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96章 靶场试射

第96章 靶场试射


4月25日。

奉天城郊柳河靶场。

午后的风还带着几分春寒,但此时木桌旁已经满是攒动的人影。

装甲师师长王以哲最先到,他穿着熨帖的灰布军装,手指轻轻拂过一把新式步枪的枪身。

乍看之下,这支新枪比他们熟悉的辽十八式要显得精巧紧凑。

长约一米的枪身,线条流畅,通体由一块深色胡桃木打造的完整枪托与护木所包裹,木纹细密,握持处打磨得圆润称手,透着一股沉稳扎实的质感。

木制部件的前端,紧嵌着一根黝黑发亮的新枪管。

与辽十八那粗壮厚实的枪管相比,这根枪管因采用了独特的6毫米小口径,明显纤细了一圈,在阳光下泛着冷峻的金属光泽,显得既轻巧又硬朗。

直到此时,他目光才自然的被枪身中段那最具革命性的设计所吸引——一个乌黑色、略带弧度的20发钢制弹匣。

这前所未有的容量,无声地宣告了它与所有栓动步枪的本质区别。

王以哲拇指一动,“咔嚓”一声卸下弹匣,查看其内部结构,金属机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随即又将弹匣装回,动作流畅利落。

这是以翁之麟为首的研发团队耗时十天,赶制出来的第一批“五六半”样枪。

其实以奉天兵工厂的实力,在有现成设计图的情况下三天之内就能造出样枪,但这跟大规模量产之间还隔着很长的距离。

“以哲兄,你倒来得早!”

吉普车的引擎声刚落,何柱国的大嗓门就传了过来,他和跳下车,军靴在地上顿出两声脆响,几步凑到桌前。

“好家伙,看着比三八大盖精致,沉不沉?”

王以哲抬眼,语气平静:“拆了弹匣比辽18轻,你试试便知。”

“我来我来!”张廷枢也挤了过来,他是少壮派,眼神里满是好奇,刚要拆枪,就被刘多荃按住手:“廷枢,急什么?少帅还没到,先看看弹匣……”

“20发容量,比辽18多了三倍。”刘多荃当过卫队旅旅长,做事稳当,翻着弹匣边的卡槽,跟李振唐念叨:“我们1师护着帅府,要是换这枪,对付刺客都快些。”

李振唐笑着点头,他是老帅旧部,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当年老张帅在时,咱们用的还是老毛瑟,现在都有半自动了……”

话没说完,远处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众人立刻收了话头,齐刷刷朝路口望去。

张汉卿的黑色轿车停稳,他穿着浅灰短衫,袖口卷到小臂,刚下车,七名师长就齐齐立正行礼:“少帅!”

虽然正式场合要称职务,但在场都是熟人,大家还是习惯像以前一样称少帅。

“免礼。”张汉卿摆摆手,走到木桌前,拿起一把五六半,“让你们来,不是看样子的,咱们先打几轮,让你们见识下这五六式的能耐。”

靶场指挥员早已就位,100米外的五组胸靶在阳光下泛着白。

张汉卿先拿起辽18,卧倒在射击位上,拇指推开保险,“砰”的一声枪响,子弹擦过空气的声音响起。

他每打一发,都得旋转后拉枪机,然后再推弹上膛。金属碰撞的声音让几人神色都认真起来。

五发打完,他看了眼怀表:“35秒,5发4中。”

接着他换了五六式,指尖扣住弹匣卡榫,“咔嗒”一声装上20发弹匣,卧倒、瞄准、扣扳机——

砰砰砰砰!

枪声连贯得像轻机枪在点射,硝烟在他肩头袅袅升起,不一会,弹匣就空了。

“报靶!”张汉卿直起身,拍了拍枪身。

报靶员跑过去看了眼,高声喊道:“100米胸靶,用时38秒!20发17中!”

“嘶……”何柱国倒吸一口凉气,几步冲到靶纸前,指着密密麻麻的弹孔:“这射速!38秒20发,比我骑兵团的马枪快了快四倍!”

刘多荃也凑过去,指尖碰了碰弹孔边缘:“精度挺高啊,一半都在9环以上,比辽18稳多了。”

张汉卿笑着把枪扔给何柱国:“柱国,你是骑兵,试试行进射击,看看这枪的后坐力。”

何柱国接过枪,更换弹匣,翻身上了旁边的白马,缰绳一勒,马在200米线外小跑起来,迅速冲到100米以内。

他侧身贴在马背上,抬手就是一串枪响,子弹嗖嗖地往靶上落。等他勒住马,报靶员又喊:“50-100米行进射击,半身靶,20发8中!”

“够了!够了!”何柱国从马上跳下来,抹了把额头的汗,嗓门更响了,“骑兵冲锋哪能停下来瞄准?这枪后坐力小,行进中也能控住,比三八大盖还好操控。”

“以前的栓动步枪五发就得换弹夹,而且桥夹不能丢,不然换弹极慢。等换完,鬼子早冲过来了!”

“有这么一个20发弹匣,我甚至不用考虑换弹的问题,打完拉倒。”

张廷枢也忍不住,拿起五六半趴在射击位上,打空两个弹匣,直起身时胳膊都没抖。

“我们17师守油田,鬼子总撺掇山匪摸哨。以前是靠捷克式点射压制,可全师才几百挺;这枪人手一把,20发弹匣,连续点射能压得山匪抬不起头,普及度比捷克式高太多了!”

董英斌没急着试射,反而熟悉之后把五六式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最后掂了掂枪身,眼神里满是惊讶:“导气结构简单,士兵好学。”

“最难得的是重量——才4.1公斤,跟辽18差不多,可这是半自动啊!虽然捷克式也能半自动射击,可那玩意9.6公斤,咱们这枪居然这么轻!”

“不止轻。”张汉卿从公文包掏出一张纸,递给李振唐,“振唐兄,你看看这个——兵工厂用猪羊做的创伤测试。”

“6×40毫米弹在400米打进去,弹头会在肉里翻转变形,创伤面积比辽18的全威力弹还大,而且不穿透,动能全用在目标身上,不浪费。”

李振唐接过纸,眯眼看图上的创伤对比,手指点着数据:“这么说,咱们这小口径弹,威力一点不差?”

“差不了。”刘翼飞突然开口,他刚在400米靶位试射完,手里还握着把五六半,“我测了弹道,400米内下坠特别小。”

“战场上交战距离大多在400米内,这枪的命中率,比辽18高了三成不止!”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6831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