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88章 穷困的东瀛

第88章 穷困的东瀛


招核六年,三月十五日。

东京,皇宫吹上御苑。

这座明治时代修建的西洋风格宫殿,此刻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寒冰笼罩。

御前会议的气氛,比关东的倒春寒更加凛冽。

天皇“星野圭吾”端坐于御座之上,面色平静,但手中微微颤抖的军报,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滔天巨浪。

他没有看关于第二师团如何被歼灭的惨状描述,而是目光死死锁在另一行字上:

“关东军司令佐藤烈,为达成控制满洲之战略企图,于三月八日,未获军部及天皇敕令,擅自下令所部向奉天张汉卿部发起攻击。”

“诸卿,”天皇的声音不高,却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一位陆军将领的心上,“谁来告诉本皇,佐藤烈……为何敢如此?”

海军军令部长佐藤真一眼观鼻,鼻观心,嘴角却难以抑制地露出一丝讥诮。他乐见陆军的狼狈。

陆军参谋本部部长川崎一郎额头冷汗涔涔,伏地请罪:“臣等驭下无方,致使此等狂悖之徒酿成大祸,臣万死难辞其咎!”

“万死?”天皇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刺骨的寒意,“一个佐藤烈,葬送了帝国一个最精锐的师团,葬送了帝国在满洲数十年的经营!”

“现在,全世界都在看帝国的笑话!看我们如何被一支‘军阀部队’全歼师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更有人告诉我,应当立刻动员,讨伐张汉卿,以雪此奇耻大辱。本皇,想听听具体的方略。”

激进派将领,陆军少壮派的急先锋武田信立刻亢奋地出列:“陛下!关东军之败,在于佐藤烈无能轻敌!”

“请陛下下诏,臣愿亲率三至五个师团,渡海北上,定当踏平奉天,生擒张汉卿,以振皇军武运!”

“哦?”天皇的目光转向他,“武田卿,勇气可嘉。那么,朕来问你——军费从何而来?”

“内阁刚刚通过的下一财年预算,陆军军费已被削减。”

“你五个师团的开拔费、弹药补给、船舶运输,需要至少三千万日元,这笔钱,是你自掏腰包,还是让大藏省变出来?”

武田信顿时语塞。

一直沉默的藏相(财政大臣)佐藤文夫适时地开口,声音疲惫而沉重:“陛下明鉴。前年米国股市崩盘,全球经济萧条已严重冲击帝国。”

“生丝出口锐减七成,工厂倒闭潮蔓延,失业者充斥街头。国库岁入大幅萎缩,目前维持现有二十多万常备陆军已感吃力。”

“若要大规模动员出征……恕臣直言,帝国之经济,恐将先于东北军之前崩溃。”

海军军令部长佐藤真一也冷冷插言:“即便陆军能解决军费,我联合舰队亦需确保南下航线之安全,无力倾巢北上为陆军提供掩护。”

“若北极熊趁虚而入,在北海道出手威胁,届时帝国将陷入两线作战之绝境。”

情报部门负责人随即呈上了一份更令人心悸的情报:

“根据最新情报分析,张汉卿在东北中部和北部,以‘民会’为组织,已秘密训练了近五十万民兵。这些人熟悉枪械,懂得基本战术,绝非普通农夫。”

“我军若深入东北,将面对的不是一击即溃的弱旅,而是全民皆兵的泥潭。”

“一旦战事迁延,陷入消耗……”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那将是帝国流干最后一滴血的沼泽。

武田信脸色惨白,再也说不出“必胜”的狂言。

御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天皇手指轻轻敲击御案的声音,如同丧钟,敲在每一个陆军将领的心头。

良久,天皇缓缓起身,他俯视着低下头颅的臣子,做出了最终的裁决。

“佐藤烈之流,骄横跋扈,目无君上,此风绝不可长!陆军省须严厉整肃军纪,杜绝此类‘下克上’之行径!”

他的声音威严,定下了帝国的基调。

“满洲之事,非一日之功。张汉卿……已非吴下阿蒙。此刻举国远征,无异于饮鸩止渴。”

“传本皇旨意:帝国当前之国策,乃在于稳定金融,恢复经济,积蓄国力。”

说到这里,星野圭吾特意停顿,目光扫过在场的陆军将领:“关东军主力已失,固守据点已无可能。张汉卿手握四千俘虏,又陈兵港口,占据主动。”

“与其困兽犹斗,不如暂避锋芒。”

他转向外务大臣:“外务省立即与张汉卿接触,表达帝国愿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诚意。”

“只要他保证帝国侨民安全,释放俘虏,帝国可在铁路权益、矿产开发等方面做出适当让步。”

“当前要务是止戈休养,集中精力应对国内困局。待帝国度过眼前危机,重整军备,再图后计。”

“可是……陛下,我们难道要放任区区一个农业国,在大陆上持续窃取海量资源?夏国人,也在积极发展军备啊!”武田信心有不甘。

“时机未到。”天皇重重说出这四个字,仿佛是说给在场所有人听,也仿佛是说给自己听。

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

陆军的将领们面色灰败地退出御殿,海军的官员们则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帝国的战争机器,刚刚启动就被迫强行熄火。

他们所有人都清楚的意识到,那个曾经被他们视为可以随意拿捏的东北,那个年轻的“少帅”,已经用一场干净利落的歼灭战,迫使强大的东瀛帝国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承认现实,徐徐图之。

此时东北的天空,已然不同。

……

奉天帅府,夜。

窗外是沉沉的夜幕,书房里却亮如白昼。

张汉卿手里端着一杯咖啡,热气腾腾的白烟已经散尽,他的目光久久落在面前的一份电文上。

是金陵常申那边发来的,措辞谦卑得近乎谄媚,字里行间都是对东瀛人的惶恐。

什么“勿要有损国体”、“保全国际声誉”。

核心只有一个:逼他退兵,把连京铁路“归还”人家,息事宁人。

“归还?”张汉卿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冷笑,将杯子放下。

这东西,什么时候成了需要“归还”给别人的物事了?

那本就是我们家门口的路,是被强盗用刺刀和条约硬生生抢走的!

如今老子凭本事拿回来,倒成了要“归还”的贼?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68313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