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凤袍要加身 > 第34章足以载入史册的宫廷巨变

第34章足以载入史册的宫廷巨变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顾氏,德行有亏,性非和顺……勾结外臣,干预朝政,默许惨案,戕害子民……残害忠良,人神共愤……岂堪承宗庙之重,母仪天下?……着即废去皇后之位,贬为庶人!即刻迁出椒房殿,打入冷宫!非诏不得出!钦此——”

诏书的内容很长,罗列了无数罪状。但所有人都只听到了最后那句——“废去后位,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旨意宣毕,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如同火山爆发般的、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从午门外一直蔓延到丹陛之下!万民叩首,百官高呼:“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这“圣明”的欢呼,听在萧睿耳中,却如同最尖锐的讽刺。他瘫坐在龙椅上,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与此同时,一队面无表情、气息冷厉的女官和太监,径直走向后宫深处那座最为奢华尊贵的椒房殿。

殿内,皇后顾氏早已没了往日的雍容华贵,她发髻散乱,衣衫不整,如同疯婆子般摔打着殿内的器物,尖叫哭嚎:“本宫是皇后!你们谁敢动我?!陛下!陛下不会答应你们的!都是诬陷!是谢凤卿那个贱人害我!”

当废后诏书的内容被冷冰冰地宣读时,她彻底崩溃了。

“不——!我是皇后!我才是皇后!”

女官们毫不留情地上前,按住挣扎哭嚎的她,毫不怜惜地剥下她身上那件绣着九尾鸾凤的明黄凤袍!拔下她发间那支象征着皇后权威的九凤衔珠金钗!

凤袍委地,瞬间被踩踏玷污。金钗坠落在冰冷的光洁金砖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珍珠滚落一地。

曾经的六宫之主,此刻披头散发,只着一身素白中衣,状若疯癫,被两个力气大的嬷嬷强行拖出温暖的椒房殿,拖向那阴暗潮湿、终年寒冷的冷宫方向。

凄厉的哭嚎和诅咒声在长长的宫道上回荡,最终被呼啸的寒风和漫天大雪吞没。

经过寿康宫时,宫门微微开启一条缝。鬓发如银、手持佛珠的太皇太后冷漠地看着被拖走的顾氏,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随即,宫门缓缓合拢,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

废后风波似乎随着顾氏被拖入冷宫而暂时平息。

废后诏书的墨迹尚未干透,那卷明黄绢帛所带来的震动与喧嚣,仍如同沉闷的余响,回荡在皇宫的每一个角落。椒房殿骤然空置,留下的权力真空和无数窃窃私语,却被一场愈发狂暴的大雪强行压下。

夜,深得如同泼墨。雪,却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反而越下越紧,鹅毛般的雪片密集地砸落,将整个京城裹得严严实实,万物失声,唯有风雪的怒号统治着这片天地。

然而,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宫廷巨变,对于另一个人而言,却仿佛只是一个插曲,一个必须清除的障碍。她的舞台,从不在这四方宫墙之内。

当夜,大雪并未如人们期盼的那样停歇,反而变本加厉,扯絮抛棉般倾泻而下,意图将这座皇城连同刚刚发生的一切腌臜与荣耀都彻底掩埋。

就在这万籁俱寂、宫门早已下钥的深夜,京城正南的永定门,却在那沉重得令人牙酸的吱嘎声中,被缓缓推开。

没有仪仗,没有喧哗,甚至没有火把。

一骑如同破开雪幕的孤锋,悄然驰出。

谢凤卿端坐于马上,身上早已卸去了白日那身华丽的郡主朝服和象征性的凤钗珠翠。取而代之的,是一身打磨得锃亮、线条冷硬的银白色细铠,铠甲并非全身覆盖,而是关键部位防护,兼顾了灵活与防御。玄色的大氅披在身后,风雪扑面而来,吹得大氅猎猎作响,露出内里火红色的战袍衬里,如同冰原上唯一燃烧的火焰。她脸上依旧覆着那半张玄铁面具,只露出一双沉静如寒潭、却比这冰雪更冷的眸子。

她没有回头看一眼那座被风雪笼罩的、权力交织的巨大牢笼,目光径直投向南方,那片更加辽阔、也更加凶险的天地——北疆。

在她身后,永定门高大的门楼阴影里,影影绰绰地跪伏着无数身影。那是得到消息、自发前来送行的官员。他们跪在及膝的深雪中,冻得瑟瑟发抖,却无人敢出声,只是沉默地叩首,表达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敬畏,有恐惧,或许还有一丝不甘。这位刚刚以雷霆手段废黜皇后、又轻描淡写拒绝后位的女子,她的心思和力量,已远超他们的理解范畴。

