。”

张汉卿脸上的些许轻松立刻收敛,他接过电文扫了一眼封面,是来自金陵中央政府的官方电讯。

“回帅府。”他没有任何迟疑,立刻弯腰坐进汽车。

车队驶离了喧嚣的兵工厂,一路上他都在琢磨金陵发来的电报内容。

张汉卿刚回到帅府,机要秘书便立刻将一份译好的电文呈上。

电文抬头是醒目的“金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落款是“常申”。

他本来想着跟阎冯两人有关,结果查看之后才明白,依旧是老生常谈的东西。

电文以金陵政府的名义,措辞强硬地催促东北军尽快采取“果断行动”,“收回”滨绥铁路的全部主权,甚至暗示“若再迟疑不前,恐伤及国家体面,亦影响中央对东北之观感”。

字里行间,威逼之意多于利诱。

看到这里,张汉卿嘴角已泛起一丝冷意。

然而,电文笔锋一转,果然提到了他近期大力推行的“旅改师”整编计划,质问此举“与中央编遣会议精神及核定之东北军编制不符,望速呈报详细缘由”。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6831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