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南院大王
大辽皇宫,灯火通明,盛宴初开。
粗犷的石柱,熊熊燃烧的巨盆,空气中弥漫着马奶酒与烤肉的醇厚香气,无不彰显着草原帝国的豪迈。耶律洪基已换下戎装,身着皇袍,高踞主位,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意气风发。他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身旁那个魁梧如山、气度沉雄的汉子身上——萧峰。
“萧兄弟!”耶律洪基举起金杯,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真诚,“若非你与萧老英雄、谢壮士天神般降临,朕今日已成一抔黄土,大辽江山亦将落入奸佞之手!此恩,如同再造!朕思来想去,言语难表万一,唯有效仿古人,愿与兄弟你义结金兰,共享这万里江山!不知萧兄弟可愿屈就?”
殿内侍立的宫人与贵族皆是一震。与皇帝结拜,这是无上的荣宠!
萧峰放下酒杯,虎目中闪过一丝复杂。他生性豪迈,重义轻利,但亦知此事关系重大。他起身抱拳,沉声道:“陛下厚爱,萧峰感激不尽!然萧峰一介武夫,身世飘零,恐有辱陛下天威,亦恐惹来非议。”
“诶!”耶律洪基大手一挥,“什么身世飘零!在朕眼里,你就是顶天立地、义薄云天的大英雄!朕与你结拜,看中的是你这个人!你若推辞,便是瞧不起朕这个兄长!”
他言辞恳切,目光灼灼。坐在他身旁的皇后萧氏,容貌端丽,眉宇间自带草原女子的爽朗与贵气,此时温婉笑道:“萧英雄,陛下是真心实意。更何况,本宫也姓萧,细论起来,说不定五百年前与萧老英雄、与您还是一家人。自家人,何必如此见外?” 话语巧妙,既全了礼数,又透着亲切。
萧远山坐在下首,面无表情,但眼神深处微有波澜。重返故国,见到后族中人,他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萧峰见耶律洪基心意已决,情真意切,又见皇后亲自说和,心中豪气顿生,不再矫情,朗声道:“陛下既然如此看重,萧峰若再推辞,便是矫情了!好!承蒙陛下不弃,萧峰愿与陛下结为异姓兄弟!”
“好!痛快!”耶律洪基大喜,立刻命人摆上香案。
两人就在这辽宫大殿之上,按照契丹古礼,焚香祭告天地,立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福祸与共,永不相负”的誓言。
礼成,耶律洪基紧紧握住萧峰的手臂,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随即看向萧远山与谢晓宇,郑重道:“萧老英雄宝刀未老,神功盖世;谢壮士忠勇无双,罗汉临凡。此战,二位功不可没!”
他当即下旨:“萧老英雄救驾有功,更乃我大辽后族栋梁,特赐封为 ‘于越’ !位在百僚之上,见君不拜,享无上尊荣!”
接着,他看向谢晓宇,这位在万军之中如金刚般护卫萧峰的汉子:“谢壮士,你忠勇无双,是义弟的肱股臂膀。朕便命你随南院大王一同赴任,特授 南院行军司马 之职,总揽南院军务,整饬兵马,辅佐义弟,给朕把南疆守得固若金汤!”
萧远山微微颔首,算是领受。谢晓宇则单膝跪地,声如洪钟:“谢陛下隆恩!晓宇必竭尽所能,辅佐大哥,安定南院!”
最后,耶律洪基目光灼灼地看向萧峰,声音带着无比的郑重与期待:“义弟!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父子伏诛,但其旧部盘根错节,多是桀骜不驯之辈。南院事务关乎我大辽半壁江山,更是直面南朝之门户,非大智大勇、德才兼备者不能镇之!”
他走到萧峰面前,恳切道:“当日你在万军阵前,如神如魔,三军将士为之夺魄!唯有你,才能折服那些骄兵悍将,稳住南院局面,安抚民心!为了大辽的安定,为了这万千子民,这南院大王之位,非你莫属!请义弟万勿推辞!”
萧峰本欲再辞,但听到“安抚民心”、“万千子民”,又见耶律洪基眼神中的信任与期盼,想到南院之地毗邻大宋,若治理得当,或可消弭兵祸,让两国边民得以喘息。他沉吟片刻,终是抱拳,单膝跪地,朗声道:“臣,萧峰,领旨!必当竭尽全力,镇守南院,不负陛下重托!”
“好!好!好!”耶律洪基连说三个好字,亲自将他扶起,哈哈大笑。
盛宴之后,皇后萧氏特意将阿朱拉到身边,执著她的手,亲热地说道:“好妹妹,你与萧大王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以后在这大辽,若有任何不便,或是想找人说说体己话,随时可来宫中寻我。我们既是姐妹,便是一家人。” 她言辞恳切,手腕高明。
阿朱心性玲珑,此刻亦表现得落落大方,既不卑不亢,又感念其情意,微笑道:“多谢皇后娘娘厚爱,阿朱记下了。能得娘娘如此看待,是阿朱的福分。”
数日后,萧峰携父萧远山、义弟谢晓宇、爱妻阿朱,在耶律洪基亲赐的仪仗护卫下,浩浩荡荡前往南院大王治所。
甫一上任,萧峰便展现出与其威猛外表不符的细腻与仁心。他并未急于清算旧部,而是亲自巡视州县,深入民间,体察疾苦。他废除了一些涅鲁古时期制定的苛捐杂税,严令部下不得扰民,处理政务公正严明,不拘一格提拔有才干的汉人、契丹人。
他那日在战场上的神魔之姿早已传遍南院,军中将士兵是敬畏。如今见他非但不跋扈,反而爱民如子,处事公道,那份敬畏便渐渐化作了由衷的钦佩与拥戴。
萧远山挂着“于越”的尊号,多数时间在王府深处静修,其存在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震慑。
谢晓宇则忠实履行着“南院行军司马”的职责,他凭借超凡武力和公正无私,很快便在军中树立威信,协助萧峰将原本混乱的南院兵马整顿得纪律严明,成为萧峰最可靠的臂助。
阿朱将南院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心思巧妙,待人温和,赢得了府中上下的尊敬与喜爱,与萧峰更是鹣鲽情深。
曾经的叛乱阴霾逐渐散去,在南院大王萧峰的治理下,这片辽阔的土地,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安宁。萧峰站在王府的高台上,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城镇与无垠的草原,心中那份因身世而起的漂泊感,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安放的归宿。他追求的,从来不是权位,而是这般问心无愧的担当与守护。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859/4358107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