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 章 余正阳的决断
“嗡 ——”余正阳的脑子炸裂了,仿佛有惊雷在脑中劈过,太可怕了!
如果吕跃锋倒台,那市长杜浩然怎么办?那可是嫡系中的嫡系,能独善其身吗?自己又将如何自处?要知道为了上县长,他可是给吕跃锋“进贡”过不少呀,会不会被连根拔起,一起卷进这趟浑水里?一连串的疑问和担忧瞬间涌上心头,让他彻底慌了神,冷汗顺着后颈往下淌。
足足缓了一分钟,他才勉强压下喉咙口的发紧,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志霖,这消息……接洽吗?会不会是空穴来风?”
张志霖缓缓摇了摇头,语气沉得像块铁:“县长,你知道我的性子,如果只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我都不会给你透露这个消息。或者可以等几天,中纪委的专案组肯定会有‘动作’—— 到时候一切就清楚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余正阳心里的不安却没减反增,他还是忍不住追问道:“那…… 消息的来源,可靠吗?”
张志霖脸上闪过一丝为难,却还是耐着性子把话说透:“我一个好友在专案组,县长,言尽于此!”
“明白,明白!” 余正阳猛地反应过来,连忙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懂了其中的忌讳。
但他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一屁股瘫坐在身后的沙发上,背脊弯了下去,眼神空洞地盯着地面,往日里的从容与威严荡然无存,只剩下满满的不知所措。
这会,他已经自顾不暇,哪顾得上理会万源洗煤厂的问题。
沉默像潮水般漫过办公室,良久,余正阳才抬起头,眼底带着难掩的感激,声音也哑了几分:“志霖,谢谢你能把这么重要的消息透露给我,这份情老哥记下了!唉…… 要是吕跃锋真被拿下,我恐怕…… 我恐怕过不了这个坎了。不瞒你说,当初为了争这个县长的位子,我给吕跃锋送过钱,而且数额还不小。”
张志霖指尖轻轻叩了叩桌面,斟酌着语气劝慰:“县长,老话说得好,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到了这种关键时候,旁人帮不上太多,最终唯有自救!”
“你是说…… 坦白从宽?” 余正阳的瞳孔猛地一缩,声音里裹着浓浓的迟疑,尾音都在发颤,“可万一吕跃锋没把我供出去呢?我这一主动交代,岂不是画蛇添足,把自己往死路上推?而且那么多钱,我怎么说明来源?”
张志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诚恳却也带着几分无奈:“县长,利弊得失,终究得你自己拿主意。我只知道,时间不等人。这次面对的是中纪委专案组,他们来者不善,抱侥幸心理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又是一阵沉默,良久,余正阳起身说道:“志霖,我现在脑子太乱,得回去好好捋一捋。无论最后怎么样,老哥这辈子都念你的好!你放心,这个消息,我绝不会给任何人透半个字。”
看着余正阳离去时愈发萧瑟的背影,张志霖心里五味杂陈,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一个清晰的念头愈发坚定:在从政这条路上,不能心存半分侥幸,唯有彻底斩断贪污腐败的念头,才能走得坦坦荡荡,不至于将来某一天,战战兢兢、寝食难安,最终落个身陷囹圄、追悔莫及的下场。
……
回到办公室,余正阳给秘书交代,今天闭门谢客,他要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做一场孤注一掷的决断。
世间行当皆有门道,官场更是如此。余正阳能在仕途上辗转多年,靠的不是运气,他有一条精心维系了十年的 “信息暗线”—— 省纪委监察三室主任张伟。
早在张伟还是副主任时,余正阳便深谙 “长线投资” 的道理,每逢节假、遇事相求,从不间断地 “上供”,十年下来,两人早已超越普通上下级,成了心照不宣的 “自己人”。
办公室里只剩下时钟滴答作响,余正阳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坐立难安。他反复拿起手机,通讯录里 “张伟主任” 的名字被点亮又熄灭,纠结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才终于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拨通键,但电话很快被挂断。
半小时的等待,漫长得像一个世纪。当手机终于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正是 “张伟主任” 时,余正阳几乎是手脚并用地抓起手机,刻意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却藏不住紧绷的焦虑:“主任,打扰了,现在方便说话吗?”
