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哲宗掌权
元祐元年 春 汴京皇城
紫宸殿内,钟鼓齐鸣,百官肃立。
少帝赵煦(哲宗)端坐于龙椅之上,身姿挺拔,虽面容犹带少年锐气,但那双曾经隐忍多年的眼睛,此刻已燃起不容置疑的帝王威焰。他终于彻底摆脱了祖母高太皇太后的桎梏,正式亲政,这位隐忍多年的少年天子,甫一掌权,便显露出不同于祖母的锐意与果决,改元绍圣,明志继承父皇神宗未竟之业,朝野为之震动,暗流汹涌的汴京城,迎来了一场权力的更迭。
目光投向四方:
北方大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日久,虽因内部贵族倾轧及与女真部落的摩擦,暂无大规模南侵之力,但边境线上,小股骑兵的试探、摩擦从未止歇,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随时可能亮出獠牙。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权倾朝野,与皇太孙耶律延禧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内部的动荡,暂时掩盖了南下的锋芒,却也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西北西夏,梁太后与其兄梁乙埋把持朝政,年幼的夏崇宗李乾顺形同傀儡。西夏铁骑倚仗地利,时而寇边,时而求和,反复无常。据传,深居西夏皇宫深处的太妃李秋水,虽看似不理俗务,但其掌控的势力与深不可测的武功,始终是宋廷西陲最大的担忧之一。
西南吐蕃,自宗喀地区唃厮啰政权衰落后,各部族分立,难成气候。然吐蕃国师鸠摩智自中原铩羽而归后,便深居简出,与一名疯癫僧人闭关精研佛法武学,其麾下势力依旧不容小觑,且其对中原武林,尤其是少林、武当的执念未消,犹如高原上的秃鹫,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南方大理,保定帝段正明贤明,镇南王段正淳辅政,境内相对安定。段氏一阳指、威震南陲,与宋廷关系和睦,通商频繁,是为数不多能让汴京稍感宽心的邻邦。
视线转回中原武林:
武当山,自乔天开创,获封“护国道宗”,编纂《万寿道藏》以来,已过十几载。天下道门菁英汇聚,宫观依山就势,鳞次栉比。每日晨钟暮鼓,香火鼎盛,前来拜师学艺、聆听道法者络绎于途。
更为人称道者,乃是武当独特的武学体系。山门广场之上,数百弟子每日演练太极,动作舒缓圆活,看似柔和,实则内含阴阳互济、以柔克刚的至高武理,劲力含而不发,气韵绵长。此乃乔天掌门融汇道家真谛所创之基,旨在让弟子于慢架之中,体悟“运”与“化”的武道根本。
而自少林宣布封山百年,这巍巍武当,便已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中原武林之泰斗,声望如日中天。
少林寺,自灵观禅师于皇城坐化,了结与护龙阁因果后,便依约封山百年。寺门紧闭,弟子罕出,仿佛彻底淡出江湖纷争。唯有藏经阁内,扫地僧依旧日复一日地清扫落叶,弟子虚竹,则于佛法武学之上,展现出令人惊异的慧根与进境,只是懵懂天性未改,尚不知自己承载着少林未来的希望。
丐帮,自乔峰因身世之故,留下打狗棒,飘然离去,不知所踪。帮主之位空悬,几经波折,最终竟落在一个名为游坦之的年轻弟子身上。此人武功虽得奇遇而突飞猛进,性子却优柔寡断,更令人费解的是,他对一个名为阿紫的娇俏少女言听计从,百依百顺。那阿紫精灵古怪,手段时而狠辣,丐帮诸多事务,竟似由此少女幕后操控,帮中长老虽多有不满,奈何游坦之手持打狗棒,武功又诡异高强,一时也无可奈何,偌大丐帮,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
汴京 皇宫 大庆殿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响彻云霄。白玉阶下,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各国使节,乃至护龙阁代表,皆躬身俯首。
年轻的哲宗皇帝立于丹陛之上,俯瞰着脚下这象征着至高权力的盛大场面。春风拂过他年轻而坚毅的面庞,带起龙袍一角。他眼中闪烁着的不再是隐忍,而是掌控乾坤、励精图治的雄心。
在他的身侧稍后之位,帝师兼护龙阁大总管金台垂手而立,面容平静,目光深邃如古井,无人能窥知其心中所想。
百官队列之前,皇城司指挥使李彦微微垂首,眼神闪烁,不知在盘算着新朝伊始,如何巩固自身权位。
而在更远处,阴影与光明的交界处,一袭暗红宫袍的太上,慵懒地倚着盘龙柱,绝美的脸上带着一丝似笑非笑的漠然,仿佛眼前这盛世喧嚣,与她隔着一层无形的纱。她指尖一枚银针无声旋转,偶尔折射出一点寒光。
禁军教头周侗则挺立如松,位于武将队列之中,他目光扫过全场,尤其在金台与太上身上略有停留,眉头微蹙。
哲宗抬起手,虚虚一扶,声音清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众卿平身。”
声浪平息,万众瞩目。
他目光扫过全场,缓缓开口,声音传遍大殿:“朕,既承天命,执掌乾坤,自当励精图治,刷新吏治,内抚黎庶,外御强敌,使我大宋江山,固若金汤,威加海内!”
话语铿锵,掷地有声。他微微停顿,目光似乎无意间与金台有了一瞬的交汇,随即望向殿外广阔的天地,语气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
“然,欲安外必先靖内。江湖浩渺,藏龙卧虎,亦藏污纳垢。昔日太祖皇帝之遗策,朕,不敢或忘。”
哲宗负手而立,意气风发,朗声道:
“这万里江山,是时候,该好好清扫一番了!”
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照射进来,将少年天子的身影拉得极长,也照亮了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断,与一场即将席卷整个江湖的暴风雨前兆。
---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859/4366935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