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凤袍要加身 > 第57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到海吗

第57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到海吗


主舰“破浪号”的舰首,一道窈窕而挺拔的身影独立于猎猎海风之中。

谢凤卿身着一品亲王规制的玄色朝服,金线绣成的凤凰图腾从衣襟蔓延至下摆,每一片羽毛都栩栩如生,在渐亮的天光下流转着暗金色的华彩。海风极大,吹得她宽大的衣袖袍摆鼓荡飞扬,那只金凤仿佛随时都要挣脱衣料的束缚,发出一声清越的唳鸣,腾空而去,直上九霄。她未戴繁复的珠冠,如墨青丝仅用一支简单的白玉凤头簪挽起,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修长优美的脖颈。她的面容在晨光中显得有些模糊,唯有一双点墨般的眸子,亮得惊人,正静静地凝视着那片越来越亮、越来越广阔的海平面,目光深邃,似乎已穿透了万里波涛,看到了更遥远的彼岸。

在她身后半步之遥的位置,萧御静立如山。他今日未着甲胄,换上了一身藏蓝色的锦袍,玉带束腰,衬得他肩宽腿长,身形越发挺拔。这个距离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会逾越臣子的本分,显得过于亲密,又能在任何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将那个纤柔却承载着江山重量的身影护在自己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内。他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谢凤卿的背影上,那双惯常锐利如鹰隼的眸子里,此刻沉淀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有关切,有骄傲,有毫不迟疑的支持,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因她即将直面更广阔天下面临的未知风险而产生的隐忧。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到海吗?”萧御忽然开口,打破了持续良久的静谧。他的声音低沉,融在海风里,却异常清晰地传入谢凤卿耳中,带着一种特有的、能安抚人心的温和力量。

谢凤卿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波光粼粼、仿佛洒满了碎金的海面上,唇角却不由自主地微微扬起一个极柔和的弧度。那段记忆,虽已隔数日,却依旧鲜明如昨。那时,她还是个刚刚初出茅庐斗第一次斗到了沈介,却没想到那些对他的惩罚只是表面,而他,是年轻气盛、军功赫赫的将军。知道我见证了朝堂的真像特意带来散心。

“自然记得。”她的声音清越,带着一丝回忆的悠远,“那时你指着海天相接之处,对我说,海的那边,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有与我们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族群,有迥异的文明与国度。”

“而现在,”萧御接过她的话,语气中的骄傲难以掩饰,像暖流般熨帖着谢凤卿的心,“你正带着大燕的女儿们,不只是遥望,而是真正乘风破浪,去往那片更广阔的天地,播撒智慧的种子。你让‘女学’二字,不再局限于我国一隅。”

谢凤卿微微侧首,终于将目光从海上收回,落在了身侧的男人脸上。晨光恰好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深邃的眼眸映照着海天的光彩,那里盛满了她早已熟悉、并日益依赖的理解与毫无保留的支持。她心中暖意更甚,仿佛连日来为筹备此事积压的疲惫,都在这无声的交流中消散了不少。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朝阳终于挣脱了海平面的最后一丝束缚,跃然而上,将万丈金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海面彻底被点燃,化作一片流动的、璀璨的金色汪洋。三艘火龙炮舰同时鸣响汽笛,低沉雄浑的声音穿透云霄,宣告着重要时刻的来临。

精致的舷梯从“破浪号”上缓缓放下,稳稳搭在女学岛新建的码头上。岛屿的全貌此刻清晰可见:显然经过精心规划,道路平整宽阔,基础建筑虽简洁却大气,最引人注目的是岛上遍植的桃树和李树。此时虽是正月,春寒料峭,但据说因岛屿地下蕴藏着罕见的温泉地热,气候温暖湿润,这些桃李枝头竟已鼓起了密密麻麻、粉白相间的花苞,蓄势待发,为这座新生岛屿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希望。

谢凤卿在萧御、霍三娘、阿九以及一众文武官员的簇拥下,步下舰船,踏上了这片完全由她提议、力排众议、耗费巨资历时三个月填海造陆而成的新生土地。她的步伐沉稳而坚定,玄色朝服上的金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下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搏上。

岛屿中央,早已搭建起一座高三丈、饰以彩绸的高台。高台之上,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碑石静静伫立,碑石被一块明黄色的贡缎绸布覆盖着,绸布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更显其下所藏之物的庄重。

来自西域三十六国、南洋诸岛、乃至更遥远国度的使节们,早已按照指引排列在观礼区域。他们穿着各自民族最隆重的礼服,色彩斑斓,形制各异,脸上带着或好奇、或审视、或敬畏的神情,注视着这位年纪轻轻却已权倾朝野、更提出如此惊世骇俗理念的大燕摄政王。

现场鸦雀无声,只有海风拂过旗帜发出的猎猎声响。

礼部尚书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高亢悠长的唱喏声打破了寂静:“吉时已到——鸣炮——!”

