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省亲定在端午?
没有了二十万两,贾母和王夫人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薛家出银子,也没有第二个宝玉可以“卖”了。
眼见着还有三十万两的亏空,贾母、王夫人这两婆媳,又凑到一起蛐蛐,想去哪弄点银子,好歹也得把省亲别院立起啊!两个臭皮匠终究没抵一个诸葛亮。
贾母坐在荣庆堂,愁得一夜没睡,第二天终于下了决心,她知道荣国府已经是强弩之末,这次贤德妃一定得回家看看,这也是让其他人都不要小瞧了荣府。
一大早,贾母就让鸳鸯去唤了赖嬷嬷进府,她有事让赖嬷嬷去办,赖嬷嬷在贾母房中待了一会便神色凝重地走了 。
待下午归来,从怀里掏出二十万两的银票,奉与贾母……“老太太,他说他想见您一面,问你可否愿见上一面?”
贾母陷入回忆……
四月末的荣国府,大观园总算揭开了最后的面纱。
几天前,贾政带着一群人,去快要落成的院子里逛,恰好看见了贾宝玉,便一并带进园子。
宝玉因有些歪才在身上,这次大出风采,把所有轩馆都起了名字,自此,书中故事发展的主要地点大观园终于完工。
刚落成的大观园,像幅刚晕染完的青绿山水,顺着沁芳溪铺开去。
朱红的园门嵌着鎏金铜环,进门绕过叠得精巧的太湖石,迎面就是沁芳闸桥,汉白玉的栏杆映着碧水,桥边的垂柳刚抽了新绿,柔枝垂到水面,风一吹就漾开满溪的碎影。
往里走,各处院落还带着新木的清香。潇湘馆的翠竹已栽得齐整,竿竿青绿直逼檐角,窗纱是新换的银红色霞影纱。
怡红院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堆在枝头,院角的芭蕉叶又宽又绿,衬得那几间抱厦格外鲜亮。
蘅芜苑的香草刚种上,风里已带着淡淡的异香,石子铺的小径绕着假山,曲曲折折通到正屋,窗下还摆着新雕的竹椅。
整个园子像被揉进了春景里,新漆的廊柱、刚挂的帘幔、初绽的花木,连风都带着股清爽。
可这看着漂亮的别院,却华而不实,看不见的地方皆是以次充好。
只有蘅芜苑是贾琏亲自盯着建的,从木料到做工都扎实,廊柱是干透的楠木,石凳是汉白玉雕琢,连院角的香草都是贾赦特意寻来的奇花异草。
栊翠庵里,妙玉已带着徒弟住下,每日晨钟暮鼓,茶香伴着佛经声飘出墙外。
十二个小戏子也安置在梨香院旁的戏台上,弦乐声伴着晨露满园飘,乍一看,省亲的规制都齐了。
贾母和王夫人带着人园子里转了两圈,见各处轩馆都立得周正,窗明几净,便放了心。
王夫人问管事:“园子里的桌椅、帐幔都备齐了?省亲时娘娘要歇息、设宴,可别缺了物件。”
管事连忙点头:“二太太放心!桌椅都按规制打了,帐幔也绣好了,就等着最后归置妥当。”
贾母还是有些不踏实,让人去请贾政来查验。
可寻了半天,鸳鸯才在柳姨娘的院里找到醉醺醺的贾政, 此时的他正半倚在软榻上,手里捏着酒盏,连眼睛都没睁全。
“园子的事?”他打了个酒嗝,声音含糊,“好!都好!琏儿办事牢靠,其余的也差不了,你让老太太尽管放心,省亲绝对没问题!”
鸳鸯赶紧回去禀告贾母,却不知道她身后有那黏腻的目光一直目送她走远。
鸳鸯回去禀报,贾母彻底松了口气:“既然政儿都验过了,那定是稳妥的。赶紧让他写奏折,请娘娘择个吉日省亲,别误了时辰。”
王夫人催着人写了奏折,让人快马送进宫里。
谁料奏折刚送出去不到半天,荣国府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小太监高唱“圣旨到——”,唬得贾母、王夫人连忙带着众人跪接。
传旨太监展开明黄圣旨,声音清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贤德妃贾氏,久居深宫,念及亲眷,着于五月初五日归府省亲,各宜预备,钦此。”
圣旨读罢,贾母和王夫人都愣住了,满打满算只剩七天!
虽园子里的轩馆立起来了,可桌椅还有些没归置、宴席的食材没采买、礼仪的流程没敲定,连小戏子的曲目都没定好,这么短的时间,哪里来得及?
“公公,这日子是不是太急了些?”王夫人忍不住起身,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园子里还有好些活计没收尾,宴席、礼仪也没预备,怕是赶不上……”
传旨太监斜了她一眼,语气严肃:“圣意已决,岂容更改?娘娘盼省亲久矣,皇上体恤才尽快定了日子,你们若是预备不周,仔细担待不起!”说罢,带着小太监转身就走,没留半分余地。
看着太监的背影,贾母扶着鸳鸯的手才站稳,脸色瞬间发白。
她看着园子里尚未归置的桌椅、空荡荡的宴席厅,心里直发慌。
“这可怎么办?七天时间,要归置物件、采买食材、排定礼仪,还要教丫鬟婆子们规矩,哪里来得及?万一省亲时乱了套,那可是丢尽了皇家的脸面!”
王夫人也急得直搓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都怪二老爷!天天醉在姨娘院里,连园子的收尾都不管,现在好了,圣旨下来了,咱们可怎么凑活?”
贾母一听王夫人竟敢说她好大儿,立刻不乐意了,“这与政儿有何关系?你是当家主母,你怎么不看着!”
王夫人也委屈,差点同贾母吵起来。
正吵嚷着,贾琏匆匆进来,手里还拿着蘅芜苑的归置清单:“二太太,老太太,听说圣旨下来了?定在五月初五?”
“是啊!”贾母抓住贾琏的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琏儿,你赶紧去园子里盯着,把桌椅都归置到各轩馆,检查好门窗、烛台。”
“再让人去采买宴席的食材,定好小戏子的曲目,礼仪的流程也得赶紧排,教丫鬟婆子们守规矩,七天时间,绝不能出半点错!”
贾琏皱着眉,心里也清楚事情紧急,省亲是天大的事,半点疏漏都可能引来祸端。
他赶紧应下:“老太太放心,我这就去安排,把人都调动起来,日夜赶工,定不会误了省亲的事。”
说罢,贾琏转身就往园子去,脚步匆匆。
贾母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却依旧没底,这七天,怕是要把荣国府的人都熬得连轴转。
而那些没收尾的活计、没预备的礼仪,能不能在省亲前全部妥帖,谁也说不准。
而且……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860/437385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