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等待明主
他的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却又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
“昔日,龙椅代表至高无上之皇权,生杀予夺,皆出一人。然历史证明,一人之智有限,一人之私欲无穷。将天下兴衰、万民福祉系于一人之身,实乃巨大风险。故而,空悬龙椅,是警示,亦是期盼——警示后人,权力必须受到制约;期盼未来,治国当集思广益,以万民之心为心!”
“今日我辈学子,无论男女,在此应试。非为攀龙附凤,博取功名;实为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为我辈之权益,为天下之公义发声!龙椅空悬,是等我来坐——非等我阿九一人,而是等我们每一个心怀天下、愿意为之尽责之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共治,方是长治久安之本!”
这番言论,如同石破天惊!其大胆程度,甚至超越了谢凤卿公开的表述!它将“空悬龙椅”的理念,从“等待明主”提升到了“否定独裁、倡导共治”的高度!
整个考场,陷入了极致的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番离经叛道却又直指核心的言论震撼了!无论是考生、考官,还是远处的侍卫,甚至是被制服在地的萧景明,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寂静持续了足足十息。
然后,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猛然喷发!
“好!”
“说得好!”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阿九学长说得好!”
欢呼声、叫好声、掌声,如同海啸般从考场的各个角落爆发出来!尤其是那些女考生,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用力拍着手掌,仿佛要将心中的积郁和激情全部宣泄出来!阿九的话,说出了她们内心深处最渴望、却不敢宣之于口的梦想!
“凤皇陛下万岁!”
“女学万岁!共治万岁!”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震得贡院的瓦片似乎都在簌簌作响!那些海外使节家的女儿们,也深受感染,跟着人群一起欢呼,眼中充满了对这位大燕摄政王和她所倡导理念的敬佩与折服。
谢凤卿望着台下激动得近乎疯狂的人群,望着阿九那虽然稚嫩却挺得笔直的脊梁,心中亦是心潮澎湃。她缓缓抬起手。
随着她的手势,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渐渐平息下来,但每个人脸上激动的红潮仍未褪去。
谢凤卿的目光扫过全场,清越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开创历史的决然:
“今日,尔等之表现,尔等之心声,本王与朝廷,俱已听闻!女学之功,非在一时一地,而在千秋万代!本王宣布——”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传遍全场:
“自今日起,女学贡院与国子监、与天下男子科举贡院,同阶、同仪、同授官、同待遇!此制,永世不废!”
这句话,如同最庄严的承诺,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万人的欢呼声再次冲天而起,几乎要掀翻整个贡院的屋顶!许多考生相拥而泣,她们知道,从这一刻起,女子的命运,真的不同了!
萧御走到谢凤卿身边,趁着所有人都在激动欢呼,无人注意的间隙,轻轻握了握她垂在身侧、微微有些冰凉的手。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带着常年握剑留下的薄茧。
“你做到了。”他低声说,只有三个字。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谢凤卿一直强撑着的、镇定自若的面具出现了一丝裂痕,鼻尖猛地一酸,眼眶有些发热。这一路走来,多少明枪暗箭,多少非议阻挠,多少次在深夜独自舔舐伤口,又有多少次,是这个男人默默地站在她身后,用他的方式,为她挡去风雨,给予她最坚定的支持。
她反手轻轻回握了一下,随即松开。一切尽在不言中。
夕阳终于收敛了最后一丝余晖,沉入西山之后。贡院内点燃了无数的灯笼和牛油巨烛,将考场映照得如同白昼。
交卷的钟声悠扬响起,回荡在暮色苍茫的贡院上空。考生们开始陆续离开考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和充满希望的光芒。她们三三两两地交谈着,讨论着试题,分享着激动,目光不时敬畏地望向主考台的方向。
谢凤卿依旧站在观礼台上,望着下方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的人群,望着她们脸上那种焕然一新的神采,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夜风渐起,带着深重的寒意。