“刚才办公室有人,正阳,有事吗?”
斟酌着词句,试探着抛出了压在心底的疑问:“现在基层有种传言,说吕跃锋省长就这两天要被‘拿下’,是不是捕风捉影?”
电话那头突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余正阳的心跟着一点点往下沉,直到张伟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凝重:“你跟吕跃锋有过密的往来?”
事到如今,再隐瞒已无意义。余正阳咬了咬牙,如实答道:“我上县长的时候,为了争取支持,专门去拜访过吕省长,当时送的金额…… 确实不算小。”
又是一阵沉默,余正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像擂鼓一样敲打着胸腔。过了好一会儿,才传来张伟一声无奈的叹息:“哎,具体情况我也说不准。这次中纪委专案组的行动是完全保密的,到现在都没通知我们省纪委配合。不过看这阵仗,你刚才说的那些猜测,未必是空穴来风!”
这句话,像一把重锤砸在余正阳心上。他再也绷不住,声音里带上了哀求:“老哥,你说我这种情况,会不会受到他的牵连?”
“这事可大可小。” 张伟的语气放缓了些,却依旧带着谨慎,“如果能找到门路,你想办法跟专案组搭上话,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张哥,我哪有那种门路啊!” 余正阳急得声音发颤,“我跟你交个底,要是我现在主动去找中纪委专案组,你说…… 我的官帽子还能不能保住?”
电话那头的张伟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主动交代,倒也不失为一条路,可风险太大了 —— 你不知道专案组掌握了多少线索,也不知道他们的底线在哪。”
顿了顿,他又补了一句,语气里带着几分讳莫如深的预感,“正阳,我跟你透个底,这次河东的官场,恐怕要出大事,会有前所未有的动荡。老话讲,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现在人人自危,能保住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你现在要做的,是赶紧把过去的那些‘尾巴’扫清掉,然后等着看命运怎么判。我的建议是,可以试一试主动交代,你自己再好好琢磨琢磨吧!”
余正阳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忙追问道:“主任,您能不能帮我牵个线、搭个桥?要是能有个熟人引荐,我心里也有底,就算冒险,我也敢去试!”
“我只能说,我试试吧。” 张伟的声音里带着不确定,“你别抱太大希望,这次专案组来势汹汹,不好接触呀!”
电话一挂,余正阳便瘫坐在办公椅上,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他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心里却莫名涌起一阵劫后余生的庆幸 —— 幸好这十年的功夫没白费,这条用心维系的 “信息通道”,总算在关键时刻,给了他一线生机。
这份庆幸里,最沉甸甸的是对张志霖的感激。若不是张志霖提前递来那关键的消息,他哪有时间在风暴来临前仓促布局?他比谁都清楚,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和被纪委找上门来被动坦白,二者性质天差地别,最后的结局更是云泥之别。
正沉浸在五味杂陈的情绪里,手机铃声突然急促响起,屏幕上 “杜浩然” 三个字让余正阳心头一凛 —— 他竟忘了市长早上亲自交代的事,忙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语气接起电话。
杜浩然威严的声音传来:“正阳,万源洗煤厂的问题,处理好了没有?”
余正阳心里已经有了决断,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为难,缓缓回道:“市长,我专门了解了万源洗煤厂的问题,刚才和张志霖深入交换过意见,发现洗煤厂存在的问题非常大,而且那些问题已经被公开了,现在闹的是满城风雨。更棘手的是,回水湾那边几百名群众情绪很激动,正吵着要赴省、进京上访。再加上张志霖的态度很坚决,执法部门那边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处罚决议,眼下这局面,实在是压不住了,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是尽量拖着,争取点缓冲时间。”
“压不住?” 杜浩然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明显的怒意,“余正阳,你是一县之长!连个副县长、底下的局长都管不住,你这县长是吃干饭的?”
余正阳心里一紧,却没接话头,只是继续用 “拖字诀” 软磨,语气诚恳又带着无奈:“市长,基层工作直面老百姓,这事确实棘手。您放心,我再去想想办法,一定竭尽全力,争取能有个稳妥的结果。”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226/4410630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