更远处,皇宫东南角一座平日里用于观景的雪楼上,一点孤灯如豆。窗后,皇帝萧睿披着厚重的狐裘,面色阴沉得几乎要与这夜色融为一体。他死死盯着楼下那道即将消失在风雪中的银色身影,五指紧紧攥着冰冷的窗棂,指节泛白。恨意、忌惮、屈辱……种种情绪在他胸中翻腾,几乎要破胸而出。可他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离去,带着无上的兵权与民望,再次奔赴能让她更加龙归大海的北疆。他深吸一口冰冷刺骨的空气,将那滔天的恨意强行压下,化作眼底最深沉的阴鸷。

谢凤卿对身后的目光恍若未觉。她轻轻一抖缰绳,战马喷着白色的雾气,迈开蹄子,便要冲入前方无尽的雪幕。

然而,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顶着风雪从官道旁疾驰而来,马上是一名穿着宫中服饰的老太监,他手中高高举着一卷杏黄色的绢帛。

“凤玦郡主留步!太皇太后懿旨!”

老太监气喘吁吁地勒住马,几乎是滚鞍落下,跪在雪地中,双手将懿旨举过头顶:“郡主!太皇太后懿旨!雪夜严寒,路途险阻,请您暂留京城,待风雪稍歇再行不迟!太后娘娘已在宫中备下暖阁,有要事相商!”

这几乎是明晃晃的挽留和施恩了。若是寻常臣子,早已感激涕零。

谢凤卿勒住马,微微侧头,目光落在那卷杏黄懿旨上,却没有伸手去接。

风雪更大了一些,几乎要将老太监和他手中的旨意一同淹没。

“多谢太皇太后厚爱。”谢凤卿的声音透过风雪传来,清晰而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然北疆军情如火,灾民饥寒交迫,片刻延误,恐生大变。臣女职责所在,不敢贪图安逸。烦请回禀太皇太后,臣女心意已决,北疆不定,无颜回京。待他日山河无恙,再入宫向太后娘娘请罪。”

说罢,她不再停留,一夹马腹,战马长嘶一声,猛地窜出,毫不犹豫地扎进了茫茫风雪之中。将那卷代表着宫廷最后挽留的懿旨,以及传旨太监惊愕无措的表情,彻底抛在了身后。

决绝,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在她身后,永定门两侧的阴影里,早已整装待发的队伍如同沉默的黑色洪流,迅速跟上。

为首的便是萧御。他同样一身轻甲,外罩玄氅,脸色因旧伤和严寒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锐利如昔,控马的技术依旧精湛稳当,紧紧护卫在谢凤卿侧后方。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和强大的战力。

紧随其后的,是百余名如同来自幽冥的风雪十八骑。人马皆覆黑甲面具,沉默如山,只有马蹄踏碎冰雪发出的咔嚓声,汇成一股冰冷的杀伐节奏。

再之后,是三千精锐铁骑!这是镇北军中最能打、也最耐苦寒的百战老兵。他们沉默地骑行,队列整齐划一,如同一架精密而强大的战争机器,散发出凛冽的寒气,竟比这自然的风雪更令人胆寒。

队伍中,还有一抹醒目的红色——赫兰真王女。她并未跟随部族使者团停留京城,而是选择一同返回。她对这片雪原的熟悉,将是队伍最可靠的眼睛。

队伍并未沿着官道缓慢行进。在离开京城范围后,谢凤卿一声令下,整个队伍陡然加速!

他们拐入了一条明显是新近开辟、压实的驰道。这条道路比官道更窄,却异常平整坚实,即便覆盖着厚雪,也能让马队保持高速奔驰。这是谢凤卿之前暗中下令,利用缴获的沈介贪墨款和部分军费,征调民夫,沿着旧有驿道基础紧急拓宽夯实的“军用快道”。虽远不及后世的概念,但在这个时代,已是难得的高速通道。

三千铁骑如同离弦之箭,在这条特殊的道路上狂奔,马蹄声如同沉雷,碾碎风雪,向南疾驰!速度远超寻常行军!

然而,疾行不过一个时辰,前方探路的风雪十八骑突然发出了警示的尖锐哨音!

队伍骤然减速。

谢凤卿策马奔至队首,只见前方道路中央,横七竖八地倒着几棵被砍断的大树,阻塞了道路。痕迹很新,断口处木茬森然。

“有埋伏!警戒!”萧御冷喝一声,长剑已然出鞘半寸。风雪十八骑瞬间散开,组成防御阵型,冰冷的视线扫视着道路两侧黑漆漆的林地。

就在这时,道路左侧的山坡密林中,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迅疾的机括响动!

咻咻咻——!

数十支弩箭,如同毒蛇吐信,悄无声息地穿透雪幕,直射谢凤卿所在的位置!这些弩箭并非军中制式,箭镞狭长乌黑,显然淬了剧毒,而且发射时机刁钻狠辣,借助风雪声掩盖,极难察觉!

“小心!”萧御瞳孔一缩,就要策马挡上前。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35/111111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