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替考书童竟被钦点为当世文圣 > 第36章 南宁县奇景,排队买书

第36章 南宁县奇景,排队买书


此刻其他人也读完,同样的目光再次投向陈道生。

“老夫何时说过,这话本故事是老夫所写?”

陈道生摇头晃脑,轻轻一说,再次震惊了众人。

“此等话本故事,浅白之言贴近民生,哪怕是开蒙数年的孩童都能熟记于心,故事趣味十足,看似直白通俗、异于常人,但其中文采,若无深厚的史书功底,非一般人能写出,不是陈夫子又会是谁?”

“老夫也很好奇这个问题。”

陈道生双目带着迷惑,轻轻开口。

话锋一转,语气异常自信,重新说道,“此书想必不久便会在南宁县市面售卖,届时这背后之人究竟是谁,自可一目了然。”

“那这些文稿……”

县丞丞霍天朗掂量着手上的话本,难得尴尬地笑了笑。

主簿、典例和一众举人老爷也纷纷低头。

他们着实没想到,有朝一日会为这些娱乐之物开口,但上面的故事哪怕再读一遍,也不觉得枯燥。

实在难以割舍。

“拿去。”

陈道生看着众人神情,心头计谋已然得逞,又怎会计较这些。

他挥了挥手,众人一番答谢后随即离去。

“如此一来,感受这‘痛楚’的便不止老夫一人了。”

虽然此举有替那幕后之人推广之嫌,但他陈道生乐意。

千金难买爷乐意!

陈道生一代大儒,倒也是个风趣之人。

……

在王家族学的寥寥几日里,表哥江毅同在王家族中求学的学子休假归来。

朗朗的读书声悦耳动听,在屋内外回荡。

王朗板着张小脸,坐在族学私塾的座位上,时而认真回答提问,时而仔细做着课堂笔记。

课间休息时。

他小脸发白,神色慌乱地走到江砚白身前,低着头说道:“砚白哥,我好像做错事了。”

江砚白疑惑地看向他。

王朗咬着后槽牙,手指也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我……”

江砚白听了,轻声说道:“瞧你这紧张的样子,我如今虽有神童之名,但也只是个小小书童。

小弟,难不成你觉得我这书童身上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江砚白语气故作轻松。

可王朗却并未因此得到安慰,依旧面如土色。

他着急地说道:“我把砚白哥你的话本文稿给弄丢了!昨天还在,我带到陈夫子门下的私塾,可回家后,我把马车、书房还有房间都翻遍了,怎么都找不到。”

“原来就这点事。”

江砚白笑着轻轻开口。

在王朗一脸茫然的注视下,直接说道:“那话本文稿在交给少爷之前,我早已交给族中书房的管家傅老了,想必这两日就会在市面上流通了。”

“真的吗?”

王朗眼睛一亮,不敢相信地问道。

江砚白笑着点了点头,王朗这才喜笑颜开,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还是砚白哥想得周到!”

王朗一脸崇拜,满是夸赞。

“少爷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也很不错。”

江砚白摸了摸王朗胖乎乎的小脑袋。

两人此时开启了互夸模式。

“还是砚白哥厉害,我这次差点就闯祸了。”

“下次注意不就行了。”

江砚白鼓励式的教育渐渐有了效果。

王朗小眼睛亮晶晶的,兴奋地说:“砚白哥,你实在是太好了!”

……

接下来的两日,王家书坊在南宁县的三家书铺门口,原本门可罗雀的生意,此时却极为罕见地排起了长龙。

队伍从铺子里面一直延伸到外面的街头小巷。

转眼间,消息口口相传,小小的南宁县内,但凡读过书的文人,大多都赶来购买一份三国话本上册带回家。

一份话本价格并不贵,只需区区三十文钱。

对于普通百姓农户家来说或许是一笔额外的开销,但大多数读书人还是有闲钱来购买这份如今在南宁县内正火热的话本。

更何况,不知从哪里传来消息,说这文章还被大儒陈道生亲自批注过,每一份购买的话本文稿,末尾最后一页的批注内容十分显眼。

起初,还有人认为这是借着大儒的名声公然售卖。

可此后陈道生并未出面澄清,无疑是默认了此事。

随后,话本在文人群体中广泛流传。

一时间,小小的南宁县做到了街知巷闻,无人不晓。

“快来一份三国话本!‘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样的文章,荡气回肠,磅礴的意境令人神往。”

“大儒陈夫子的批注更是直指本质,一针见血。”

“真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们南宁县竟能出现这样的佳作!”

“没错,虽说这只是话本,但作者的文学功底恐怕只有进士才能达到。”

众人纷纷夸赞。

一时之间,三国话本上册被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仿佛天下文人若不读此书,就白来这世间一趟。

与此同时,王家书坊售卖的此书内容,也被各大酒楼的说书人搬上了舞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当今太平盛世,乃我当朝天子一统天下之功,其功绩堪比尧舜。”

说书人站在文房四宝前,手中拿着惊堂木,重重地一拍。

说到此处,酒楼内的客人都会心一笑。

大家都明白这著作之人写出此等开篇的深意。

随后,话本里的内容被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传入众多客人耳中。

就连酒楼外面的乞丐、售卖山货的小贩,还有过路的百姓,也被这番言语吸引。

“这故事听着还真不错,连我这粗人都能听懂。”

“原来咱大顺一朝的陛下如此英明神武,我们老百姓可真是有福了。”

“天下乱世已过,如今是太平盛世,才有我们这些贫苦人的活路。”

故事里的内容渐渐传开。

在南宁县全境蔓延开来,转眼间就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醉仙楼的东家赵二虎哈哈大笑,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眼中尽是兴奋之色。

他拍着宝贝儿子赵大宝的胖身子,说道:“儿子,你认的这个老大不亏,就他出的这个主意,咱酒楼这个月的生意恐怕要大赚一笔了!”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900/111111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