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替考书童竟被钦点为当世文圣 > 第93章 枢密院参知政事

第93章 枢密院参知政事


“落实、落实还是落实!”

江家小院里,江砚白此刻挥斥方遒。

而他的这番举动,并未引起太大波动,反而让面前的县令霍天朗、主簿楚祥、典史马汉三人如雷贯耳、醍醐灌顶,将其当作圣贤之言。

“新政之风起于南宁,如今怕是盛京城金銮殿上多少相公也都关注于此。这新政本非名不见经传,可如今有左相牵头立下指令,乃是天子之意。

而我南宁县首当其冲,就必须要将这新政之法落实到位,尽善尽美。

唯有如此,左相、陛下,还有朝堂之上以左相为首的众多相公们才能顺心如意,心愿达成。

我们南宁县,包括诸位大人,才能在我大顺天下更加安稳滋润。”

“所以此事不仅要做,而且必须做,甚至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江砚白字字珠玑,将新政对南宁县的利弊权衡一一道来,务必要让面前县衙的霍天朗等三位大人理解透彻。

若南宁县内他们三人都无法理解新政要义,接下来南宁县可就真成了一锅粥。

而他江砚白好不容易得来的“大顺祥瑞”美名,以及朝堂的关注,也将烟消云散。

这是江砚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多谢贤侄指点。”

霍天朗做好笔记,目光肃然地直起身来。

一旁的主簿楚祥、典史马汉两人也不再像方才那般迷茫。

在江砚白为他们指点迷津之后,对于新政该如何落实、如何做到位,几人的心中都有了数。

“新政落实,于各位叔伯、于我这侄儿都是受益无穷,好处极大。”

“接下来一切便全然麻烦诸位了。”

江砚白绷着张小脸,同样郑重地施了一礼。

三人回礼后,便第一时间离开江府,赶忙去指挥县衙内的人员,联络南宁县的大户人家。

新政之下,平日里再厉害的一些土霸主,如今也不过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只是此刻!

江砚白心中仍有种种疑惑,所以便直接来了隔壁的杨府。

开门的是门房,并非老周这个府上的大管家,但全府上下所有人早已收到命令,若江家公子前来,直接放行即可。

所以江砚白没受到半分阻碍,便顺着下人的领路,来到了老周和杨长柏,这位白鹿书院院长的面前。

只是此时对方好像有客。

阁楼之内,两盏清茶微微冒着热气,扑洒着热意,旁边热炭所沸腾的小茶壶还在闷声作响,“咕咕咕咕”。

“你小子怎么来?”

见到江砚白本人,杨长柏还沉浸于之前的尴尬,所以并没给什么好脸色。

江砚白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直接坐到了杨长柏的身前,并非对面那客人的位置,而是随便找了个蒲团放在边上,一屁股坐下。

“我大顺新政,不是自左相开始便早有此意吗?

数年来,朝堂还有各个地方改革执法之事不少,为何此次我提出的大顺新政,感觉好像很严重?”

这是江砚白刚才一路上心里不明白的一点。

他如今来到这个世界没多久,所知所想大多只是南宁县这一亩三分地,南宁县之外的山河以及朝堂之事,也只能通过书本来了解。

真正的内情他一无所知。

江砚白一时半会除了夫子陈道生外,也就只能来问面前这位白鹿书院的院长大人了,对方也的确是个很适合的询问对象。

“呵呵。”

杨长柏翻了翻白眼,对江砚白这个话题倒是有几分兴趣,“何为大顺新政?无非便是总结前朝政令的失误,随后将其纠正、完善、补充的政令而已。

但前朝政令、国朝律法早已经过数代完善,如今也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改良优化,仅此罢了。”

“推陈出新,又要在数代先贤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哪有那么容易?”

杨长柏似乎对于这么多年大顺新政的情况挺有意见,从说话开始就一直臭着一张脸。

“怎么,你小子这是怕了?”

杨长柏似想到什么,面露不怀好意的笑容看向江砚白。

“我的确是有点,不过还算承受得住。”

江砚白大大方方地承认,自顾自地拿起面前的茶盏,先给自己倒了一杯。

杨府上的紫檀木茶盘,茶水与木头的香味交融。

的确要比在醉仙楼喝的香茶好上许多。

“自古变法之人,无不流血牺牲。若是王朝衰败乃至国破家亡之时,变法者首当其冲,自当流血捐躯。”

“可如今乃是我大顺开国年间,天子春秋鼎盛,朝中还有左相主持新政,乃是有力人选。

再加上朝臣、各个地方根深蒂固的土地关系,以及盘根错节、互相联系的世家大族、地方豪族之间的联盟,想要稳固还需很长时间。

所以这新政之法实行起来并不会太过困难,只要陛下的态度强硬一些,在最开始之时选出最合适的契机,将新政推行下去即可。”

端着紫檀木茶盏,暖意从手心传来,江砚白心中因疑惑而加重的沉重感也不免减轻了一些。

他本就是这么想的。

顾全大局,所以才会那么做。

“算天时,倒是站在你小子这一边。”

杨长柏舔了舔嘴,虽然心中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江砚白的话的确有道理。

不然如今新政初起。

奉平郡府以及南宁县内的那些世家大族早已经上蹿下跳,甚至派出杀手,更疯狂一点的直接暗中谋反也并非没有可能。

利益所致之处,谈什么忠心就显得太过可笑至极。

“哈哈哈哈!”

杨长柏不怀好意地看向江砚白,忽然间由衷地大笑出声。

“可惜人和却并非站在你这一边,你这些话千不该万不该在今日今时今刻对老夫言说。”

“为什么?”

江砚白不太理解,连手中的热茶也重新放在了面前的桌上。

杨长柏似笑非笑地呶了呶嘴,示意了一下对面坐着的那个客人。

也在此时,一阵稳健有力的脚步声徐徐传来。

“这位便是南宁县小神童,连盛京城中陛下与左相也都极为大力夸赞的江砚白江公子了吗?”

“本官不才。”

“区区枢密院参知政事,也算是当朝的副相之一。”

“今日拜见江公子。”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900/111110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