命令一下,位于岛屿四角的九门礼炮依次轰鸣。砰!砰!砰!……  九声炮响,一声接着一声,震耳欲聋,仿佛九天惊雷落地,震得人脚下地面微微颤动,更是彻底划破了海天的宁静。炮口喷出的不是实心弹丸,而是特制的礼花弹,它们呼啸着冲上高空,在湛蓝的天幕上接连炸开,绽放出绚丽夺目、形态各异的巨大烟花图案——有展翅的凤凰,有含苞的牡丹,有书卷的形状,最后九朵烟花共同组成了“桃李天下”四个璀璨的大字,良久方才消散。

炮声的回音还在海天间回荡,一群被精心饲养在岛上的雪鹰被同时放飞。它们通体雪白,神骏异常,展开宽大的翅膀,发出清亮的啼鸣,绕着女学岛盘旋飞行,姿态优雅而从容,如同忠诚的空中卫士,巡视着这片即将承载无数女子梦想的圣地。

谢凤卿步履从容,一步步登上高台。她走到巨大的汉白玉碑石前,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扫过那些肤色各异、却都聚焦在她身上的目光。她看到了萧御眼中无声的鼓励,看到了霍三娘激动得微微发红的脸颊,看到了阿九和其他女学子们眼中闪烁的泪光和憧憬。

她伸出双手,稳稳地抓住了覆盖在碑石上的明黄绸布的两角。那双手,指节纤细,却蕴含着决断江山的力量。微微用力,绸布滑落。

“桃李天下”四个苍劲有力、铁画银钩的大字,瞬间暴露在晨光之下。字体磅礴大气,笔锋锐利处尽显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转折圆融时又透出包容天地的胸襟,正是出自萧御之手。阳光照射在打磨光滑的汉白玉碑面上,再反射到镌刻深刻的字迹中,使得这四个字仿佛自身在发光,熠熠生辉,令人不敢逼视。

“今日,承天景命,抚有四海,”谢凤卿清越的声音响起,通过工部特制的、巧妙利用铜管和喇叭形状扩音的传声装置,清晰地传遍了岛屿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远远地送到了海面上的舰船,“大燕女学之海外分校,于此仙岛,正式奠基!”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一位聆听者的耳中。

“自燧人取火,仓颉造字,文明得以传承,赖于学习。然数千载以来,天下女子,多困于闺阁,才智埋没,光华不显。此非女子之过,乃世道之偏!”

话语掷地有声,让许多在场聆听的女子,无论来自大燕还是异国,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眼中泛起了激动的泪光。

“本王深信,女子之智慧,不逊男儿;女子之力量,可擎半壁苍穹!设立此海外分校,意在打破疆域之限,消弭出身之见。从今往后,凡天下女子,无论华夷,无论贵贱,无论信奉何种神灵,只需心怀向学之志,皆可踏足此岛,求学问道,明理自强!”

她的话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荡起层层涟漪。短暂的寂静后,是如同海潮般汹涌澎湃的回应。

岸边的海外使节们,无论是真心拥戴还是迫于大燕的强盛威仪,此刻都齐刷刷地跪倒在地,用带着各种口音、却同样恭敬的语调高呼:

“凤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女学昌盛,泽被苍生!”

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回荡在海天之间。

这个“凤皇大帝”的称呼,让站在稍后位置的萧御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蹙眉。他知道这个称呼背后可能蕴含的风险,无论是对于谢凤卿个人的安危,还是对于整个王朝现有的政治格局。

但谢凤卿却面色平静,甚至唇角还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坦然接受了这近乎僭越的尊称。她深知,在文化迥异、强权林立的海外之地推行如此离经叛道的女学,仅仅依靠仁政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起足够强大、近乎神化的权威,才能震慑宵小,减少阻力。这个称呼,某种程度上,正是她所需要的。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35/1111109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