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三百一十六章 系统思维与动态博弈。

第三百一十六章 系统思维与动态博弈。


嬴政心中一动,赵天成这话,无疑说中了他内心深处对于“天命”与“人事”关系的思考。

他不由追问道:“哦?依先生之见,何人可当此论?堪称集天赋、时机、运势于一身之英才?”

他顿了顿,补充道,“先生不必拘泥于当世,可畅言古今。”

赵天成歪着头,似乎在记忆中搜寻,热水漫过他的下巴。

他咕哝着说:“不说你们秦朝的啊。咱们就说说秦统一之前,那些搅动风云的人物。在我看来,有些人名声赫赫,但细究其成功之道,除了个人能力,更多的是时势使然,以及他们运用了某些……嗯,可以称之为‘方法论’的东西。”

他的语气变得有些玩味,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审视目光。

“方法论?”嬴政和一旁的扶苏同时捕捉到这个陌生而精准的词汇。扶苏更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全神贯注,他知道,赵先生又要开始他那惊世骇俗的“讲课”了。

“对,方法论。就是他们做事、思考问题的一套逻辑、一套工具。”赵天成用手拨弄着桶里的热水,激起一圈圈涟漪,“咱们第一个说说……嗯,就说齐桓公和管仲吧。”

“这俩人,一个是国君,一个是臣子,搭档成了春秋首霸。后世儒生可能更爱吹捧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大义名分,或者强调管仲的贤能。但咱们换个角度看,从政治、经济,乃至他们做事的方法上剖析一下。”

赵天成开始了他的“釜中历史课”。

“先说政治。齐桓公上位的过程,可不怎么光彩,跟他哥哥公子纠抢位置,还差点被管仲一箭射死。但他赢了之后,能听从鲍叔牙的建议,不仅不杀管仲,还委以重任。这说明什么?说明齐桓公这人,政治实用主义玩得很溜。在他这里,个人恩怨比不上国家利益,或者说,比不上他称霸的野心。这是一种极其清醒的利害计算,而不是单纯的宽宏大量。”

嬴政在热水中微微颔首。作为帝王,他太理解这种权衡了。有时候,用能人比用亲人、用顺臣更重要,关键在于能否控制,以及其带来的利益是否足够大。

“再看管仲。”赵天成继续道,“他的政治举措,核心就是‘与时俱进,因俗而治’。他搞了一套‘叁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就是把国都的土农工商分区管理,把郊野的农民编组起来。听起来好像没啥?但妙就妙在,他没有完全打破齐国原有的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加强管理。这叫‘尊重路径依赖’,减少改革阻力。不像后来有些变法,恨不得把旧房子全推倒重盖,动静太大,容易把自己埋进去。”

扶苏若有所思。他想起赵先生之前评价秦政“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与管仲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思路,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经济上,”赵天成语气带着赞赏,“管仲才是真正的高手!他的方法,我称之为‘宏观调控与市场手段并用’。”

“他搞‘官山海’,就是把盐和铁这两样最重要的民生和战略物资,由国家专营。这不是简单的与民争利,而是国家掌握了最重要的经济命脉和财政来源。有了稳定的钱袋子,才能干大事。这相当于掌握了经济的‘源头活水’。”

“更绝的是他‘轻重之术’的运用。”赵天成的眼睛在水汽中发亮,“说白了,就是利用国家权力和掌握的物资,调控市场价格,平衡供求,甚至在对外贸易中赚取巨额利润。比如,他鼓励某种商品生产,等到过剩时由国家低价收购储备;等到稀缺时再高价抛出,平抑物价也好,赚钱也罢,主动权都在国家手里。他还玩‘货币战争’,比如提高本国某种特产的价格吸引外国黄金流入,或者故意贬低敌国重要物资的价值进行打击……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齐国想不富都难!”

嬴政听得心神震动。他虽然也重视经济,推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但更多的是依靠行政命令和法律强制。管仲这种通过经济杠杆、市场规律来富国强兵的手段,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这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至于农业发展,”赵天成补充道,“管仲同样没放松。他主张‘相地而衰征’,就是按照土地的好坏分级征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这让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保证了粮食这个根本。他深知,没有坚实的农业基础,工商业和霸业都是空中楼阁。”

“总结一下管仲的‘方法论’,”赵天成伸出湿漉漉的手指,“第一,目标明确,一切围绕‘富国强兵’这个核心。第二,务实灵活,不纠结于意识形态,什么好用用什么。尊重现状,渐进改革。第三,善用经济工具,宏观调控与尊重市场规律结合,四两拨千斤。第四,重视基础,农业立国,工商富国,两手抓,两手硬。”

他看向若有所思的嬴政和扶苏:“你们看,管仲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才华。他遇上了齐桓公这样一个有野心又能放权的君主,身处齐国这样一个有鱼盐之利、交通便利的国家,又恰逢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这几个因素凑在一起,再加上他这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才成就了春秋首霸的伟业。缺了哪一样,可能历史都要改写了。”

嬴政沉浸在赵天成的分析中,内心波澜起伏。他以往读史,更多关注的是帝王将相的权谋和征伐,从未有人如此系统、如此深刻地从一个“成功项目”的角度,去剖析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可复用的“方法论”。这让他对“治国”二字,有了更立体、更精微的认识。

“说完了在朝堂上搅动风云的,咱们再说一个既能辅佐君王称霸,又能功成身退,自己还成了巨富的奇人——越国的范蠡。”赵天成换了个更舒服的泡澡姿势,继续说道。

“范蠡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的方法论,我总结为‘系统思维与动态博弈’。”

“先说辅助越王勾践复国这件事。”赵天成分析道,“范蠡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急着招兵买马去跟吴国硬拼。他首先对越、吴两国的整体形势做了一个系统性的评估。越国弱,吴国强,硬刚是死路一条。所以他提出了‘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的策略。”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045/434715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