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破冰 > 第七十三章 大年初一

第七十三章 大年初一


乔治王岛上,长城站的落成典礼热火朝天。

而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上海,李燕正打算去上农历新年的头一炷香。

在中国人的风俗习惯里,在大年初一这天“烧头香”代表着接下来的一年都会有好运,所以哪怕才凌晨两点,寺庙里已经是人流如织。

李燕来的这座“下海庙”不大,和“静安寺”“玉佛寺”那些名声在外的古刹不能相比,唯一有名的典故也就是毛主席当年在黄浦江上的随口一提。

排着队穿过蜿蜒的铁马,李燕买好“头香券”便走进了寺庙,用红烛台点燃手上的香,而后闭上双眼对着四个方向逐一祈福。

待心中的愿望尽数吐尽,便可以把香插在偌大的金属香炉里,之后的流程就是给庙里的每一尊菩萨造像跪拜。

李燕这次特地带了一大包分币,每拜一尊菩萨就往“功德箱”里扔进去几枚,她觉得这样能表达自己的“诚意”,说不定更容易被降下福泽。

她祈了什么福?

那自然是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希望瑶儿快快长大,希望赵阳能平安从南极凯旋。

烧完头香回家已经是四点多样子,李燕却并没有上床补觉,她只是看了眼熟睡的女儿,便径直下楼进了灶披间。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石库门里的家家户户都会在“吃”上面大做文章,这是“主妇们”的战场,端出来的菜能不能色香味俱全,所用的食材是不是足够高档,这些本应该是“自家隐私”的事情却会成为弄堂里很长一段时间的讨论中心。

李家人丁不旺,两个老人年事已高,李燕待在北京,阿红又完全不进厨房,所以往年基本上都是靠提前买熟菜或是随便搞点半成品来凑合。

今年托赵阳的“福”,李燕带着瑶儿来上海过年,这煮饭烧菜的重任自然是落到了她的身上。

所幸阿红因为早餐店的生意火爆而心情大好,“慷慨解囊”包办了春节采购的费用,这才让李燕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哎哟,燕子,侬哪能这么早就又在开火仓了啦?昨天年夜饭也是你一个人忙活,你嫂嫂也不知道帮把手,真的是哦,辛苦的嘞。”

早起的邻居阿婆推开房门想把挂在屋檐下的腊肉取下来,抬眼就看到已经忙得满头大汗的李燕。

“申婆婆早呀,我晚上去烧头香,回来反正也睡不着,就把今天要吃的冷盘先弄好,您看,白切鸡、白灼肚丝、海蜇头、酸辣菜、蒜泥拍黄瓜、皮蛋拼盘……”

烧饭这件事绝对跟天赋有很大的关系,就好像王芳做了十几年炸酱面依然无法入口一样,李燕只是凭着母亲的指点和童年的记忆就能整出一桌子地道“上海味”。

“嗲额嗲额,热菜侬再弄个红烧肉圆、椒盐排条、响油鳝糊、八宝辣酱就更加有过年味道了,肉圆你不要自己做哦,我家里有,待会炸好我给你拿过来。”

申婆婆以前是在弄堂里开小卖铺的,看着好几波孩子从小长到大,那时候她就对李燕这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喜欢得紧,经常塞些零食和小玩具。

后来李燕“远嫁”北京,申婆婆还为此失落了一段时间,今年重逢后看到阿红到处刁难,她就一直在背地里帮衬,出出主意或是帮忙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让李燕好是感动。

“谢谢婆婆,记得小时候放学就会到您的铺子买一个油墩子,那味道在北京根本就找不到,回头您教教我,我好做给我老公吃。”

申婆婆的小卖铺在李燕的童年记忆里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哪怕是在北京待了这么多年,却还是忘不掉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前几天我看新闻联播上说了,那个什么考察站这几天就要建好了,好大的领导还表扬来着,小赵他以后肯定也能当大官。”

别看申婆婆已经七十来岁,对各种国家大事和国际新闻那是如数家珍,平时在弄堂的“古井聊天区”属于“舆论中心”的级别,是少数能跟老爷们一起谈天说地的女同志。

“四月头应该就回来了,他们去的地方远,光是坐船就要二三十天,到时候我家瑶儿估计都会喊人了。”

