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这就是时也,命也!
这番话一出口,效果立竿见影。
周围吃饭的人群里,正好有几个也是县里各个单位的职工。
听到王全胜把开店的初衷拔高到这个层面,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瞧瞧人家这觉悟!”
“是啊,不光自己是英雄,思想境界也高!”
“跟着政策走,没错!”
章宝地的采访本上密密麻麻,心满意足。
周围食客的议论声,更是为这篇报道提供了最鲜活的素材。
采访结束时,王全胜麻利地从锅里捞出几块最好的五花肉和几个卤蹄髈,用油纸仔细包好,又装了满满一饭盒的卤下水。
“几位领导,章记者,忙活大半天,尝尝我这手艺。”
他将打包好的卤味递过去。
“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个心意。”
傅田哈哈大笑,毫不客气地接了过来。
“你这心意可太实在了!走,去小食堂,咱们边吃边聊!”
政府小食堂里,人不多,但个个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王全胜一进来,立刻就成了焦点。
他不多言,只是手脚麻利地将卤肉切好装盘,给几位领导的杯里都斟满了酒。
傅田夹起一块晶莹剔透的五花肉,送入口中,眼睛顿时一亮。
“好小子,你这手艺绝了!比国营饭店的大师傅还强!”
“全胜啊,我看你这店不能只在咱们县开,将来得开到市里,省城去!到时候我退了休,也去给你捧场!”
王全胜赶紧端起酒杯,身子微微前倾。
“傅县长您太抬举我了!我能有今天,全靠您和各位领导给机会,指路子。”
“没有你们,我王全胜现在还在工地上搬砖呢!这杯酒,我敬您,敬各位领导!”
他仰头,将杯中辛辣的白酒一饮而尽。
一顿饭,吃得是暗流涌动。
在座的都是人精,王全胜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每句话都说得滴水不漏。
既捧了领导,又显了忠心,还不卑不亢。
饭局散去,夜色已深。
傅田和水电局的朱卫国走在最前,王星亮则和王全胜并排跟在后面。
几人出了食堂大门,一股夹杂着寒意的夜风扑面而来,让喝得微醺的几人都清醒了不少。
“全胜这小子,真是个人才!”王星亮搓了搓被风吹得有些僵硬的脸。
“这才两年不到,你看看,搞得风生水起!工地管得井井有条,卤肉店开得全县闻名。了不起!”
王全胜连忙摆手,脸上挂着谦逊的笑。
“王部长,您可别这么说,我这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真要说起来,还是几位领导给我指的路好,我这才能摸到地方。”
走在前面的朱卫国听着,嘴上哼哼着附和。
“小王确实有能力,脑子活络。”
可他心里却不这么想。
有能力?
有点,但不多。
这小子最大的本事,是那身邪门的运气!
朱卫国心里跟明镜似的,胡武那伙人在县里盘踞了多久?
早不倒晚不倒,偏偏惹上王全胜就栽了。
要是这事早发生一年半载,县里正在搞经济建设,谁会为了一个退伍兵,下这么大力气去动一个地头蛇?
现在不同了,严打的风声越来越紧,王全胜这事,正好撞在了枪口上,成了典型。
这就是时也,命也!
朱卫国甚至觉得,王全胜这小子命硬,气运旺,谁跟他作对,谁就得倒血霉,简直是自带反噬光环。
王星亮没想那么多弯弯绕绕,他眼瞅着年底的征兵工作又要开始了,王全胜这个战斗英雄加致富典型的身份,简直是量身定做的宣传活教材。
他忽然停下脚步,转身对朱卫国开口。
“老朱,你看,征兵工作马上开始了,我想让全胜帮个忙,回他老家石水沟,还有咱们县里几个乡镇,去做做宣传报告。”
“他这活生生的例子,可比咱们磨破嘴皮子管用多了。”
朱卫国一听。
“没问题!好事啊!全胜本来就是你王部长手底下的兵,这叫不忘本!为国家输送兵员,我们水电局全力支持!”
王全胜心头一热,立刻表态。
“王部长!朱局长!别说做宣传,只要用得着我王全胜的地方,一句话的事!当初要不是王部长您和各位领导点头,我连当兵的机会都没有。”
“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记着!”
他这话说得情真意切,王星亮听得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他拍了拍王全胜的肩膀。
“好小子,有你这句话就行!等过两天,我让镇上武装部的人去接你。”
顿了顿,王星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你在下面跑的时候,也多留心。要是有看着不错的年轻人,是块当兵的好料子,你直接向我推荐!”
王全胜当即立正。
“是!保证完成任务!”
可他心里,早已是翻江倒海。
推荐权!
想当初,不过两年前,为了一个当兵的名额,他和他爹王老汉跑断了腿,求遍了人,在家门口低声下气地给幺爸王爱民塞烟。
而现在,他王全胜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年轻人的前途命运。
天壤之别!
这滋味,让他心潮澎湃,也让他对未来的路,看得更清,走得更稳。
第二天,王全胜起了个大早。
他先是领着章宝地去了热火朝天的工地,让他拍下了工人们挥汗如雨的场面。
随后,又带他去了自己那间简陋的单人宿舍,书桌上的《高等数学》和墙上知识改变命运的标语,再次让章宝地按下了快门。
送走了章宝地,王全胜回到工地,看着眼前这片自己亲手打造的事业,心中豪情万丈。
空闲下来,他坐在办公室里,摊开信纸,郑重地给远在省城的沈才写信。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他一笔一划地写下。
“前次登报之事,多亏仗义相助,大恩不言谢……”
王全胜的思绪随着墨迹流淌,他想起了章宝地临走时那句话。
“全胜同志,你这总结报告写得条理清晰,文笔流畅,不干工程,去我们青年报社也能混个主任当当!”
他笑了笑,笔锋一转,在信的末尾添上了一段。
“另有一事。前日省报记者下来采访,闲聊时说我文笔尚可,言语间颇为欣赏。”
“我想你见识广博,文采更是远胜于我,何不以此为契机,去省里的报社闯荡一番?”
“年轻人总该去更高的地方看看。纵使资历稍浅,问问总无坏处。”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058/437467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