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纨绔世子:我给女帝当恶犬! > 第88章 本侯这是在整顿吏治

第88章 本侯这是在整顿吏治


金銮殿,晨光透过高大的窗格,将盘龙金柱映照得森然生辉。

早朝的气氛,肃杀如冰。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但无数道或幸灾乐祸、或忧心忡忡、或冷眼旁观的目光,都如无形的利箭,齐刷刷地射向了那个站在武将队列前列、身形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少年侯爵――徐恪。

山雨欲来风满楼。

“陛下!”

一声悲愤交加的怒吼,如平地惊雷,撕裂了这压抑的死寂。

须发皆白的御史大夫杜远,手捧一卷厚厚的奏章,猛然出列,叩首及地,声泪俱下。

“臣,杜远,冒死弹劾新晋忠勇侯徐恪,七大罪!”

他高举奏章,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不休,字字泣血。

“其一,强占民产!光天化日之下,以雷霆之势,鲸吞东城数十家商铺,形同国中之贼!”

“其二,蓄养流氓!收编城狐社鼠,整日招摇过市,败坏我京师风气!”

“其三,经营赌坊青楼!官家之身,与娼优赌徒为伍,国体何在?官箴何存?”

“其四……”

杜远每念一条,便有数名文官出列附议,个个义愤填膺,仿佛徐恪已是那祸乱朝纲、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

奏章条理清晰,引经据典,从法理到道德,将徐恪死死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最后,丞相王德庸缓步出列,那张素来古井无波的老脸上,此刻也写满了痛心疾首。

他对着龙椅之上的女帝深深一揖,声音沉痛。

“陛下,徐恪虽有微功,然其行径已然动摇国本,败坏官箴。若不严惩,恐天下官吏效仿,届时国将不国!臣恳请陛下,剥其爵位,收其兵权,下天牢议罪,以正国法,以清官风!”

“臣等附议!”

“请陛下严惩国贼!”

山呼海啸般的声讨,如同一股黑色的潮水,瞬间将徐恪淹没。

他孑然一身,站在朝堂中央,仿佛成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公敌。

龙椅之上,女帝李青鸾面无表情,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眸之中,看不出半分喜怒。

她只是静静地听着,最后,将目光缓缓投向了那个风暴中心的身影。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徐恪会惊慌失措、或是暴起反驳之时,他却缓缓出列,脸上没有半分惧色。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对着那还在慷慨陈词的御史大夫杜远,深深一揖。

“多谢杜大人。”

整个朝堂,瞬间死寂。

杜远那张因激动而涨得通红的脸,瞬间凝固了。

他准备了一肚子关于法理道义的辩驳之词,却被这一句莫名其妙的感谢,堵得不上不下,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本侯还要感谢所有弹劾我的大人。”徐恪环视一周,声音平淡,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朵,“感谢诸位如此关心京城东区的民生与治安。”

他缓缓转身,面向龙椅之上的女帝,躬身一揖,抛出了那个让整个金銮殿都为之错愕的惊天概念。

“陛下,诸位大人弹劾的,是过去的东城。而臣,正在建立一个新的东城。”

“臣将其命名为‘京师东城综合治理与商业开发试验区’。”

“试验区?”

这个闻所未闻的词汇,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所有官员的心中都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王德庸那双浑浊的老眼中,第一次闪过了一丝不安。

他敏锐地感觉到,徐恪正在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将一桩清晰无比的罪案,拖入一个无人涉足的未知领域。

徐恪没有给他们任何消化和反应的时间。

“陛下,空口无凭,臣请陛下传召三位证人。”

在女帝默许的目光中,一名来自户部的老吏,一名来自京兆府的捕头,以及一名穿着体面的中年商户,战战兢兢地被传召入殿。

“户部司库,刘全。”徐恪指向那名老吏。

刘全连忙上前,将一本崭新的账册高举过头顶,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回……回禀陛下!过去三天,东城‘试验区’内,所有商铺完成纳税登记,已上缴税银三万一千二百两!预计……预计每月可为国库增收十万两以上!而此前,该区域每年上缴朝廷的税银,不足五千两!”

“轰!”

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王德庸的脸色,第一次变了。

“京兆府东城巡街捕头,李武。”

那名捕头同样上前,呈上一份卷宗,声音洪亮:“回禀陛下!过去三天,东城‘试验区’内,斗殴、盗窃、抢掠等案件发生率为……零!而此前,每日卷宗记录,不少于十起!”

最后,那名商户代表“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激动得涕泪横流:“草民王富贵,叩谢侯爷!叩谢陛下天恩!往日地痞流氓日日上门收取保护费,稍有不从便打砸抢掠,我等每日提心吊胆,苦不堪言!如今换成了‘东城安保’,他们统一着装,巡逻站岗,再无一人敢来滋事!我们的生意,好做多了啊!”

三份证据,分别对应“财政”、“治安”、“民心”。

每一项,都是冰冷、确凿、无可辩驳的赫赫政绩。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方才还义正词严、口诛笔伐的御史们,此刻都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张着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们那些基于“祖宗之法”和“圣人教诲”的道德指控,在这些实打实的利益和数据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如此可笑。

徐恪缓缓转身,目光最终落在了脸色已然铁青的丞相王德庸身上,脸上露出了一个和煦的微笑。

“丞相大人,您说我经营青楼,败坏官风。但现在,那些女子正在读书习字,未来可以成为掌柜、艺人,自食其力。这难道不是教化之功吗?”

“您说我蓄养流氓,败坏治安。但现在,那些人成了维护秩序的力量,领着朝廷发的薪水,成了良民。这难道不是为陛下解决无业游民之策,为京兆府分忧吗?”

最后,他再次面向女帝,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朗声奏对!

“陛下!堵不如疏!京城的阴暗角落,如同杂草,杀之不绝,禁之不尽!臣所做的,就是将这些无法根除的‘淤泥’,疏通引导,筑成堤坝,使其从消耗国力的‘负资产’,变为创造财富、稳定一方的‘正资产’!”

“臣请陛下恩准,将‘东城试验区’的模式继续推行下去!为陛下,为我大周,探索一条富国强兵、整顿吏治的全新道路!”

他把一个针对个人的弹劾案,成功地上升到了国家治理模式创新的战略高度。

他把那块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变成了一块闪闪发光的“改革试验田”。

现在,皮球被狠狠地踢回到了龙椅之上。

反对他,就等于反对“富国强兵”,反对“为陛下分忧”,反对这条已经被数据证明了光辉前景的全新道路。

朝堂的角落里,王德庸站在原地,手脚冰凉。

他精心准备的所有弹劾奏章,此刻都成了废纸。

他看着那个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将黑说成白,甚至让女帝都露出了深思神色的徐恪,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无力感。

他意识到,自己和徐恪的斗争,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自己用的是大周朝堂运行了数百年的规则和道德。

而徐恪,用的是一套他完全无法理解,却又高效得可怕的……天外之法。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096/1111106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