说起赵阳的归期,李燕正在切肉的手都轻快了几分,张嘴就是“喋喋不休”,把老沈在电话里所说的关于南极考察队的情况一股脑儿地讲了一遍。

“啧啧,不得了,小赵他是为国家做事,放在以前打仗的时候是要当将军的,燕子你运气真好,找了这么个有出息的老公,比你那个哥哥强多了。”

申婆婆冲着楼上传出呼噜声的某个房间努了努嘴,那挤眉弄眼的表情就像个老顽童,直接把李燕逗得笑出了声。

随着太阳悄悄露出了脸,弄堂开始渐渐热闹了起来,爷叔阿婶们今天的首要任务就是放鞭炮,他们从窗户探出一根晾衣竹竿,上面挂着几千响的红色鞭炮,用火柴点上引线然后往空中一甩,就能驱逐“霉运”迎接新年的福气。

孩子们同样起个大早,他们大部分在除夕夜都拿到了压岁钱,今天俨然变成了“大款”,围在刚开门的小卖铺前疯狂“扫货”,平日里舍不得买的零食和玩具都成为了重点目标。

昨天年夜饭的时候李燕也给了小飞一个红包,虽然金额不大,但也算是尽到了做姑姑的责任。

“哥,嫂嫂,吃早饭了,小飞来,姑姑刚做的包子,多吃肉才能长高。”

直到完成了所有的切配工作,李国伟和阿红才打着哈欠从楼上下来,李燕把热好的赤豆年糕羹拿到桌上,两只手在围裙上抹了抹又跑去灶头端新鲜出炉的大肉包。

“谢谢姑姑,你做的肉包子比妈妈店里卖的好吃多了。”

小飞正是表达欲最强烈的年纪,一口咬在肉包上满嘴流油,顿时夸赞的话就“连绵不绝”。

“吃你的,哪来那么多废话。”

结果被阿红一记“麻栗子”敲在额头上,脖子一缩,两眼委屈巴巴,但嘴里还是用听不见的声音嘟囔了句“又没说错,还不肯承认”。

“小妹,这是我和阿红给瑶儿的压岁红包,你拿着。”

趁着李燕坐下吃饭,酝酿了很久的李国伟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只红包塞到了妹妹的兜里。

红包薄薄的,但还是让李燕大吃一惊,下意识地观察了下阿红的脸色,发现这位嫂嫂竟然出人意料地没有露出任何不悦,而是完全就像没有看见一般。

倒是一旁的李父李母看到“子女和睦相处”那是开心的不行,一口一个“当哥哥的终于有心了”“等放暑假让小飞去北京找姑姑玩”“瑶儿长大以后也要孝顺”之类的话。

李燕知道阿红绝不是转了性,而是有钱真的能使“鬼”推磨,现在早餐店在她的改造下蒸蒸日上,在三瓜两枣和稳定赚大钱之间自己的这位嫂嫂还是知道该怎么选的。

“小妹,赵阳他过年也没打个电话回来吗?小飞还说想找他问问南极的事情呢,他最近电视上看了个节目,对那里可痴迷了。”

原本“温馨和谐”的氛围被脑子缺根筋的李国伟一句话就打破了,明明是阖家团圆的节日,他非要提“异地分离”的字眼,一下子就让饭桌上的温度都降了几分。

“我说小妹,赵阳好像有快一个月没消息过来了吧?大过年的就算再忙也该给爸妈拜个年吧。”

兴许是之前掏钱给瑶儿包红包太过“憋屈”,逮到机会阿红不露声色地开始落井下石,话里话外把赵阳直接说成了一个“不顾妻儿老小”的冷血男人。

“南极那里条件艰苦,通讯很不方便,之前都是他让北京的同事带话,最近任务到了冲刺阶段,顾不上和家里联络也是人之常情,赵阳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理解他,就不用哥哥嫂嫂担心了。”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有早餐店作为制衡手段,李燕不再似刚到上海时那样一味忍让,直接就上纲上线地把阿红怼了回去。

“你……算了算了,一票里货色。”

阿红被呛了一句刚想发难,却想起前几天早餐店年底轧账那惊人的利润数字,只得把气吞回肚子,彻底向“财神爷”缴械投降。

看到“天不怕地不怕”的嫂子吃瘪,李燕开心坏了,不但多吃了一碗稀饭甚至还哼上了小曲。

“好日子啊,好日子,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245/442514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