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八零,从参军入伍开始 > 第171章 我预祝你一举高中,金榜题名!

第171章 我预祝你一举高中,金榜题名!


百连城拍了拍柜台。

“兄弟,这事儿不怪你。谁家没个老婆孩子?端着铁饭碗,犯不着跟那群亡命徒硬碰硬。都过去了!”

售货员听到这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中午时分,水电站工地的临时食堂里,王全胜刚扒拉完碗里最后一口饭。

一阵汽车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

车门打开,傅田,王星亮,朱局长,还有股长唐宝玉鱼贯而出。

最后下来的,是一个戴着眼镜,背着帆布包和一部海鸥相机的斯文青年。

省报记者,章宝地!

王全胜心里一动,立刻丢下饭碗,大步流星地迎了上去。

“哎呀!傅部长,王部长,朱局长!各位领导大驾光临,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快请进办公室喝口水!”

王全胜的热情灼人。

让几位领导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傅田更是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全胜同志,不用这么客气,我们就是来随便看看,顺便让省报的章记者给你做个专访。”

一行人被迎进那间用木板临时搭建的简陋办公室。

里面除了一张桌子几条板凳,几乎家徒四壁。

然而,就在那张斑驳的旧书桌一角,几本厚厚的书显得格外醒目。

《高中物理》,《高等数学基础》。

章宝地是个敏锐的记者,他一眼就注意到了那几本书。

封皮上甚至还带着些许油墨的印记。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王同志,你还在看这些书?”

王全胜大大方方地把书拿过来,丝毫没有藏掖的意思。

“让章记者见笑了。这不是恢复高考了嘛,我寻思着,不能总当个大老粗。”

“在部队学的是打仗的本事,到了水电局,这就是技术单位,没文化可不行。”

“咱们局里技术氛围浓厚,领导也一直鼓励我们年轻人要进步。我就报了个名,想考考建筑工程大学,以后也能更好地为单位做贡献嘛!”

朱局长端着搪瓷缸子,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末,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瞧瞧,这就是他朱卫国手下的人!

有觉悟!

章宝地眼睛一亮,这可是个绝佳的切入点!

他立刻掏出笔记本和钢笔,沙沙地记录起来。

“了不起!王同志,你这种退伍不褪色,时刻追求进步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王全胜谦虚地摆摆手。

“章记者,您可别光写我。我能有今天这点进步,全靠单位的培养和同事们的帮助。”

“来,我给您介绍,这位是杨怀生杨师傅,我们工地的技术总把关,那可真是咱们局里的老专家!”

“我这点三脚猫的功夫,都是跟杨师傅学的。”

被点到名的杨怀生有些局促,搓着一双满是老茧的手,嘿嘿地笑着。

他一辈子跟钢筋水泥打交道,不善言辞,但那饱经风霜的脸任谁一看,都得信上三分老专家的名头。

章宝地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专家杨怀生悉心指导,然后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王全胜。

王全胜又指向不远处一个正在埋头看图纸的年轻人。

“还有那位,我的同事张海。别看他年纪轻,学习劲头比谁都足!我们经常一起讨论技术问题到深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咳!”朱局长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张海那小子,就是个混日子的主儿,仗着家里有点关系才进来的。

要不是王全胜来了之后,把整个工地的风气都带起来了。

这小子现在估计还在哪个角落里睡大觉呢!

“这王全胜,真是个人才!”

朱局长在心里暗骂一句,脸上却笑开了花。

“没错,我们水电局就是这么个团结上进的好集体!”

王全胜接下来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从工程科的严谨,到后勤科的保障,再到财务科的一丝不苟,把水电局上上下下所有部门都夸了个遍。

章宝地奋笔疾书,心中已经有了腹稿。

他当然明白,这里面肯定有夸大的成分,官场和单位里的弯弯绕绕,他见得多了。

但这些话,太适合写文章了!

一个懂得感恩,擅长团结同事的战斗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王同志,那你对这次考试,有多大把握?”

章宝地合上本子,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王全胜的脸上露出一抹坚毅。

“有局里领导这么无私的支持,有杨师傅这样的前辈倾囊相授,还有张海这样优秀的同事共同勉励,我要是再考不上,那可真就没脸见人了!”

这话,又是把所有功劳都分了出去。

“好!说得好!”傅田带头鼓起了掌。

“我预祝你一举高中,金榜题名!”

采访告一段落,章宝地提出想去工地上看看,拍几张照片。

在火热的工地上,他对着挥汗如雨的工人和初具雏形的建筑基座,按动快门。

临走前,他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王同志,这么大的工地,上百号工人,管理起来很棘手吧?”

王全胜闻言一笑。

他指着远处三个正吆喝着指挥工人的小组长,声音洪亮。

“章记者,您看那三位。王周全,我们王家湾德高望重的老人,负责管人,谁不服帖?”

“周才,脑子活络,负责管料,一根钉子都错不了!”

“......”

一番话说得轻松写意,滴水不漏。

下午,采访的第二站,卤肉店。

小小的店面此刻人声鼎沸,浓郁的肉香飘出半条街。

章宝地跟着王全胜挤进店里,看着白兰云和王有弟忙得脚不沾地的身影,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王同志,我能问问,你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开这么一家店吗?”

“一个战斗英雄,转业回来开店卖卤肉,这跨度可不小啊。”

章宝地的问题很直接。

周围的食客们听到战斗英雄,也都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王全胜看了一眼正在灶台前忙碌的妻子白兰云,眼神里满是温柔。

“章记者,原因很简单。”他提高了些许音量。

“我爱人为了跟我结婚,从农村来到县城,没有工作。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让她跟着我吃苦受累。”

“正好赶上县里鼓励搞活经济,出台了好政策,允许个人经营。我就想着,凭我自己的手艺,开个小店,让她有个事做,也能贴补家用。”

“这不光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小家,也是响应政府号召,为县里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嘛!”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058/437769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