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就是要营造一个能够坦诚‘复盘’的氛围。

第三百一十九章 就是要营造一个能够坦诚‘复盘’的氛围。


扶苏若有所思:“先生是说,需立规矩,令重要事务之后,参与者须协力还原事之经纬,形成类似‘事纪’之文书?”

“对头!”赵天成赞道。

“而且要尽快做,趁当事人记忆犹新。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时间久了,很多关键的细节就模糊了,或者被有意无意地美化了。”

“第二,要回头看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什么。”赵天成伸出第二根手指。

“比如朝廷推行一项新法,初衷可能是为了‘富国强兵’、‘安抚黔首’。那么事后‘复盘’,就要看:这项新法实施后,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是部分达到,还是完全背离?或者产生了哪些未曾预料到的后果?当年商君变法,目标是‘强秦’,他确实做到了。但若后世‘复盘’,或许就会审视,其在‘富国’与‘强兵’之间,是否有所偏重,其严刑峻法对民心的长远影响又如何?这便是对照初衷,审视结果与目标的匹配程度。”

嬴政目光一闪。他推行各项政策,目标明确,但事后系统评估其是否完全达成初衷,以及带来的所有影响,确实并非每次都进行得如此深入。

他沉声道:“若目标本身有误,又当如何?”

“问得好!”赵天成接过嬴政的问题。

“这就是第三点,也是‘复盘’最关键的一步——剖析得失,深究因果。不仅要看结果,更要问‘为什么’。为何成功?是天时地利?是决策英明?是执行得力?还是运气使然?为何失败?是准备不足?是判断失误?是用人不当?是外力干扰?”

他举例说明:“譬如秦赵长平之战,秦胜赵败。若赵国之‘复盘’,就不能只归咎于赵括无能,而需深究:为何要用赵括换下廉颇?是中了反间计?是朝廷急于求成?赵括的具体指挥失误在何处?是轻敌冒进?是后勤不继?同样,秦国之‘复盘’,也不能只满足于胜利,需思考:白起围而不攻、断粮道的策略为何奏效?赵国为何未能有效救援?此战中,秦军暴露了哪些问题,比如伤亡是否过重?后勤压力如何?为后续征战积累了哪些经验?”

扶苏听得入神,下意识地点头:“如此抽丝剥茧,方能触及根本,而非流于表面责罚。”

“第四,要反思当时做决策所依据的那些‘想法’和‘判断’。”

赵天成继续深入。

“我们做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基于当时掌握的信息和对未来的某种预判。‘复盘’时,就要把这些当时的‘假设’翻出来,看看它们是否成立。比如,决定出征时,假设了敌军兵力、粮草储备、天气状况、盟友态度等等。事后就要验证,这些假设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错的假设是如何影响决策的?当初为何会做出错误的假设?是情报有误?是思维定势?”

他看向嬴政:“始皇帝当年决意统一六国,必然是假设了己方实力足以碾压,六国无法有效合纵,且统一后利大于弊。如今看来,这些假设大部分成立,故而成功。但在具体某一战役或某一政策上,或许就有假设失误之时。‘复盘’便是要找出这些失误的假设,避免重蹈覆辙。”

嬴政默然,心中却是一凛。

他想起一些决策,确是基于某些判断,事后证明那些判断并非全然准确。

若能当时系统“复盘”,或许……

“第五,在弄清楚来龙去脉和因果之后,还可以做一件事——推演替代方案。”

赵天成的声音带着引导性。

“就是想一想,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实际采取的行动,还有没有其他选择?那些选择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比如,还是长平之战,赵国除了换将出击,是否有可能坚守不出,另寻战机?”

“或者寻求外交途径缓解压力?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这种推演可以拓宽思路,让人明白,当时的选择并非唯一,从而在未来遇到类似情境时,能想到更多的可能性。”

扶苏眼中闪过亮光:“此举大善!可使人不拘泥于一途,开阔决策视野。”

“第六,‘复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汲取经验教训,指导未来。”赵天成强调。

“所以,不能只是停留在讨论和反思层面,要把‘复盘’的成果固化下来。成功的经验,能不能总结出几条,变成以后可以遵循的‘法’或‘例’?失败的教训,能不能提炼出警示,明确哪些是‘禁区’?”

“比如,通过多次战役‘复盘’,发现某种阵型在特定地形下效果极佳,那就可以将其纳入操典,推广全军。发现某种类型的官员容易在钱粮管理上出问题,那就在选拔和考核时加强这方面的审查。这便是将个体的、偶然的经验,提升为集体的、可传承的智慧。”

嬴政微微颔首。他制定秦律、统一度量衡,本就是一种大规模的规范制定。

若能将“复盘”所得之精华也如此固化,无疑能提升整个帝国的运作效率,减少重复犯错。

“第七,‘复盘’不仅是针对事,更是针对人。”

赵天成话锋转向个人层面。

“尤其对决策者和执行者而言,‘复盘’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回顾整个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反思:我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我的哪些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哪些行为有负面影响?我的能力有何不足?知识有何欠缺?”

“例如,一名将领战后‘复盘’,可能发现自己善于冲锋陷阵,却不精于后勤调度,那么他日后就需要有意识地弥补这方面短板,或者在选择副手时加以考虑。这便是‘知行合一’,通过‘复盘’促进自身的成长。”

扶苏深以为然,他觉得自己聆听赵先生教诲的过程,本身就在不断进行一种“复盘”,审视自己过往所学所思的不足。

“最后一点,或许也是最难的一点,”

赵天成语气变得有些郑重。

“就是要营造一个能够坦诚‘复盘’的氛围。”


  (https://www.02shu.com/5037_5037045/434493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