忽然,肩头再次一沉。那件熟悉的玄色貂绒大氅,带着萧御的体温和身上淡淡的、如同雪后松针般的清冽气息,再次披在了她的肩上。
“起风了,回去吧。”萧御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比平日里更加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阅卷还需时日,别累着了。”
谢凤卿拢了拢温暖的大氅,点了点头。她最后望了一眼在暮色与灯火中更显巍峨肃穆的贡院建筑。她知道,历史的车轮,已经因为今日这万名女子的笔,而不可逆转地向前推进了一寸。
史官在今日的史册记录末尾,郑重添上最后一笔:“……酉时正,试毕。万生出闱,面有光华,如获新生。空悬龙椅之真义,得遇知音。天下共治之宏图,自此始奠其基。是夜,贡院灯火达旦,阅卷不辍,以待巾帼进士之诞生。”
夜色彻底笼罩了大地,但贡院内的灯火却比星空更加明亮。数以百计的阅卷官们已经就位,开始了紧张而繁琐的阅卷工作。而谢凤卿和萧御,也并未回宫,而是选择留在贡院旁的官署之内,他们要亲自等待,这第一批由女学贡院选拔出的、或许将改变王朝未来格局的英才名单出炉。
在这个注定不眠的夜晚,一个新的时代,正伴随着烛火的噼啪声和翻动试卷的沙沙声,悄然却坚定地开启了她波澜壮阔的序幕
——————几日后海外
一件温暖的披风忽然落在她肩上,萧御不知何时来到了她身边。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握住了她的手,指节分明的手掌传来令人安心的温度。他们并肩站立,望着远方海天相接处,那里,星星点点的渔火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
“无论你去哪里,我都会在你身边。”萧御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
谢凤卿转头看他,眼中映照着远处的灯火:“我知道。”简单的两个字,却包含了全部的信任与依赖。
夜空中的烟花渐渐消散,但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在船坞的另一端,工人们已经开始为下一艘战舰铺设龙骨;在更远的女学基金办事处,管事们正在清点今日的巨额收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史官在史册上郑重写道:“正月十八,火药民营启,远洋商署立,万民归心。空悬龙椅,已见曙光。”
海风越来越大,吹动了谢凤卿的披风,也吹动了她心中的宏图。她望着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船队乘风破浪,将东方的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夜晚,她轻轻握紧了萧御的手,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月光如水,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也洒在这一对并肩而立的男女身上。他们的影子在甲板上拉得很长,仿佛已经延伸到了无限的未来。而在那未来里,有一个强大、繁荣、开放的大燕王朝,正缓缓揭开历史的序幕。
东海之滨。
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浓稠,仿佛一块巨大的、浸透了深蓝墨汁的丝绒,沉沉地覆盖在无垠的海面与天际。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礁石,发出低沉而富有韵律的呜咽,更衬得这破晓前的寂静带着一种庄严肃穆的压力。咸涩而凛冽的海风自远洋吹来,卷起细碎的水沫,扑打在人的脸上,带来刺骨的寒意。
渐渐地,在那海天相接的最深处,一丝极淡、极弱的白光挣扎着撕裂了黑暗的帷幕。如同最顶级的画师用最细腻的笔触,蘸着稀释了的银粉,小心翼翼地在那深蓝的画卷上抹开第一笔。这抹白色迅速晕染开来,由白转青,由青渐粉,最终化作一片绚烂的金红,将原本深沉的海面也染上了流动的、淡淡的金粉色。晨光熹微,驱散了弥漫在海上的薄雾,也清晰地勾勒出停泊在深水区的庞然大物的轮廓。
那是三艘堪称海上堡垒的火龙炮舰。乌黑铮亮的舰体反射着初生的天光,如同三头蛰伏的、披着玄铁鳞甲的远古巨兽,沉默地展示着大燕王朝无与伦比的武力与威严。每一艘炮舰的侧舷炮口都森然排列,黑洞洞的,预示着毁灭性的力量。而在这三艘巨舰的中央,拱卫着一座新近落成的人工岛屿——女学岛。岛屿的轮廓在晨曦中显得还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见其上亭台楼阁的雏形,以及大片新植的、在料峭春寒中顽强吐露生机的桃李树林。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35/111110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